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上看见了一个叫SFT-25R的灯珠,应该是SST25的官方去果并且圆芯版本。这个灯珠全网都没有任何消息,包括luminus官网。只有一家店在卖,看参数应该是对标CULPM1的。
先说结论:坎德拉高于 CULPM1。 实测光强排名:SFT25R 6500K 114-120kcd, CULPM1 6500K 95-102kcd, SFT40 5700K 72-80kcd。
所以我现在的这个毛裤M2,打破了我自己几个月前的用CULPM1的光强记录,又成为了市场上光强最强的30mm小直/中小头。
这个灯珠官方有几个色温,但是卖家告诉我只有6500k有货,bin是F7-BB-VJ。光效光看规格书好像也没比N5等级的SFT40低到哪里去。BB色度组在黑体线之上,并且高色温加高光效,我在装之前就知道会偏绿。另外这个灯珠的封装并不是3535,而是3.45x3.45,显然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垫片,需要自己找一个3030的垫片打磨扩孔。灯珠最大的特点是圆芯,直径是1.7mm,面积为2.27平方毫米。


测试手电还是用我最喜欢的8A驱动毛裤M2,先后换了几个灯珠拍照和测试光强。这里拍光斑是固定参数的,选8A驱动的20%挡位,但是还是点过曝了,看不出光斑大小。实际上光斑由大到小排名是SFT40、SFT25R、CULPM1,这个结果也符合它们的核心面积大小。话说我也没想到这个光色对比图这么有节目效果,直接一个红蓝绿。
不过肉眼看SFT25R其实没有明显的蓝绿色,除了1%挡位。 但看完之后你再看SFT40 5700k和CSLPM1/CULPM1会感觉是红色的
。 尤其是毛裤标配绿色镀膜,所以如果没有绿色镀膜的话,可能还会更绿。由于我没有Uhi的手电,所以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特别特别绿。

和我另外一个筒子PD32V2来对比,肉眼里平常看着正白或是偏绿的CSLPM1,和SFT25R放一起就直接成粉红色了
,相机拍不出这个效果。

我用了几个满电的电池,距离5米用手机传感器测量光强。每次照30秒,然后冷却换新的电池重新照。每个灯珠都测试几次。由于我用的是同一个手电测试,还要先焊接再拆焊,最后当我把SFT25R焊上时,照度有显着增强。 而且我用我的PD32V2做了了对比,结果可信。
另外,有些说法是 CULPM1 更容易发热,我没去看规格书热阻,但这点在曲线图上非常明显。 每点亮 30 秒后段,CULPM1 曲线就会有一个陡峭的下降。 SFT40也有一点,但奇怪的是,SFT25R的曲线最平坦。 我还稍微超了500ma的电流,并且它的封装更小,所以理论上它应该更容易过热。
夜射环节,图中被照的地点我都标了距离,但是这个距离是地图上给的,实际上误差可能有十几二十米。天空是亮的是因为天空就是亮的,光污染。






最后这个是凑数的,这种LED显然没有任何显色性,只是简单做个对比。

先说结论:坎德拉高于 CULPM1。 实测光强排名:SFT25R 6500K 114-120kcd, CULPM1 6500K 95-102kcd, SFT40 5700K 72-80kcd。

这个灯珠官方有几个色温,但是卖家告诉我只有6500k有货,bin是F7-BB-VJ。光效光看规格书好像也没比N5等级的SFT40低到哪里去。BB色度组在黑体线之上,并且高色温加高光效,我在装之前就知道会偏绿。另外这个灯珠的封装并不是3535,而是3.45x3.45,显然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垫片,需要自己找一个3030的垫片打磨扩孔。灯珠最大的特点是圆芯,直径是1.7mm,面积为2.27平方毫米。



不过肉眼看SFT25R其实没有明显的蓝绿色,除了1%挡位。 但看完之后你再看SFT40 5700k和CSLPM1/CULPM1会感觉是红色的


和我另外一个筒子PD32V2来对比,肉眼里平常看着正白或是偏绿的CSLPM1,和SFT25R放一起就直接成粉红色了


我用了几个满电的电池,距离5米用手机传感器测量光强。每次照30秒,然后冷却换新的电池重新照。每个灯珠都测试几次。由于我用的是同一个手电测试,还要先焊接再拆焊,最后当我把SFT25R焊上时,照度有显着增强。 而且我用我的PD32V2做了了对比,结果可信。
另外,有些说法是 CULPM1 更容易发热,我没去看规格书热阻,但这点在曲线图上非常明显。 每点亮 30 秒后段,CULPM1 曲线就会有一个陡峭的下降。 SFT40也有一点,但奇怪的是,SFT25R的曲线最平坦。 我还稍微超了500ma的电流,并且它的封装更小,所以理论上它应该更容易过热。
夜射环节,图中被照的地点我都标了距离,但是这个距离是地图上给的,实际上误差可能有十几二十米。天空是亮的是因为天空就是亮的,光污染。






最后这个是凑数的,这种LED显然没有任何显色性,只是简单做个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