### 前言


STAX X9000作为STAX耳机的旗舰型号,在声音表现上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STAX静电耳机。相比于009和009s,X9000极大地提升了声音的下限,即使是相对随意的搭配也能获得不错的音质,因此普遍评价较高。然而,要真正发挥X9000的实力,仍需要认真进行搭配。
接下来,我将从耳放、音源和信号线三个方面,结合之前搭配007、009和009s的经验,分享一下对X9000的搭配心得,并在每个环节给出一个我认为好的、坏的和经济的选择。
### 一、耳放

对静电耳机声音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耳放。静电系统的声音水准大致是min(耳机水平,耳放水平)。静电耳机由于振膜太轻,相比动圈平板通常欠缺坚实的声音框架和扎实的能量感,这些都需要耳放来提供,因此耳放能够直接决定最终的声音水准。而由于静电耳放相对冷门,选择较少,因此耳放的选择相对容易一些。
X9000是我使用过的最难驱动的耳机,因此耳放的驱动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环。判断自己X9000是否推开的简单方法就是和009s对比一下,如果两者相近区别不大,是典型的没有推开的表现。推开的X9000则是009s的全方位加强版。如果没有打算投入太多在X9000上,可以直接选择009s。 在确保驱动力足够的前提下,可以从风格角度考虑。X9000是很中庸的静电耳机,适宜搭配声音直接、速度快、大动态的耳放,如KG系耳放。而X9000没有009超高瞬态带来的锋芒毕露,因此为009设计的暖厚平和向耳放会让X9000过于温吞,个人感觉不太合适。总的来说,X9000的耳放需要在保留静电耳机柔美细腻风格的基础上,充分驱动X9000,搭建一个完整和坚实的声音框架。
#### 个人推荐搭配:BHSE
**优点**:
- 足够的驱动力,干净的声底,大动态且能量充沛。推009或许有些过于刺激,但推X9000则刚刚好。
- 质量可靠且购买方便,现在买一台BHSE无论是新的还是二手的,都比以前等半年的时代要方便多了。
- 四根EL34管带来更丰富的风格微调选择,四根索菲亚的EL34相比仿大盾原管能让声音更流畅自然。
**缺点**:
- 感觉没有明显缺点,如果要说一个的话,就是电源容易坏。
- 夏天使用会很热,需要放在离人远一点的地方。
BHSE与X9000的搭配是最省心且足够好听的,且BHSE带有一对loopout方便接音箱,非常推荐尝试。
#### 经济搭配:BH、KGDT
**优点**:
- 便宜,现在国内比较靠谱的BH和KGDT价格大约是六七千,性价比极高。
- 声音好听,效果相比BHSE不会差太多,驱动力也足够。KGDT会更柔和温暖,BH则相对更硬朗,但声音框架都很坚实。
**缺点**:
- DIY水平差异大,我曾买过一个完全不懂模电的作者的KGDT,声音一塌糊涂。
- DIY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找制作经验丰富且相对专业的作者。
**体验**:
我自己玩过KGDT、Carbon、KGST,除了Carbon外,剩下两台的声音体验都很好,且价格都在一万元以下,感谢国内便宜的部件和人工价格。
#### 个人不推荐搭配:STAX自家耳放
**优点**:
- 不贵,质量可靠,成套购买能带来脑放效果。
**缺点**:
- 声音过于阴柔,缺乏必要的能量感和动态,使得高低频都延展不开。
- 加前级能够弥补STAX自家耳放的驱动力不足,但可靠的前级不便宜,且两次放大带来的更多失真使得整体声音更不可控,搭配难度增高。
**体验**:
使用过T8000、727A、007TII、600LTD,均无法给到满意的声音,问题都是过于阴柔,故不推荐。
### 二、音源

相比耳放,解码器无法直接决定静电系统的成败,但系统的信息量和风格走向受解码器影响很大。X9000的解析力显著高于009和009S,但要体验到这一点,则需要素质足够高的音源支持。
在风格方面,忌暖糊的音源,因为这与X9000的风格不搭。此外,声音干薄过亮的音源也不合适,会导致不耐听。X9000对解码器风格的容忍度较低,在暖糊和干冷之间的甜区很小,因此选择个性不突出的解码器是相对安全的。
风格不突出且素质够高的解码器通常不便宜,高口碑的专业机型往往不会太出格,是可以考虑的安全选项。当声音风格、声音素质、价格三者无法统一时,可以先选择风格合适且价格在预算范围内的解码器。
#### 个人推荐搭配:8XR、HAPI
**优点**:
- 声音完整,素质高,细节丰富,综合无短板。
- 两者声音中正,在此基础上声音偏自然和微暖,不锐利且有微微的泛音,质感非常舒服。HAPI更自然流畅,而8XR更大气有力。
- 功能丰富。
**缺点**:
- 两者都有一些小缺陷,8XR中频有点薄,HAPI高频延展略少一点,很可惜。
- 操作界面相对复杂,尤其是HAPI,用起来有点烦。
**体验**:
同价位听过不少解码器也买过一些,包括DAVE、DAC501等热门机型,面向专业领域的机器在性价比和易用性上同HiFi机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 经济搭配:拓品D90SE
**优点**:
- 便宜,价格非常实惠。
- 中规中矩,不出问题。
**缺点**:
- 信息量稍欠。
**体验**:
拓品的评价似乎在吧里不太好,但我用下来除了a90d比较失望外其它感觉都挺不错,尤其解码极具性价比,这样没什么风格的解码一定是x9000的安全选项。
#### 个人不推荐搭配:Total DAC
**优点**:
- 外观黑黑的挺好看。
**缺点**:
- 贵得不明所以。
- 搭配X9000声音过于粘糊,丧失细节和动态。
**体验**:
一个典型的x9000失败搭配例子就是代理参展时常用的那套Antipodes+Total+T8000+X9000,尽管每一环都不便宜,但搭配出的声音却宛如耳机坏了一般。
### 三、信号线
信号线能提供变化,但相对于音源和耳放来说影响有限,可以放在最后考虑。X9000对信号线的宽容度较高,可以放心地使用各类信号线来调味。试下来,强调解析的线、相对均衡中庸的线和强调低频的线都挺合适,但声音速度慢的线和萝卜味重的线最好别用,容易出怪声。
#### 个人推荐搭配:Tyr2
**优点**:
- 声音透明,让X9000的声音显得更清亮,同时三频均衡,低频不会少,属于扬长避短的线。
- 线基可靠可查,来自Molex Tempflex,是同轴电缆和排线大厂。
**缺点**:
- 无法进一步提升X9000的能量感和低频量。
**体验**:
没有短板透明高解析的声音,是很安全的选项,不会对x9000的风格有大的调整
#### 经济搭配:黑参考、老金嗓子AL15
**优点**:
- 黑参考
相对均衡,没有明显短板,搭配X9000不会引入恶声。
- 老款的金嗓子AL15声底和Tyr2有些相似,素质略差,但价格很合适。
**缺点**:
- 不功不过,相对没有太多乐趣。
**体验**:
适合玩了一圈回归朴素时留下来长用的线。
#### 个人不推荐搭配:Tiglon 2000X、Grimm TPR
**优点**:
- 性价比高,素质也挺可靠。
**缺点**:
- 两者的共同问题是声音略干,Tiglon低频偏少,而Grimm声音太瘦缺乏能量,属于容易放大X9000缺点的风格,搭配下来效果不好。
**体验**:
这两条线性价比很高,Grimm转而用于Geithain的有源箱上表现不错。X9000虽将静电的劣势扫空,提供了健康的声底,但声音厚度和低频量仍相对弱势,搭配线材时需要避免放大其缺陷。
### 结语
充分驱动的x9000是非常全面的耳机,值得花一些心思。耳放的影响不可忽视,是搭配中最重要也最不能凑活的一环。搭配的时候各部分的风格个人建议顺着x9000本身的特色来,不要试图逆天改命搭配出一个暖厚或充满力道的声音,这样往往吃力不讨好不如直接买sus或者abyss。现在x9000用户越来越多了,但感觉鲜少有朋友分享x9000系统各个环节的选择心得。我自己的x9000系统搭建的比较粗糙妥协,但玩了近十年的静电有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也希望能帮到新入静电坑的朋友。


STAX X9000作为STAX耳机的旗舰型号,在声音表现上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STAX静电耳机。相比于009和009s,X9000极大地提升了声音的下限,即使是相对随意的搭配也能获得不错的音质,因此普遍评价较高。然而,要真正发挥X9000的实力,仍需要认真进行搭配。
接下来,我将从耳放、音源和信号线三个方面,结合之前搭配007、009和009s的经验,分享一下对X9000的搭配心得,并在每个环节给出一个我认为好的、坏的和经济的选择。
### 一、耳放

对静电耳机声音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耳放。静电系统的声音水准大致是min(耳机水平,耳放水平)。静电耳机由于振膜太轻,相比动圈平板通常欠缺坚实的声音框架和扎实的能量感,这些都需要耳放来提供,因此耳放能够直接决定最终的声音水准。而由于静电耳放相对冷门,选择较少,因此耳放的选择相对容易一些。
X9000是我使用过的最难驱动的耳机,因此耳放的驱动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环。判断自己X9000是否推开的简单方法就是和009s对比一下,如果两者相近区别不大,是典型的没有推开的表现。推开的X9000则是009s的全方位加强版。如果没有打算投入太多在X9000上,可以直接选择009s。 在确保驱动力足够的前提下,可以从风格角度考虑。X9000是很中庸的静电耳机,适宜搭配声音直接、速度快、大动态的耳放,如KG系耳放。而X9000没有009超高瞬态带来的锋芒毕露,因此为009设计的暖厚平和向耳放会让X9000过于温吞,个人感觉不太合适。总的来说,X9000的耳放需要在保留静电耳机柔美细腻风格的基础上,充分驱动X9000,搭建一个完整和坚实的声音框架。
#### 个人推荐搭配:BHSE
**优点**:
- 足够的驱动力,干净的声底,大动态且能量充沛。推009或许有些过于刺激,但推X9000则刚刚好。
- 质量可靠且购买方便,现在买一台BHSE无论是新的还是二手的,都比以前等半年的时代要方便多了。
- 四根EL34管带来更丰富的风格微调选择,四根索菲亚的EL34相比仿大盾原管能让声音更流畅自然。
**缺点**:
- 感觉没有明显缺点,如果要说一个的话,就是电源容易坏。
- 夏天使用会很热,需要放在离人远一点的地方。
BHSE与X9000的搭配是最省心且足够好听的,且BHSE带有一对loopout方便接音箱,非常推荐尝试。
#### 经济搭配:BH、KGDT
**优点**:
- 便宜,现在国内比较靠谱的BH和KGDT价格大约是六七千,性价比极高。
- 声音好听,效果相比BHSE不会差太多,驱动力也足够。KGDT会更柔和温暖,BH则相对更硬朗,但声音框架都很坚实。
**缺点**:
- DIY水平差异大,我曾买过一个完全不懂模电的作者的KGDT,声音一塌糊涂。
- DIY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找制作经验丰富且相对专业的作者。
**体验**:
我自己玩过KGDT、Carbon、KGST,除了Carbon外,剩下两台的声音体验都很好,且价格都在一万元以下,感谢国内便宜的部件和人工价格。
#### 个人不推荐搭配:STAX自家耳放
**优点**:
- 不贵,质量可靠,成套购买能带来脑放效果。
**缺点**:
- 声音过于阴柔,缺乏必要的能量感和动态,使得高低频都延展不开。
- 加前级能够弥补STAX自家耳放的驱动力不足,但可靠的前级不便宜,且两次放大带来的更多失真使得整体声音更不可控,搭配难度增高。
**体验**:
使用过T8000、727A、007TII、600LTD,均无法给到满意的声音,问题都是过于阴柔,故不推荐。
### 二、音源

相比耳放,解码器无法直接决定静电系统的成败,但系统的信息量和风格走向受解码器影响很大。X9000的解析力显著高于009和009S,但要体验到这一点,则需要素质足够高的音源支持。
在风格方面,忌暖糊的音源,因为这与X9000的风格不搭。此外,声音干薄过亮的音源也不合适,会导致不耐听。X9000对解码器风格的容忍度较低,在暖糊和干冷之间的甜区很小,因此选择个性不突出的解码器是相对安全的。
风格不突出且素质够高的解码器通常不便宜,高口碑的专业机型往往不会太出格,是可以考虑的安全选项。当声音风格、声音素质、价格三者无法统一时,可以先选择风格合适且价格在预算范围内的解码器。
#### 个人推荐搭配:8XR、HAPI
**优点**:
- 声音完整,素质高,细节丰富,综合无短板。
- 两者声音中正,在此基础上声音偏自然和微暖,不锐利且有微微的泛音,质感非常舒服。HAPI更自然流畅,而8XR更大气有力。
- 功能丰富。
**缺点**:
- 两者都有一些小缺陷,8XR中频有点薄,HAPI高频延展略少一点,很可惜。
- 操作界面相对复杂,尤其是HAPI,用起来有点烦。
**体验**:
同价位听过不少解码器也买过一些,包括DAVE、DAC501等热门机型,面向专业领域的机器在性价比和易用性上同HiFi机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 经济搭配:拓品D90SE
**优点**:
- 便宜,价格非常实惠。
- 中规中矩,不出问题。
**缺点**:
- 信息量稍欠。
**体验**:
拓品的评价似乎在吧里不太好,但我用下来除了a90d比较失望外其它感觉都挺不错,尤其解码极具性价比,这样没什么风格的解码一定是x9000的安全选项。
#### 个人不推荐搭配:Total DAC
**优点**:
- 外观黑黑的挺好看。
**缺点**:
- 贵得不明所以。
- 搭配X9000声音过于粘糊,丧失细节和动态。
**体验**:
一个典型的x9000失败搭配例子就是代理参展时常用的那套Antipodes+Total+T8000+X9000,尽管每一环都不便宜,但搭配出的声音却宛如耳机坏了一般。
### 三、信号线
信号线能提供变化,但相对于音源和耳放来说影响有限,可以放在最后考虑。X9000对信号线的宽容度较高,可以放心地使用各类信号线来调味。试下来,强调解析的线、相对均衡中庸的线和强调低频的线都挺合适,但声音速度慢的线和萝卜味重的线最好别用,容易出怪声。
#### 个人推荐搭配:Tyr2
**优点**:
- 声音透明,让X9000的声音显得更清亮,同时三频均衡,低频不会少,属于扬长避短的线。
- 线基可靠可查,来自Molex Tempflex,是同轴电缆和排线大厂。
**缺点**:
- 无法进一步提升X9000的能量感和低频量。
**体验**:
没有短板透明高解析的声音,是很安全的选项,不会对x9000的风格有大的调整
#### 经济搭配:黑参考、老金嗓子AL15
**优点**:
- 黑参考
相对均衡,没有明显短板,搭配X9000不会引入恶声。
- 老款的金嗓子AL15声底和Tyr2有些相似,素质略差,但价格很合适。
**缺点**:
- 不功不过,相对没有太多乐趣。
**体验**:
适合玩了一圈回归朴素时留下来长用的线。
#### 个人不推荐搭配:Tiglon 2000X、Grimm TPR
**优点**:
- 性价比高,素质也挺可靠。
**缺点**:
- 两者的共同问题是声音略干,Tiglon低频偏少,而Grimm声音太瘦缺乏能量,属于容易放大X9000缺点的风格,搭配下来效果不好。
**体验**:
这两条线性价比很高,Grimm转而用于Geithain的有源箱上表现不错。X9000虽将静电的劣势扫空,提供了健康的声底,但声音厚度和低频量仍相对弱势,搭配线材时需要避免放大其缺陷。
### 结语
充分驱动的x9000是非常全面的耳机,值得花一些心思。耳放的影响不可忽视,是搭配中最重要也最不能凑活的一环。搭配的时候各部分的风格个人建议顺着x9000本身的特色来,不要试图逆天改命搭配出一个暖厚或充满力道的声音,这样往往吃力不讨好不如直接买sus或者abyss。现在x9000用户越来越多了,但感觉鲜少有朋友分享x9000系统各个环节的选择心得。我自己的x9000系统搭建的比较粗糙妥协,但玩了近十年的静电有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也希望能帮到新入静电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