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从诞生起,就在很多国家经历了禁止,有限开放,完全开放的过程
因为收发短波都不受地域限制,一个干电池一个电台一根天线,不用依赖外部的基站信号塔,也不需要卫星转发,就能实现全球通信!
过去年代里,谍报活动也主要依赖短波,一部5w的机子,就能从上海通延安,从北京通莫斯科,就像《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阁楼一隅,不起眼的一根天线,就能让敌人如鲠在喉,芒刺在背!
这个特性也是短波诞生百年来不仅未被淘汰,反而收发设备在不断的迭代精进的原因
短波虽然名为短,实则一点也不短,短波的短只是相比LW长波,MW中波的波长为短,相比于调频航空UV段,波长已很长了,相信有自制短波天线的朋友深有体会
一根Fm天线74厘米就很好了,而短波天线起步也要5米往上,做正v天线的拉杆多是5.6米,做水平偶级的天线最起码也要10米➕10米,端馈天线要20才能兼顾20米和40米,这是HAM们的常用天线,但是对于接收也有意义
因为天线的核心是振子,捕捉空气中的电磁波不是魔法,而是科学,科学就要满足基本的物理规律,波长为20米的电磁波,容易被同样长度的天线捕捉,20长的铜线和20米长的电波,尺寸合适,振荡起来才和谐,效果也最好,发射时效率高,接收时信噪比也高,而能够架设多波段全尺寸天线的朋友是幸福和幸运的!
不过,长线除了架设困难以外,在人口聚居区效果也并不好,因为振子长度越长,引入的其他干扰也越多
对于收听爱好者来说,广播电台不像SSB单边带信号那么微弱,动辄上千瓦功率的短波广播电台,即使我们用几十分之一波长的小微型天线也能接收到!
所以很多小环天线也应运而生,小环天线不仅能满足接收广播电台的需求,而且方向性强,可以屏蔽有特定方向来源的干扰,在市区居住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小环因为振子长度短,即使按接收10米波段的短波广播来说,振子也只是约1/10或1/8,所以小环天线的振子本身接收信号的增益并不高,信号强度不如长线,所以制作者往往在振子处加上信号放大器,再接入馈线,输送放大过的信号给室内的收音机,这样来弥补馈线的衰减和小环振子长度的不足
于是,如今短波接收的焦点成了如何寻找和使用性能优异的短波低噪放芯片,各种信号放大器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电商平台,大部分是需要供电的有源信号放大器,而大部分放大器爱好者用了以后纷纷表示并不理想,主要的痛点是:放大了信号也放大了噪音,没有台的地方,噪音恼人,或者本来能听的广播,经过放大后,语音下面的噪音变大了
而爱好者们期待的放大器应该是对信噪比的优化,不是把广播信号和噪音一起放大,这个问题只能在将来交给AI芯片处理了(手动狗头)
在信号放大器使用方面,大部分卖家都建议应该接近振子使用,连接在振子和馈线,再通过馈线接收音机,而不是连接在长长的馈线和收音机之间
关于放大器芯片,我也做了一番调查,常见的便宜芯片一块三四块钱,对其供电也有一定干扰,能满足调频放大的要求
君用芯片向下兼容工业级的也有,70到420大洋一块,短波性能指标就好很多了,目前看没有采用这类制作信号放大器的商家
爱好者中的发烧友,往往痴迷购买各个品牌的各种型号收音机,家中书架,床底,动辄数十上百台,从上个世纪的根德索尼松下等到现在的德生山进伊顿汉荣达……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听听调频也是音色各异,各有千秋
而短波不同,再好的机子仅凭拉杆,也很难和几十块的破冰者拓响拉开差距,更不用说碾压了,除了高端机的AGC控制更佳,声音起伏控制的更平滑自然外,收台数量,获取的语音信息没什么不同,让购买者直呼上当!这就是不重视天线,短波传播规律的后果……😂
有朋友说了,多次购买功能相同收音机,不如听网络App,网络app收音机音质好,台多,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小白听此观点可能认为有道理,多年听fm的朋友也觉得,普通收音机只能收方圆几百公里内的调频电台,最多也不过几十个很难过百,信号好的台节目质量也高的就更少了,而网络收音机可以听到全国各省市调频,简直是福利产品
短波爱好者对此观点是不以为然的,不光大部分短波台并不在网络app上播放,在华语短波式微的当下,短波接收追求的是未知和远方,SWL也是不在意音质的,沙沙声和起起伏伏的电波,是过去岁月蕴积的情怀,也是科学知识和动手操作的结合,是有益身心的爱好,更兼未来可能需要的灾害应急必备品!

因为收发短波都不受地域限制,一个干电池一个电台一根天线,不用依赖外部的基站信号塔,也不需要卫星转发,就能实现全球通信!
过去年代里,谍报活动也主要依赖短波,一部5w的机子,就能从上海通延安,从北京通莫斯科,就像《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阁楼一隅,不起眼的一根天线,就能让敌人如鲠在喉,芒刺在背!
这个特性也是短波诞生百年来不仅未被淘汰,反而收发设备在不断的迭代精进的原因
短波虽然名为短,实则一点也不短,短波的短只是相比LW长波,MW中波的波长为短,相比于调频航空UV段,波长已很长了,相信有自制短波天线的朋友深有体会
一根Fm天线74厘米就很好了,而短波天线起步也要5米往上,做正v天线的拉杆多是5.6米,做水平偶级的天线最起码也要10米➕10米,端馈天线要20才能兼顾20米和40米,这是HAM们的常用天线,但是对于接收也有意义
因为天线的核心是振子,捕捉空气中的电磁波不是魔法,而是科学,科学就要满足基本的物理规律,波长为20米的电磁波,容易被同样长度的天线捕捉,20长的铜线和20米长的电波,尺寸合适,振荡起来才和谐,效果也最好,发射时效率高,接收时信噪比也高,而能够架设多波段全尺寸天线的朋友是幸福和幸运的!
不过,长线除了架设困难以外,在人口聚居区效果也并不好,因为振子长度越长,引入的其他干扰也越多
对于收听爱好者来说,广播电台不像SSB单边带信号那么微弱,动辄上千瓦功率的短波广播电台,即使我们用几十分之一波长的小微型天线也能接收到!
所以很多小环天线也应运而生,小环天线不仅能满足接收广播电台的需求,而且方向性强,可以屏蔽有特定方向来源的干扰,在市区居住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小环因为振子长度短,即使按接收10米波段的短波广播来说,振子也只是约1/10或1/8,所以小环天线的振子本身接收信号的增益并不高,信号强度不如长线,所以制作者往往在振子处加上信号放大器,再接入馈线,输送放大过的信号给室内的收音机,这样来弥补馈线的衰减和小环振子长度的不足
于是,如今短波接收的焦点成了如何寻找和使用性能优异的短波低噪放芯片,各种信号放大器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电商平台,大部分是需要供电的有源信号放大器,而大部分放大器爱好者用了以后纷纷表示并不理想,主要的痛点是:放大了信号也放大了噪音,没有台的地方,噪音恼人,或者本来能听的广播,经过放大后,语音下面的噪音变大了
而爱好者们期待的放大器应该是对信噪比的优化,不是把广播信号和噪音一起放大,这个问题只能在将来交给AI芯片处理了(手动狗头)
在信号放大器使用方面,大部分卖家都建议应该接近振子使用,连接在振子和馈线,再通过馈线接收音机,而不是连接在长长的馈线和收音机之间
关于放大器芯片,我也做了一番调查,常见的便宜芯片一块三四块钱,对其供电也有一定干扰,能满足调频放大的要求
君用芯片向下兼容工业级的也有,70到420大洋一块,短波性能指标就好很多了,目前看没有采用这类制作信号放大器的商家
爱好者中的发烧友,往往痴迷购买各个品牌的各种型号收音机,家中书架,床底,动辄数十上百台,从上个世纪的根德索尼松下等到现在的德生山进伊顿汉荣达……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听听调频也是音色各异,各有千秋
而短波不同,再好的机子仅凭拉杆,也很难和几十块的破冰者拓响拉开差距,更不用说碾压了,除了高端机的AGC控制更佳,声音起伏控制的更平滑自然外,收台数量,获取的语音信息没什么不同,让购买者直呼上当!这就是不重视天线,短波传播规律的后果……😂
有朋友说了,多次购买功能相同收音机,不如听网络App,网络app收音机音质好,台多,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短波爱好者对此观点是不以为然的,不光大部分短波台并不在网络app上播放,在华语短波式微的当下,短波接收追求的是未知和远方,SWL也是不在意音质的,沙沙声和起起伏伏的电波,是过去岁月蕴积的情怀,也是科学知识和动手操作的结合,是有益身心的爱好,更兼未来可能需要的灾害应急必备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