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狮的祥芝镇有这样的一座庙宇,三百多年来诉说着一个传奇......
渔村古观---斗美宫
在石狮,有个富饶的村庄,那里有座古老的庙宇---“斗美宫”。几百年来,斗美宫不只是渔民们的信仰处所,更是他们心中美好愿望的寄托。这个村庄就是被誉为“全国第一渔村”的祥渔村。
祥渔村隶属石狮市祥芝镇,地处泉州湾南畔的祥芝小半岛上,与台湾高雄港相距165海里。2000年全村总户数2184户,总人口9416人,其中劳力3960人,拥有渔船总船数676艘,是一个以海洋捕捞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渔村。
该村的渔业生产规模、海洋捕捞产量、产值以及远洋捕捞等综合实力,居全国村级之首。
蓝色海洋养育了渔村的子民,也赋予他们特殊的宗教信仰文化理念。
“汇晋水、洛江,堂开东海,神恩浩荡;聚烟山、蛙石,穴号烘炉,圣德巍峨。”大殿两侧的这幅楹联概括了斗美宫神圣地位。
斗美宫坐落于泉州港南岸祥芝半岛东北角,遥对惠安崇武城夫子庙,以扼泉州港作门户,背负本乡主脉烟墩山,面朝晋江洛阳江出口,融东海之水,左托回龙土地山,右执东腿青蛙石山,假三山成鼎足之势,居中点黄土现龙睛奇迹,故称烘炉穴吉地.堂开左取惠安獭窟航标灯塔,右有崇武城楼灯台,对称供为长明不息之烛火,中取庙前海底暗礁,内有当门礁,外有户嘴,为永固之香炉(亦称内外王爷印),其天然奇景,实为壮观。在大潮低潮(即农历初一、初三、十五、十八)时,暗礁外激起巨大的浪花,犹如香烟缭绕升腾,在高潮大北风时又有不息的波涛汹涌澎湃地朝斗美宫奔来,形如千万信徒在朝拜三王府的起伏之状。
现在我们看到的斗美宫是1992年重新修建的。斗美宫自1901年重修以来,其间历尽百年沧桑,庙宇破损严重。1990年,应海内外善信的呼吁,以及台湾擎天府管委会、旅菲祥古莲乡会的倡议,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推举蔡志标、蔡海澄、蔡德良、蔡清旗等人组成斗美宫重建委员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资人民币近一百万元,1992年重建落成,数百年胜迹重现光彩。斗美宫的建筑风格有着浓郁的闽南特色,雕梁画栋、大红灯笼、屋脊龙雕、青石花鸟雕刻,都极具闽南民间建筑风味。
斗美宫坐南朝北,富丽堂皇,是闽南侨乡一座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宫庙。是石狮市文物保护单位。
宫庙具有闽南建筑风格,保存较为完好,有大殿、偏殿。宫脊有“双龙抢珠”瓷雕,以及人物飞禽走兽瓷雕。由于年代久远,又为民间香火熏灸,更显古香古色。
宫庙采用泉州庙宇的传统建筑规制和形式,建筑特点是三开间,屋面作双坡顶带脊,脊上雕双龙戏珠,脊端作燕尾吻,整个建筑雕梁画栋,精雕细刻,彩画琳琅,做工考究,与一般泉州华侨民居相比,显得庄重而神圣。
古老的庙宇在岁月的长河里,延伸出许许多多美好的传说。
石狮在闽南有着避邪、镇宅的内涵。在斗美宫前的这两座石狮,却还另有一个传说:据说,只要抚摸庙门前的石狮,则能开启智慧之门,人变得更聪明能干。
门厅经过改造,使原来的开放式成为封闭式,用玻璃作为墙壁,遮风挡雨,具有实用性。玻璃拉门上巍然屹立一对孔武有力的门神,门神有文武之别,这是武门神。
中央拜殿上的屋面是呈八卦型,蕴涵着“天地之大, 万物之多, 变化莫测”的相生相克道家思想,这在同类型的庙宇中却是少见。
渔村古观---斗美宫
在石狮,有个富饶的村庄,那里有座古老的庙宇---“斗美宫”。几百年来,斗美宫不只是渔民们的信仰处所,更是他们心中美好愿望的寄托。这个村庄就是被誉为“全国第一渔村”的祥渔村。
祥渔村隶属石狮市祥芝镇,地处泉州湾南畔的祥芝小半岛上,与台湾高雄港相距165海里。2000年全村总户数2184户,总人口9416人,其中劳力3960人,拥有渔船总船数676艘,是一个以海洋捕捞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渔村。
该村的渔业生产规模、海洋捕捞产量、产值以及远洋捕捞等综合实力,居全国村级之首。
蓝色海洋养育了渔村的子民,也赋予他们特殊的宗教信仰文化理念。
“汇晋水、洛江,堂开东海,神恩浩荡;聚烟山、蛙石,穴号烘炉,圣德巍峨。”大殿两侧的这幅楹联概括了斗美宫神圣地位。
斗美宫坐落于泉州港南岸祥芝半岛东北角,遥对惠安崇武城夫子庙,以扼泉州港作门户,背负本乡主脉烟墩山,面朝晋江洛阳江出口,融东海之水,左托回龙土地山,右执东腿青蛙石山,假三山成鼎足之势,居中点黄土现龙睛奇迹,故称烘炉穴吉地.堂开左取惠安獭窟航标灯塔,右有崇武城楼灯台,对称供为长明不息之烛火,中取庙前海底暗礁,内有当门礁,外有户嘴,为永固之香炉(亦称内外王爷印),其天然奇景,实为壮观。在大潮低潮(即农历初一、初三、十五、十八)时,暗礁外激起巨大的浪花,犹如香烟缭绕升腾,在高潮大北风时又有不息的波涛汹涌澎湃地朝斗美宫奔来,形如千万信徒在朝拜三王府的起伏之状。
现在我们看到的斗美宫是1992年重新修建的。斗美宫自1901年重修以来,其间历尽百年沧桑,庙宇破损严重。1990年,应海内外善信的呼吁,以及台湾擎天府管委会、旅菲祥古莲乡会的倡议,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推举蔡志标、蔡海澄、蔡德良、蔡清旗等人组成斗美宫重建委员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资人民币近一百万元,1992年重建落成,数百年胜迹重现光彩。斗美宫的建筑风格有着浓郁的闽南特色,雕梁画栋、大红灯笼、屋脊龙雕、青石花鸟雕刻,都极具闽南民间建筑风味。
斗美宫坐南朝北,富丽堂皇,是闽南侨乡一座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宫庙。是石狮市文物保护单位。
宫庙具有闽南建筑风格,保存较为完好,有大殿、偏殿。宫脊有“双龙抢珠”瓷雕,以及人物飞禽走兽瓷雕。由于年代久远,又为民间香火熏灸,更显古香古色。
宫庙采用泉州庙宇的传统建筑规制和形式,建筑特点是三开间,屋面作双坡顶带脊,脊上雕双龙戏珠,脊端作燕尾吻,整个建筑雕梁画栋,精雕细刻,彩画琳琅,做工考究,与一般泉州华侨民居相比,显得庄重而神圣。
古老的庙宇在岁月的长河里,延伸出许许多多美好的传说。
石狮在闽南有着避邪、镇宅的内涵。在斗美宫前的这两座石狮,却还另有一个传说:据说,只要抚摸庙门前的石狮,则能开启智慧之门,人变得更聪明能干。
门厅经过改造,使原来的开放式成为封闭式,用玻璃作为墙壁,遮风挡雨,具有实用性。玻璃拉门上巍然屹立一对孔武有力的门神,门神有文武之别,这是武门神。
中央拜殿上的屋面是呈八卦型,蕴涵着“天地之大, 万物之多, 变化莫测”的相生相克道家思想,这在同类型的庙宇中却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