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0日漏签0天
天珠吧 关注:610,537贴子:2,007,90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52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天珠吧
>0< 加载中...

关于部分地埋至纯白色线条发黑灰的初步推论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各位吧友好,恍惚了一下,感觉自己似乎很久没有发帖聊珠子了……今日抽得闲时,将之前自己一直困惑的关于至纯的一些事(如题)初步考证和推论的结果分享给大家,也算抛砖引玉吧。
玩至纯的朋友们,应该都见过一类地埋至纯,就是地埋后白色线条的部分发灰,发黑,看着似乎变成了青面獠牙的感觉(个人调侃中了尸毒),并且为什么好多地埋天珠皮壳会有不规则多边形的开片状态(一般称之为xiang皮纹)。
但……为何呢?为何这种情况在至纯身上总是时不时发生,可在措思上很少遇见?在西亚同样地埋的珠子上也很少遇见呢?
现就个人的一些浅见做一点分享,由于毕竟没有时间做系统整理,也懒得找各种图,所以也就简单发帖聊聊,希望对一些玩家,藏家,学者,有一点点启发。
先上地埋天珠的图(本帖所有图片都是网络公开渠道获得,为避免商业属性,删除所有水印等标识,如有不妥,图片所有者可联系我删除哈)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通过上述几张图,大家应该对地埋天珠的样子有了一些比较直观的认识。入门的玩家朋友,应该也对所说的发黑灰色,开片皮壳,有了一些具象的认识。那么接着聊……
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地埋过的天珠都是这样么?……答案是否定的……比如……


2025-08-20 23:51: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么这种“灰”又是哪来的?依然,看一张图……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x东奔西跑y
  • 天地独尊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个人猜测可能是因为珠子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整体白化处理,再经过镶蚀加热等过程,对玛瑙本来的材质造成了伤害,让密度发生了变化。后来在土埋的过程中,土壤中的色素通过细小的孔道渗透到玛瑙内部,就在珠子表层形成了现在的状态,这种状态和本来白化的底色对比之下,就给人发黑发暗的感觉。
而措思的制作工艺和至纯不同,没有镶蚀前整体白化的步骤,珠体本身也没有产生过改变,所以即便经过地埋,土壤中的色素也无法侵入到高密度玛瑙材质的内部,所以措思天珠被地埋过的只有因酸碱腐蚀而形成的灰皮情况,没有珠子发黑发暗的情况出现。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请大家指正!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上面这个破碎剖面,实际是东周时期的竹节,受碳沁影响,其总体呈青灰色……
碳沁又是怎么造成的?很直接,就是珠子埋藏环境,长期(非常长)被木炭包裹,在各种冷热变化,缺氧环境下形成的碳微粒(无法确认颗粒度大小是否到原子层)嵌入玛瑙材质的情况(如果是玉,大多会更明显)。
而恰恰,藏地吸收了婆罗门的“火供”仪轨,那些燃烧不充分的,那些厚厚堆叠在底层的有机材质脱氧碳化形成的“碳”也就自然有了来处……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那么开片的纹理呢?是地埋产生的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是,也不是……还是看图


2025-08-20 23:45: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先看个火供(微火供)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上面这个火供珠子,很幸运,过过火,但可能周边的环境特殊,避免了和其他碳化物裹搅在一起的问题……所以,是吧……挺标准的火烤状态,并且因为温度可能柔和些,并没有产生开片的情况。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个也是火供过,但也很干净,没有沁色,有开片,还很细碎。非常标准。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以……火供,本身不是开片的必然因素,但是温度确实是改变玛瑙皮壳状态和结构的重要因素。这应该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即伴随温度和高温持续的时长不同,玛瑙不断脱水,会先后经历“白化”“开片”“钙化”“崩碎”四个阶段。也就造成了,过火珠子的各种情况。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还是拿过火的中原春秋竹节管说话……别的不说,如果画上点图案,是不是就有点那味儿了


  • etarthur
  •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后,总结下观点,地埋天珠的黑色沁,推测主要来自于火供仪轨中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碳化物,其皮壳出现的开片状态,主要来自于过火,而非地埋。但相关状态,并不会影响地埋后其他碱性物质沁入形成灰皮……
所以很多地埋珠子,同时伴随着灰皮沁和黑灰碳沁,并且,这种情况在至纯上更多的原因,也是因为“火供”这一仪轨的传播范围有限。古时的西亚,并没有这样的仪轨,难以提供“碳沁”所必需的致色因子。
至此,个人认为,能够解决“火供”“地埋”傻傻分不清楚的问题。也能够解决至纯地埋黑灰色更常有的问题。
如有其他见解,也希望大家多交流指正


2025-08-20 23:39: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觉醒者陈小练
  • 无根达洛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深度好帖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52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天珠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