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5,498贴子:10,001,060
  • 13回复贴,共1

【原创】高俅、王进、史进的“真事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高俅、王进、史进的“真事隐”
第一回:高球之谜
虽然“甄士隐”这个名词是《红楼梦》作者的发明创造,但当并不等于其他的书里没有“真事隐”。本文所讲的高俅等人就有许多真事隐。
话说高俅是北宋时期的人物,却被《水浒》作者借用到元朝末年。据查,高俅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而且史料中所记录的高俅和《水浒》中所写的高俅都有同样的升官经历!但《水浒》中却强调高俅是因为踢了一脚好球才当上大官的!而史料中的高俅还是有一定的才学!因此高球靠踢球升官的说法是作者故意添加!这就出现一个焦点话题,就是作者为什么要说高俅的官位是踢球得来的呢?
还有水浒中说高俅从前曾学使棒,因被王进的父亲王升一棒打翻!据说有“三四个月将息不起”,后来高俅就不再习武!但高俅踢得一脚好球,有幸被爱踢球的端王结为球友。后来端王当上了皇帝,就给球友高俅封了个殿帅府的太尉!而历史却不是这样的说法!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给高俅“栽赃”呢?
原来作者描写北宋末年的人物是虚晃一枪,他真正的目的是借北宋末年的历史资料来幻写元朝末年的故事!
话说《水浒》的作者施耐庵生长在元朝末年,他写的《水浒》主要是借北宋末年的历史资料来幻写元朝末年的故事。而《水浒》中的“高俅”也是从北宋末年的高俅改良到元朝的!那么元朝有谁是靠踢球升官呢?又有谁被王进的父亲打得卧床不起呢?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浮出水面。
先来看高俅当上太尉之后,他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最高领导人!如果用“八十万禁军”来影射元朝之前的南宋,再让高俅影射占领南宋的元侵略者总头,这就好比中原的南宋被元人占领!
再看高俅之下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名叫王进,他是代表中原南宋的军队!而高俅说王进的爷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此话中留露出很瞧不起的态度!这是幻写元人从前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故事。这个成吉思汗有征服全世界的雄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似乎把世界各国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但是在他列出的对手国当中却没有中原南宋!为什么呢?因为在成吉思汗的印象里,宋朝一贯软弱,不堪一击!正如高俅说王进“你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你省的甚么武艺?”请看王进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代表整个中原的宋朝军队,而王进的爷爷是代表两代之前的中原宋朝军队,却被成吉思汗说成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而“使花棒卖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非正规军”!也就是说:成吉思汗没有把中原宋朝的军队当成正规军,也就没有把中原宋朝的军队放在眼里!
但据王进所说,高俅曾被王进的父亲王升一棒打翻!据说有“三四个月将息不起”,而且王进把高俅称为“高二”!因为第一代的成吉思汗轻视中原南宋,所以到了第二代真正和中原南宋开战时,不但没有战胜南宋,反而被南宋人打得落花流水!而高俅“三四个月将息不起”就是在写元人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和南宋开战!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1楼2024-05-25 07:21回复
    第二回:高球的面子丢尽了
    上一回说元人初战南宋惨败。那么元人后来是如何推翻南宋王朝的呢?书中说高俅被王进父亲打伤之后就改行踢球。这是幻写元人在惨败之后对中原南宋改变了战术!不再和南宋军队正面交锋!但元人不会放弃统一全世界的雄心,南宋不好打,元人就先攻占南宋周边的国家,等把这些国家都占领之后,就形成了对南宋的大包围!
    再看作者让高俅放弃习武,去陪宋徽宗踢球!如果让宋徽宗来影射南宋的国土,而高俅在他前后左右的踢球,这就影射了元人在南宋的周边国家活动,占领了南宋的周边国家之后,就形成了对中原南宋的大包围!最终是元人纠集了南宋周边各国,又借助南宋国内的叛徒和内奸帮忙,一齐杀到了南京!当时的南宋皇帝还小,是太后携小皇帝投降的!
    再看南宋的皇帝成为元人的俘虏,就如同高俅俘虏了宋徽宗的心!南宋的皇帝就把江山交给了元人,也就如同宋徽宗把禁军交给了高俅!
    再看元人想征服全世界的决心也堪称史无前例!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做到两个一流!就是一流的战斗力和一流的统治能力。但这两个一流,元人一个也没做到!请看高俅是以非战胜对手的手段得到的高位,这第一个一流他不具备!再看八十万禁军在高俅的统治下发生了王进出走,林冲蒙冤,还赶走了杨家后代杨志!导致后来的百万大军却被梁山好汉三次打败,自己也成了梁山的俘虏!这第二个一流也相差甚远!
    再看想征服全世界的元人在中原是“一败涂地”!但他们认为还有一个天下第一,就是蒙古人的摔跤!请看高俅在被抓到梁山之后,还说他的“相扑”是天下无对!但却被梁山排名三十六位的好汉燕青摔倒!请看梁山只有三十六位正将,你高俅能算老几?至此高俅的面子丢尽了!也就是元人的面子在中原丢尽了!
    这段书也是写高俅被王家四代人戏耍!真意是指元人被中原人四次戏耍!请看高俅瞧不起王进的爷爷,而错误地估计他人,也等于被他人戏耍!而元人的领袖成吉思汗瞧不起中原人,这就是高俅被第一代人戏耍的真意!再看王进的“王”就是指最后的王者不是元人,而是中原人民!而“胜者为王”,中原人民最终把元人赶出中原,成为最后的王者!
    因为高俅瞧不起王进的爷爷,就导致他在与王进父亲王升比武的时候犯了轻敌的错误,因此输得很惨!被王升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这就是在影射元人因为前辈轻视中原,导致后来惨败的结果!这就是高俅被第二代人戏耍!
    再看王进的父亲名叫王升,所谓“王”就是指南宋的灭亡,而“王升”的含义是指南宋虽然灭亡,但南宋人民抗元的斗志不但没有灭亡,反而一直在上升!因此元人在中原只统治了九十多年就被打回原籍!
    以上是高球被王进的前两代先辈戏耍。欲知高球如何被王家四代人戏耍,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2楼2024-05-26 07:54
    回复
      第三回:高俅受了四代人的戏耍
      再看王进是戏耍高俅的第三代人!而王进的“王”与王升的“王”又不一样了,不是灭亡,而是逃亡!这个答案从书中的表面也反应出来!请看王进的父亲王升已经不在了,这就是灭亡!而王进虽然还在,但他逃离了高俅的统治,这就是“逃亡!因此王进的“王”是指逃亡!
      再看王进的“进”,就是王进在逃亡的途中,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名叫史进!
      “进”意就这么简单吗?
      一点都不简单!史进后来是梁山好汉,梁山好汉后来活抓了高俅,也是因为高俅要迫害手下战将,导致战将逃亡帮助敌方!
      其实王进本人也在谋略上戏耍了高俅。书中说高俅走马上任之时,王进正在家中养病,据说是半月前病倒的!但高俅却说王进不来参见,是“小觑自己”,便差人把王进抓来要处军法!当时被众将官劝阻,王进才暂免被打!
      书中说王进尚未娶妻,家中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母,这就是说:王进的父亲王升已经亡故!表面上是写高俅不忘从前王升的一棒之仇,连王升的儿子都不放过!实际上是写元人在统治中原的时候,虐待中原人的原因都是因为中原军队在从前在抗元战斗中让元人惨败!
      却说王进回家,把高俅寻仇报复之事告知母亲,母子二人就商议逃离京城,投奔延安府。据说延安府是边关,而边关是抗击外寇的地方。眼下的元人就是外来之寇,因此王进到延安府的含义就是幻写王进要加参加抗元的队伍!
      再看王进对她母亲说:“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鎗棒,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这些话就是幻写抗元义军的“地下党”曾经动员过王进,希望他能够加入抗元的队伍!还明确指出:深受元人压迫的中原人民,只有投入到抗元的斗争中,去推翻元家王朝,才“可安身立命”!
      但当时王进还没有这个决心,而此时王进在高俅的迫害下,就不得不走这条路了!这就是被逼上梁山!
      但是王进身为八十万禁的教头,是属于高级军官,身边配有两个伏侍的牌军,因此王进先把两个牌军支开,才能带母亲离京!
      话说两个牌军是在王进母子走了一天之后才发现王进母子不见了,报到高俅那里,高俅想抓已晚,恼羞成怒了一阵!从此再无报仇的机会!而中原人民开始反元,元人也就没有欺压中原人民的机会了!
      话说王进在高俅的眼皮底下神秘的逃脱,就好比诸葛亮在司马懿的眼下神秘撤军!从前高俅败在王升的棒下,现在想在儿子王进身上报复,但又输给了王进的智谋!这就是元人在中原人民面前,文武都是手下败将!
      后来王进到了延安府,就再无音信,但可以想象他在抗元的军队里是一名出色的教官。而作者也通过书中的史进留露出王进的影子!
      书中说王进在逃离京城的路上收了一个徒弟,名叫史进。此人当时的武艺很是一般,但在王进的指点下,就是一员优秀的武将!后来史进上了梁山,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再后来高俅与梁山开战,却被梁山以少胜多,高俅也被生擒!这也算是高俅受了四代人的戏耍!真意就是元人四次被中原人戏耍。
      元人第一次被中原人戏耍是成吉思汗低估了中原人。元人第二次被中原人戏耍是在成吉思汗死后,元人在战场上被中原人打败!元人第三次被中原人戏耍是在元人统治中原期间没有得到中原民心!元人第四次被中原人戏耍就是元人在统治中原的九十多年之后爆发了全国性的反元战争!最终元人是灰溜溜的逃离中原!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3楼2024-05-27 06:30
      回复
        第四回:王进夜投史家庄
        现在回过头来说王进,因为高俅要报王进之父的棒打之仇,因此王进就带母亲逃离京城,母子二人饥餐渴饮,晓行夜住,在路上一月有余。忽一日,天色将晚,却不遇村坊,投不了宿,赶了许多夜路。忽见远远有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王进看了道:“好了,咱们去那里陪个小心,借宿一宵,明日早行。”当时转入林子里来看时,却是一所大庄院,一周都是土墙,墙外却有二三百株大柳树。——
        在以上的原文中,王进母子在夜幕下寻找歇脚的地方,就好比中原人民在黑暗的元朝统治下,也在寻找自己的落脚点!
        再看王进母子后来找到一所大庄院。这就是九纹龙史进的家,当时王进看这所庄院是“一周土墙,墙外却有二三百株大柳树。”所谓“土墙”就是不够坚实。“二三百株大柳树”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请看王进一路这么辛苦,怎么能有查点树木的精神?评估也不太可能!
        但这“二三百株大柳树”还真不是作者顺手写来。其中的“二”就是指两宋,也就是宋朝的北宋和南宋。“三百”就是指两宋共维持了三百多年。但“柳树”的树枝柔软下垂,这是在比喻两宋的政府都是软弱不强硬的政府,最终北宋被金人所灭,南宋被元人所灭!
        再看史家的“土墙”也是幻指两宋的边关也没有抗敌的力量!
        另外两宋的君王管理国家的水平也是太差!请看史进的父亲是一个村干部。但他给儿子选了七八个教师都不合格!而不能正确考核人才的官员怎么能管好一村一国?
        但史进的父亲却能治好王进母亲的疑难杂症!说明他还是有特长的,这就说明史进的父亲没有选对专业,他应该弃政从医才对!
        而史父的情况就是幻写北宋的徽宗皇帝!请看史进的绰号是“九纹龙”,好比北宋第九个皇帝,而他父亲就好比八帝徽宗了!史进的父亲在医学方面见长,就好比宋徽宗见长书画。而史进的父亲没有当好村干部,就好比宋徽宗没有当好皇帝!而史进门前的“二三百株大柳树”又提示了政府软弱,也都是因为两宋的皇帝都和史父一样不会选拔人才所酿成了亡国的悲剧!
        再看“史进”之名在真宋江的队伍里没有这个人,只有叫“史斌”的,而“史进”之名就是由史斌改进的,故称“史进”!但史进不等于史斌,因为史进主要是写元末的故事。而史进真正的原型就是优秀教官培养出来的优秀头领!
        书中说王进借宿在史家庄上。本想次日上路,但王进的母亲心痛病发!多亏庄主史太公热心相帮,并找药方调治!五七日后,王进觉得母亲病患痊愈,便收拾要行。当日因到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在那里舞棒。王进看了半晌,不觉失口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那后生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于是要与王进比试,却被王进一招制服!后生便要拜王进为师,史太公也在挽留王进!
        原来这个后生乃史太公的儿子,名叫史进,绰号叫“九纹龙”。而王进起初在史太公面前隐姓瞒名,如今见史太公的为人很善良,就实话告知。史太公得知王进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之后,就恳请王进收儿子为徒,并说要重重酬谢!
        于是王进就留在庄上,把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半年之上,史进打这十八般武艺,从新学得十分精熟。多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王进见他学得精熟了,自思:“在此虽好,只是不了。”一日想起来,相辞要上延安府去。史进那里肯放,说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王进道:“贤弟,多蒙你好心,在此十分之好;只恐高太尉追捕到来,负累了你,不当稳便,以此两难。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着在老种经略处勾当,那里是镇守边庭,用人之际,足可安身立命。”
        史进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个筵席送行。托出一盘两个缎子、一百两花银谢师。次日,王进收拾了担儿,备了马,子母二人,相辞史太公。王进请娘乘了马,望延安府路途进发。史进叫庄客挑了担儿,亲送十里之程,心中难舍。史进当时拜别了师父,洒泪分手,和庄客自回。王教头依旧自挑了担儿,跟着马,和娘两个,自取关西路里去了。
        虽然史家父子待王进母女胜似亲人,但王进的身上肩负着推翻大元的使命!延安府的边关将士还等他前去执教,以早日奔赴抗元的战场!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4楼2024-05-28 07:17
        回复
          题目不错,点开就后悔了,水浒是元朝末年?


          IP属地:北京5楼2024-05-28 09:37
          收起回复
            第五回:英雄好汉的情义
            书中说王进走后半年,史太公染病去世!因为史太公生前是村上的干部,史进也就承担了其父之职。后来传说史家庄临近的少华山上有强人占据,史进就组织村民联防。
            但少华山的强人知道史进不简单,无心来抢史家庄。但有一天,强人中的一个头领陈达带兵去打华阴县,途径史家庄被史进抓获,史进正要押陈达到县城受赏,少华山的另外两个首领主动受降,说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死就死在一块儿!这个举动很让史进感动,因此史进就放了陈达,又设宴款待三人,宴罢,三人拜谢回山。
            打这以后,少华山的头领就和史进就成了朋友,暗中都有礼尚往来!后来被一个叫李吉的人告密官府,就在八月十五的夜晚,史进宴请少华山的三个头领之时,官兵围住了史家!后来史进与三头领杀出一条血路逃进少华山。当时三个头领尊史进为大头领,但史进顾及名声,执意去寻师父王进。
            先不说史进去找师父王进,先请看少华山的三个头领合并,可指元末滁州红巾军的三头领朱元璋!
            再看华山大头领名叫朱武,绰号“神机军师”。而朱元璋被称为“朱洪武”,再看朱武的智谋仅次于吴用,而朱元璋的智谋仅次于刘伯温!
            再看书中说朱武原是定远人氏,而朱元璋在无家可归的时候,所投奔的郭子兴就是定远人!再看书中有八句诗单道朱武好处: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
            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
            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
            华山谁第一?朱武号神机。
            其实在朱武和史进的故事里都有朱元璋的传说!这首诗明赞朱武,实际上是赞朱洪武!
            请看第一句诗:“道服裁棕叶”所谓“道服”是指朱元璋后来信道。而“裁棕叶”中的“棕”,就是端午节的标志。但为什么要把棕叶裁了呢?请看朱元璋的宫殿有两个门,一个是端门,一个是午门。凑在一起就是“端午”,分开就“裁了棕叶”!
            再看第二句诗:“云冠剪鹿皮”,所谓“云冠”是指僧道的帽子,而朱元璋先是和尚,后是白莲教,这就是僧道占全了!而“剪鹿皮”就是指朱元璋当年缴获过陈友谅的娱鹿山庄,里面有许多美丽的观赏鹿。但朱元璋觉得大敌当前,不可享乐!因此传令拆毁娱鹿山庄,放鹿归山!而拆毁娱鹿山庄就是“剪鹿皮”!
            再看第三句“脸红双眼俊”中的“红”,是指朱元璋所参加的红巾军!“双眼俊”就是指朱元璋当时看好红巾军的眼光非常正确!
            再看第四句“面白细髯垂”中的“白”,是指朱元璋早年加入过白莲教!“细髯垂”就是后来的朱洪武皇帝已过中壮之年!
            再看第五和第六句:“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写出了朱元璋的足智多谋!
            再看第七句:“华山谁第一?”谁能超过朱元璋呢?
            再看第八句:“朱武号神机。”朱洪武的确太神机!
            再看少华山原第二个好汉,姓陈,名达,原是邺城人氏,使一条出白点钢枪,亦有诗赞道:
            力健声雄性粗卤,丈二长枪撒如雨。
            邺中豪杰霸华阴,陈达人称跳涧虎。
            所谓“陈达人称跳涧虎”是幻写朱元璋一夜之间攻破了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这是朱元璋对元开战打的漂亮仗!
            再看少华山原第三个好汉姓杨,名春,蒲州解良县人氏,使一口大杆刀。亦有诗赞道:
            腰长臂瘦力堪夸,到处刀锋乱撒花。
            鼎立华山真好汉,江湖名播白花蛇。
            所谓“江湖名播白花蛇”。其中的“白”是幻指朱元璋所参加的白莲教。“花”就是指牡丹花王马秀英!“蛇”就是“龙”指的是朱元璋后来当了皇帝!
            请看陈达的“丈二长枪”近似张飞的兵器。杨春的“大杆刀”近似是关羽的兵器。再看朱武使两口双刀近似刘备的兵器!通过这样的描写,显示出洪武皇帝朱元璋和身边的战友之情,堪比桃园的刘关张!而《水浒传》的主题就是突出“英雄好汉的情义”
            再看杨春是来自关羽的故乡“蒲州解良县”。
            陈达来自“邺中”,虽不是张飞的出生地,但张飞的夫人是北魏皇族,而“邺中”是北魏都城!
            再看朱武,就提示了此文真正的焦点是写朱洪武和身边一群好汉有着桃园刘关张的情义!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6楼2024-05-29 08:28
            回复
              第六回:王进的归宿
              上一回说到,朱武等三条好汉都是幻写朱元璋的故事,但朱武在梁山的排名为什么靠后几十名?其实朱元璋从军的最初也是地位不高,后来因为经验的积累,逐渐走上最高的领导岗位!而朱武后来是随卢俊义征战,到那时就会发现,卢俊义有很多不懂的知识都向朱武请教,这就是幻写朱元璋后来成为郭子兴的主心骨!
              但是朱元璋怎么又归史进领导呢?这是因为史进影射的人物很大,请看史进人称九纹龙,影射过几个与“九”有关的龙!第一个“九龙”就是之前说过的北宋第九的皇帝。第二个“九龙”就是韩山童的儿子小明王。因为韩山童是北宋徽宗的八代子孙,小明王就是九代龙种。而朱元璋所参加的起义军就是归小明王领导!
              再看史进的第三个“九龙”出自书中所说的“东平府误陷九纹龙”,此文是幻写陈友谅兵败九江口,这就出现了“九”,而陈友谅自称为“汉帝”,是一条真正的龙!总之史进成为朱武的领导是不奇怪的!
              但同时,朱武和史进又是以“兄弟”的身份演绎《水浒》。在史进无家可归的时候,起初他拒绝朱武等人尊他为大头领,这是普通人的心态,凡有一线希望都不愿意造反上山,而《水浒》中的造反者都是被“逼上梁山”的!
              再看史进此时要投奔的是他师父王进。王进曾说他去的地方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处”因此,史进趁着黑夜离开了华阴县,走到延安府的辖区渭州,听说这里就有一个经略府,经人指点,史进拜见了府内提辖鲁达。鲁提辖告诉他,王进是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他这里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而在鲁提辖的话中还留露出对王进的敬佩!但鲁提辖又说他和王进没见过面。
              后来史进到了延安府,也没有找到师父王进!但却因王进而结交了鲁达!但是王进到底在哪呢?鲁达和王进有没有关联?
              请看王进是在老种经府做官,鲁达是在小种经府做官,这一老一小提示了王进和鲁达属于师徒关系!但为什么鲁达说他不认识王进呢?
              前面说过,王进不是代表一个人,而是代表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教官!而鲁智达只是不认识教习史进武艺的那个王进!
              再看鲁达的年龄、地位、官职和武艺都不在史进之下,但他却称史进为“阿哥”!原来王进是到延安府之前收史进为徒,到了延安府之后才有鲁达这样的后辈,由此可见,史进还真是鲁智达的学长!但史进又把鲁达称为“哥哥”,这是因为自己的年龄比鲁达小。
              但史进为什么找不到师父王进呢?这个王进又能到那里去呢?后来书中一直没有王进出现,如此重要的人物,书中怎么会丢开不管呢?
              其实书中并没有丢开王进!之前说过,延安府是在影射抗击外寇的边关,但是现在的外寇元人已经占领了整个中原,因此哪里有抗元的战斗,哪里就是抗元的边关,哪里就是“延安府”!
              因此王进说他到延安府的含义就是要到抗元的最前线!但是现在全国都在抗元,都是前线,而史进只在延安府找王进就找不到了!其实王进这一群优秀的军事专家在这个“延安府”播洒了鲁达这样的抗元火种之后,又到其他的“延安府”播种去了。后来梁山的一百单八将都算是王进播下的抗元火种!而一百单八将所聚集的梁山就是王进的归宿!
              现在来看鲁达宴请史进和李忠的时候,却遇见从东京到此的父女两人,老父自称金二,女儿叫金翠莲。原来这个金老是代表金国人,女儿代表中原人,而中原的东京自从被被金人占领后,金人就成了中原人的父母官,而金父和金翠莲本来是在东京,就好比中原人在东京归金人统治,但是现在的东京又被元人占领了,而金父自称“金二”就是幻写金人不敢再称老大了!
              再看金二带着妻子和女儿金翠莲来到渭州投奔亲眷,不想亲人都搬移南京去了。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请看金翠莲的母亲也是金二的妻子。而“母亲身故”的含义就是幻写元人侵略中原,使金人和中原人的生命都受到威胁!而金家父女所要投的亲人到南京去了,这是幻写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的时候,中原人才算安全!
              再看金二和金翠莲相依为命的故事,又写出了金人和中原已经不是当初的仇敌,现在成了患难的盟友!特别是这个金二,后来他多次解救过鲁达!虽然前代金人对中原人有过极大的伤害,但后代金人却对中原人有过很大的帮助,也很让人感动!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7楼2024-05-30 08:51
              回复
                第七回:金翠莲的血泪控诉
                据金翠莲所说:她母亲死后,就与父亲在此流落。后来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的郑大官人,因见金翠莲有些颜色,便使强媒硬保,娶了金翠莲为妾。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也就是写了三千贯的聘礼,实际上并没有给钱!
                但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金翠莲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也就是让店主看管金家父女,直到还了三千贯才算了事!
                但是这位郑大官人当初只是写了三千贯的聘礼契约,并没有真的给钱。现郑家大娘子反而以此为据,找金家父女要钱!郑大官人不但不出来澄清,还真的让金家还钱!金家父女也不敢申辩!怎奈当初都立了字据!
                因金翠莲从小学得父亲教她唱的小曲儿,便来这里酒楼上卖唱。每日但能得到的钱,将大半“还债”,留一些零碎钱自己将就。
                因为这两日酒客稀少,没有机会卖唱!但郑家又限定了还债的期限!父女二人又怕郑家来讨债时,受他羞耻。想起这苦楚来,金翠莲也只是啼哭!
                这时鲁智深正在这个酒楼宴请史进和李忠,这个时候的鲁智深名叫鲁达,“智深”是鲁达日后出家的法名。此时鲁达与史进、李忠说得正热,却被女子的啼哭声搅了,就喝令店家把啼哭的女子带来问话!金翠莲就把原由诉说一遍。当时鲁达听了大怒,金翠莲的话他听明白了,原来这个所谓的“郑大官人”强占了民女,又引起了窝里斗!民女被赶出家门后,还要讹诈民女家的钱财!因此鲁达起身就要去找姓郑的算账,却被史进和李忠抱住。
                当时鲁达说他认识那个“郑大官人”,此人是个杀猪的屠户,名叫郑屠。但没想到这个杀猪的还被称为“镇关西”,还是什么“郑大官人”!从表面上看,这个“郑大官人”是一方恶霸,但事情没那么简单!鲁达和“郑大官人”之间也不是简单的正邪较量!而是中原人民抗元的斗争!
                请看这个郑屠只是个杀猪的!一个杀猪的怎么敢称为“镇关西”呢?还是什么“郑大官人”!原来郑屠这个人是在影射占领了中原,并推翻南宋王朝的元人!再看延安府是宋朝国土的西关。而元人占领了西关,镇压了关西军民,这就是“镇关西”的含义!
                再看“镇关西”的名字叫郑屠,所谓“郑”是古代周朝的一个国名,位居西关。而“郑屠”就是指郑国在西周时期遭受过游牧民族的屠杀,而元人就是属于游牧民族,现在元人来屠杀中原人民,也故称“郑屠”!
                再看金翠莲一家人的遭遇,就是幻写元人占领中原后对中原人民的欺压,强娶中原民女,强夺中原人民的财产。而金翠莲在鲁达面前的哭诉,就是中原人民对元人的血泪控诉!
                话说元人占领中原,扬言要在中原统治万年!但却维持了九十多年就被中原人驱逐!原因就是他们欺压中原人太甚!正如郑屠对待金家父女一样,说你欠钱,你就不能辩解,乖乖的把钱凑齐了事!不然就会有祸!特别是被定为第四等的中原人,根本没有申辩的权利!所以郑家让金家父女“还钱”,金家也只能照办!
                再看金家父女受到郑屠和大房的欺压,气坏了鲁提辖这位英雄好汉!当时鲁提辖要去杀郑屠,却被身边的史进和李忠拦住。鲁提辖便和史进凑了一些钱送给金家父女。接下来史进辞别鲁达去找王进,鲁达在送走史进后的第二天,又亲自护送金家父女离店还乡。
                但后来金家父女没有还乡,他们父女俩也加入了抗元的队伍!金翠莲后来嫁给赵员外并不是贪图享乐,而是让自己投身到抗元的斗争中去!因为赵员外就是抗元的领袖,金翠莲投奔赵员外,就是要和赵员外一起并肩战斗!为了解救和自己一样深受元人欺压的中原人,金翠莲也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也成功解救了人民的英雄鲁智深。当然这是她和父亲以及赵员外共同的努力!
                后来金翠莲和丈夫一起上了梁山,载入了“一百零八”史册。其实赵员外的原型投射到梁山,就是小旋风柴进!而柴进用的是假名,他的真名就姓赵!
                再请看翠莲花开,有红白两种,就是代表红巾军和白莲教。而金翠莲嫁给赵员外的含义,就是深受元人压迫的中原人民参加了以白莲教为旗帜的红巾军,推举“赵员外”为领袖!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8楼2024-05-31 09:56
                回复
                  第八回: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含义
                  话说鲁达送走金家父女之后,跟史进和李忠分手,史进继续去找王进,但后来王进一直没有露面!其实王进已经化作了梁山好汉,而眼前的鲁达就是王进的一个影子!现在鲁达来找郑屠理论,书中说鲁达先让郑屠亲自切十斤精肉丁,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郑屠切了十斤精肉丁之后,鲁达再要他切十斤肥肉丁,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郑屠又切了十斤肥肉丁,整弄了一早辰,却得饭罢时候。但鲁提辖又说:“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丁,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陪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罢,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肉丁在手里,睁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肉丁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大怒,两条忿起,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这就有一场大战!
                  这件事从头到尾是鲁达在刁难郑屠,那么鲁提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鲁提辖刁难郑屠就是反写中原人民在元人的统治下,受尽了元人的刁难。比如金家父女根本没有欠郑屠的钱,但郑屠硬要金家父女还钱,金家父女怕事,就只得凑钱!
                  但受气受到忍无可忍的程度就要反抗了!而眼前的郑屠就忍无可忍,明知道鲁提辖是个军官,但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只见郑屠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再看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却被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打了郑屠三拳!第一拳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第二拳打在眼眶眉梢,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当时鲁达看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这就是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什么要打三拳呢?原来这三拳是代表朱元璋最终推翻大元王朝!
                  但是这“三拳”怎么能代表朱元璋呢!原来朱元璋在滁州被红巾军总部任命为三头领,但大头领和二头领的能力远不如朱元璋,因此滁州的指挥权一直都在朱元璋手里!
                  但是在书中的表面,鲁提辖是犯了杀人罪,只见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这话中有元人不堪一击的含义!
                  再看鲁达又思:“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于是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再看书中说鲁达心慌抢路,正不知投那里去。一迷地行了半月之上,这天走到代州雁门县。入得城来,见十字路口有许多人围看榜文,便也钻在人丛里去看,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
                  “代州雁门县依奉太原府指挥使司,该准渭州文字,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即系经略府提辖。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
                  话说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 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扯离了十字路口。当时鲁达看了此人却是一愣!原来却是前日渭州酒楼上被自己救了的金老。便问他:“你缘何不回东京去,怎么也来到这里?”金老道:“恩人在上:自从得恩人救出渭州,老汉本要回东京去,但又怕这郑屠赶来,因此没敢回东京去。随路望北来,撞见一个京师古邻,又亏他与老汉女儿做媒,结交此间一个大财主赵员外,养做外宅,衣食丰足,皆出于恩人。我女儿常常对他夫君说提辖大恩,那个员外也爱刺枪使棒,常说道:‘怎地得恩人相会一面也好。’想念如何能够得见。且请恩人到家过几日,却再商议。”
                  鲁提辖便和金老行不得半里,到一家门前,金老揭起帘子,叫道:“我儿,大恩人在此。”只见金翠莲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请鲁达居中坐了,插烛也似拜了六拜,说道:“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够有今日。”鲁达见此时的金翠莲与渭州酒楼见面时大不相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鲁达两次与金翠莲相会,作者都为金翠莲题诗,欲知其中的缘故,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9楼2024-06-01 06:54
                  收起回复
                    第九回:作者为金翠莲题诗两首
                    话说鲁达两次与金翠莲相会,作者都对金翠莲有重要题诗。先来看鲁达第一次见到金翠莲的时候,作者题诗写道:
                    鬅松云髻,插一枝青玉簪儿;
                    袅娜纤腰,系六幅红罗裙子。
                    素白旧衫笼雪体,淡黄软袜衬弓鞋。
                    蛾眉紧蹙,汪汪泪眼落珍珠;
                    粉面低垂,细细香肌消玉雪。
                    若非雨病云愁,定是怀忧积恨。
                    ——
                    先来看“鬅松云髻”是形容每天忙碌的妇女。
                    再看“插一枝青玉簪儿”,其中的“青玉”是软玉中数量最多的玉种。而金翠莲头上有“青玉”,就是幻写大多数中原妇女都和金翠莲一样,深受元人的侮辱和欺压!
                    再看“袅娜纤腰,系六幅红罗裙子。”指的是金翠莲穿戴朴素,但却挡不住她的优美身材!因为“六幅裙”是最简易的制衣裁剪。
                    再看“素白旧衫笼雪体”,就是指金翠莲的衣服旧得褪色发白。而妙龄女子是最爱穿的,但金翠莲穿成这样,可见生活极其艰难!
                    再看“淡黄软袜衬弓鞋”,所谓“淡黄”是幻写金翠莲后来是复宋王朝的皇妃!如果是“深黄”就是指皇后了。再看“弓鞋”虽然是指古代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子,但这里面另有含义!请看“软袜衬弓鞋”就是幻指弱女子走上战场!因为“弓”是战场上常用的武器。而此时,就连金翠莲这样的弱女子都上了抗元的战场,可见元人欺压中原妇女的罪行激起了广大中原妇女的愤恨!
                    再看“蛾眉紧蹙,汪汪泪眼落珍珠;”这是写眼前正在伤心发愁的金翠莲。
                    再看“粉面低垂,细细香肌消玉雪”,是写金翠莲的美丽受到摧残!也是曲写中原人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元人的威胁!
                    再看“若非雨病云愁,定是怀忧积恨。”请看“雨病云愁”是天的问题,也就是当朝天子统治的不好!而金翠莲的“怀忧积恨”到了极限,就是要反抗了!再看金翠莲和父亲没有回东京去,而是投奔反元的领袖赵员外,奔赴了抗元的战场!因为现在是元人的天下,走到哪里都不安全,只有拿起武器,拼出一个新的世界!
                    现在来看鲁达第二次见到金翠莲的时候,金翠莲“浓妆艳饰”,好像是在这里享福,其实她已经不再是为自己活着了!请看作者的诗写道:
                    金钗斜插,掩映乌云;
                    翠袖巧裁,轻笼瑞雪。
                    樱桃口浅晕微红,春笋手半舒嫩玉。
                    纤腰袅娜,绿罗裙微露金莲;
                    素体轻盈,红绣袄偏宜玉体。
                    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
                    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
                    先来看“金钗斜插,掩映乌云;”所谓“钗”是两股簪子的组合,说明金翠莲找到了如意郎君!而之前的单簪是被抛弃落单的含义!再看“金钗斜插”是指金翠莲是复宋皇帝赵员外的偏妃,如果“金钗正插”才是皇后!但“偏妃”并不是在说金翠莲没有皇后的权利,而是幻写金翠莲的丈夫赵员外在起义军中没有最高决策权,因为赵员外的皇位是刘福通拥立的!而且后半句“掩映乌云”是有不好的征兆!因为金翠莲的丈夫后来被歹人杀害!
                    再看“翠袖巧裁,轻笼瑞雪。”所谓“翠袖”是指金翠莲的丈夫赵员外,因为赵员外是起义军的领袖。但“翠袖巧裁”就是指赵员的人和名都是被刘福通巧妙的利用!而刘福通就是打着赵员外的旗号举起反元大旗,号令天下!再看“轻笼瑞雪”就是指刘福通巧用赵名还算灵验,还能勉强稳定局势!
                    但赵员外和柴进在书中都很乐观,觉得自己能对抗元有用,就很欣慰,个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再看“樱桃口浅晕微红”,是指金翠莲、赵员外所在的红巾军打不了太大的仗!因为“樱桃口”不能吃大块东西,只能小打小闹!
                    再看“春笋手半舒嫩玉”,而嫩手也打不了硬仗!
                    再看“纤腰袅娜,绿罗裙微露金莲”,这是写赵员外,金翠莲所在的起义军被刘福通指挥,虽然声势浩大,但发展缓慢,而“微露金莲”就是如同小脚女人走路!再看朱元璋本来是单枪匹马,却是迅猛地发展,后来反超了刘福通和赵员外!
                    再看“素体轻盈,红绣袄偏宜玉体”,其含义就是指金翠莲别无他求,觉得自己能加入红巾军抗元就是最好的选择!
                    再看“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可叹“娇花嫩柳”是指刘福通、赵员外带领的起义军难成大事。
                    再看“香肌扑簌瑶台月”,是指金翠莲的结局如同杨贵妃,都死于“兵变”,只是杨贵妃独死,金翠莲和丈夫同归于尽!
                    再看“翠鬓笼松楚岫云。”是叹金翠莲的投身之地很难成为仙境!请看“翠鬓”就是金翠莲的鬓发,而鬓发是头发中最不好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白得快!再看“笼松”就是笼子里的松树,长不高。而“楚”是指被秦国灭掉的楚国,这是形容金翠莲、赵员外、刘福通的起义军后来被强者吞并!再看“岫云”就是洞中之云,难成气候!
                    只可惜金翠莲和丈夫是被朱元璋的部下所杀!虽然朱元璋后来赐死了凶手,但金翠莲夫妇死得可惜!
                    虽然金翠莲是一个弱女子,但她却上过抗元的战场,是一个不怕牺牲的女英雄!再看眼前的金翠莲正在解救大英雄鲁智深,而历史会永远记住她的!所以作者要为金翠莲题诗点赞!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10楼2024-06-02 1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