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技在官方的《三国杀》游戏说明书中明确写到:“符合条件时必须发动或持久生效的技能。带有此关键词的技能可以视为一种强制性发动的技能。”
(图1)
这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只要是符合条件就强制发动,而发动以后的效果是不做限制的,所以,DIY锁定技完全可以写成:当……时,你可以……。等类似的形式。
而大多数人在进行三国杀DIY时均对此极为忌讳,在他们的认知中,锁定技本身是一种满足条件强制发动且强制执行的技能,不应该有所选择,而造成了其对锁定技本身的曲解。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较为经典的技能:当先。
当先(界廖化):
锁定技,回合开始时,你执行一个额外的出牌阶段,此阶段开始时,你失去1点体力(若你发动过“伏枥”,改为你可以),并获得弃牌堆中的一张【杀】。
(图2)
如果发动了“伏枥”以后,那么就是:
锁定技,回合开始时,你执行一个额外的出牌阶段,此阶段开始时,你可以失去1点体力,并获得弃牌堆中的一张【杀】。
当先(关索):
锁定技,回合开始时,你执行一个额外的出牌阶段,然后此阶段开始时,你可以失去1点体力并从弃牌堆中获得一张【杀】。
(图3)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些锁定技的描述中都带有“可以”二字,均给予了玩家选择。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锁定技不应该加“可以”或“可”等字眼来进行选择。
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标准的事物怎能不予其应有的认真的态度?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存在的事物怎能视而不见?
最后,选择使用“可以”与否决定者在个人,本篇仅是论述个人观点,当一个人向入坑DIY的萌新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时,不应将自己的主观思考强加于他人,应给予他人独立思考的空间与能力,任何事物也不应一棒子打死。在面对锁定技的事情上,萌新也应有权利知道“当先”等技能,也应有自己的思考来决定是否在锁定技中加“可以”等词语。



(图1)
这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只要是符合条件就强制发动,而发动以后的效果是不做限制的,所以,DIY锁定技完全可以写成:当……时,你可以……。等类似的形式。
而大多数人在进行三国杀DIY时均对此极为忌讳,在他们的认知中,锁定技本身是一种满足条件强制发动且强制执行的技能,不应该有所选择,而造成了其对锁定技本身的曲解。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较为经典的技能:当先。
当先(界廖化):
锁定技,回合开始时,你执行一个额外的出牌阶段,此阶段开始时,你失去1点体力(若你发动过“伏枥”,改为你可以),并获得弃牌堆中的一张【杀】。
(图2)
如果发动了“伏枥”以后,那么就是:
锁定技,回合开始时,你执行一个额外的出牌阶段,此阶段开始时,你可以失去1点体力,并获得弃牌堆中的一张【杀】。
当先(关索):
锁定技,回合开始时,你执行一个额外的出牌阶段,然后此阶段开始时,你可以失去1点体力并从弃牌堆中获得一张【杀】。
(图3)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些锁定技的描述中都带有“可以”二字,均给予了玩家选择。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锁定技不应该加“可以”或“可”等字眼来进行选择。
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标准的事物怎能不予其应有的认真的态度?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存在的事物怎能视而不见?
最后,选择使用“可以”与否决定者在个人,本篇仅是论述个人观点,当一个人向入坑DIY的萌新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时,不应将自己的主观思考强加于他人,应给予他人独立思考的空间与能力,任何事物也不应一棒子打死。在面对锁定技的事情上,萌新也应有权利知道“当先”等技能,也应有自己的思考来决定是否在锁定技中加“可以”等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