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研究吧 关注:81贴子:1,300
  • 11回复贴,共1

清朝新疆驻军部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兵力配备情况如下:库尔喀喇乌苏,绿营兵350名,屯田兵118名。辟展,绿营兵330名。哈喇沙尔,绿营兵745名。库车,绿营兵202名。乌什,满营兵200,绿营兵750名,屯田兵400名。阿克苏,绿营兵100名。赛喇木,绿营兵40名。喀什噶尔,满营兵334名,绿营兵625名。叶尔羌,满营兵211名,绿营兵680名。和阗,绿营兵232名。对于西北边界地区,清廷亦采取了定期巡边制度。乾隆二十六年(1761)参赞大臣阿桂奏言:“塔尔巴噶台地居厄鲁特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相近,自应驻兵屯田。……自辉迈拉呼至都图岭设卡伦二十一所,并迁都尔伯特、扎哈沁等部落,以壮声援,每年仍派兵巡查一次”,开西北巡边制度之始。乾隆二十八年(1763)伊犁将军明瑞等受命捡派人员,率同熟谙地理之厄鲁特,前往吹、塔拉斯、阿勒和硕、沙喇伯勒等处巡查。西北巡边路线分为两路:南路自特穆尔图淖尔之南,由八勒诨岭至塔拉斯、吹河;北路沿伊犁河,由古尔班阿里玛图至沙勒伯勒。乾隆四十二年(1777)“令各领队大臣分管卡伦,每年春秋二季各巡查所属卡伦一次”,遂成为定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5 18:05回复
    清乾隆时期中央政府彻底收复新疆以后,新疆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在维护祖国西北部边疆稳定的局势中处于重要地位。为了巩固统一局面、加强西北部的边防,清政府在新疆实行以伊犁将军为首的军府制度。同时,清政府从内地陆续移驻官兵在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等地屯驻,以保证清朝在新疆的统治。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开始,清廷陆续调拨满洲八旗、蒙古八旗、锡伯、察哈尔、索伦、厄鲁特以及绿营官兵移驻新疆,最终在新疆形成了北重南轻、以伊犁和乌鲁木齐为重心的驻军格局。新疆全境屯驻军队数量也不断上涨,至隆末期伊犁地区驻军达到约18200名,乌鲁木齐地区驻军达到约20000名,喀什噶尔地区驻军达到约5200名,在新疆形成驻军约45000人的规模,成为西北边疆举足轻重的一支军事力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07 15:12
    回复
      2025-05-14 03:34:50
      广告
      阿睦爾撒納之亂、大小和卓之亂、張格爾之亂、七和卓之亂、左宗棠收復新疆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24-07-11 12:00
      回复
        所以回营是直接招募的当地人吗?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2-27 11:41
        收起回复
          @hoe 属于绿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27 15:58
          收起回复
            但是*乱的时候回营叛变的好像也不少。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27 19:42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8 0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