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基于实弹测试数据做出的点评
一、美国穿甲弹(二战后期的新款炮弹)
综合评价:★★★★☆ 综合性能优秀,无明显短板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弹体兼具硬度和韧性,穿甲能力优秀,且穿透后还能有效起爆,在入射角较大或装甲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表现尤其突出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圆头弹,穿甲能力良好,但穿透后可能无法有效起爆
特殊优势:无
二、英国14英寸穿甲弹(二战中后期的Hadfield 炮弹)
综合评价:★★★★ 在特定测试条件下表现优异,但综合性能不如美国新款炮弹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穿甲能力优秀,且穿透后还能有效起爆,但在入射角较大或装甲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表现不如美国炮弹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尖头弹,穿甲能力一般,但在对抗厚度较低的装甲时,有能力打出有效起爆穿透(例如沙恩天窗穿甲路径)
特殊优势:☆ 装填系数大,达成有效起爆穿透后的破坏力强
三、德国20.3cm SK C/34型火炮的L/4.4型穿甲弹
综合评价:★★★★ 在特定测试条件下表现优异,但综合性能不如美国新款炮弹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对均质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都表现出了优秀的穿甲能力,但弹体结构相对较弱,穿透后不一定能有效起爆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尖头弹,穿甲能力一般
特殊优势:☆ 装填系数较大,达成有效起爆穿透后的破坏力较强
四、德国40.6cm SK C/34型火炮的L/4.4型穿甲弹
综合评价:★★★☆ 在英美测试中表现不佳,既不如美国炮弹也不如英国炮弹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弹体结构相对较弱,炮弹在穿甲过程中容易碎裂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尖头弹,英美未测试,但想必与20.3cm炮弹的表现相似
特殊优势:☆ 装填系数大,达成有效起爆穿透后的破坏力强
五、日本20cm 91式穿甲弹(以及结构与之类似的15.5cm 91式)
综合评价:★★★★ 优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很擅长对抗均质装甲,但很不擅长对抗表面硬化装甲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英美未测试,由于是平头弹,穿甲能力想必不会差,但难以在穿透后有效起爆
特殊优势:★ 水中弹能力
六、日本36cm 91式穿甲弹(以及结构与之类似的41cm 91式)
综合评价:★★★★ 优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弹体结构硬而脆,对表面硬化装甲的穿甲能力一般,且炮弹容易碎裂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英美未测试,由于是平头被帽搭配圆头弹,穿甲能力想必不会差,但难以在穿透后有效起爆
特殊优势:★ 水中弹能力
七、日本46cm 91式穿甲弹
综合评价:★★★★☆ 优势非常明显,短板相比其他日本炮弹有所加强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被帽和被帽头都得到了加强,对表面硬化装甲的穿甲能力,至少不低于二战时期的平均水准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英美未测试,由于是平头被帽搭配圆头弹,穿甲能力想必不会差,但难以在穿透后有效起爆
特殊优势:★ 水中弹能力
一、美国穿甲弹(二战后期的新款炮弹)
综合评价:★★★★☆ 综合性能优秀,无明显短板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弹体兼具硬度和韧性,穿甲能力优秀,且穿透后还能有效起爆,在入射角较大或装甲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表现尤其突出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圆头弹,穿甲能力良好,但穿透后可能无法有效起爆
特殊优势:无
二、英国14英寸穿甲弹(二战中后期的Hadfield 炮弹)
综合评价:★★★★ 在特定测试条件下表现优异,但综合性能不如美国新款炮弹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穿甲能力优秀,且穿透后还能有效起爆,但在入射角较大或装甲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表现不如美国炮弹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尖头弹,穿甲能力一般,但在对抗厚度较低的装甲时,有能力打出有效起爆穿透(例如沙恩天窗穿甲路径)
特殊优势:☆ 装填系数大,达成有效起爆穿透后的破坏力强
三、德国20.3cm SK C/34型火炮的L/4.4型穿甲弹
综合评价:★★★★ 在特定测试条件下表现优异,但综合性能不如美国新款炮弹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对均质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都表现出了优秀的穿甲能力,但弹体结构相对较弱,穿透后不一定能有效起爆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尖头弹,穿甲能力一般
特殊优势:☆ 装填系数较大,达成有效起爆穿透后的破坏力较强
四、德国40.6cm SK C/34型火炮的L/4.4型穿甲弹
综合评价:★★★☆ 在英美测试中表现不佳,既不如美国炮弹也不如英国炮弹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弹体结构相对较弱,炮弹在穿甲过程中容易碎裂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尖头弹,英美未测试,但想必与20.3cm炮弹的表现相似
特殊优势:☆ 装填系数大,达成有效起爆穿透后的破坏力强
五、日本20cm 91式穿甲弹(以及结构与之类似的15.5cm 91式)
综合评价:★★★★ 优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很擅长对抗均质装甲,但很不擅长对抗表面硬化装甲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英美未测试,由于是平头弹,穿甲能力想必不会差,但难以在穿透后有效起爆
特殊优势:★ 水中弹能力
六、日本36cm 91式穿甲弹(以及结构与之类似的41cm 91式)
综合评价:★★★★ 优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弹体结构硬而脆,对表面硬化装甲的穿甲能力一般,且炮弹容易碎裂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英美未测试,由于是平头被帽搭配圆头弹,穿甲能力想必不会差,但难以在穿透后有效起爆
特殊优势:★ 水中弹能力
七、日本46cm 91式穿甲弹
综合评价:★★★★☆ 优势非常明显,短板相比其他日本炮弹有所加强
对抗舷侧装甲表现:★★★★ 被帽和被帽头都得到了加强,对表面硬化装甲的穿甲能力,至少不低于二战时期的平均水准
对抗甲板装甲表现:★★★★ 英美未测试,由于是平头被帽搭配圆头弹,穿甲能力想必不会差,但难以在穿透后有效起爆
特殊优势:★ 水中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