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的d大的八极摇杆A-偏方八角小挡圈,试用了半天大致写个评测;
先说优点:
1.出招精确度极高,类似hitbox的操作逻辑。这种精确度提高会让串招的可能性降低,比如97里八神6616跑削时可能会出八酒杯(顶级高手也可能偶尔失误),但八极摇杆由于没有弹簧回中,相当于八个方向互相解耦,这会让串招的可能性降低。过去需要精确手法的招式使用八极摇杆会大大提高成功率。
2.颜值高,比起三和一看逼格就不一样。
再说说缺点:
1.由于没有弹簧回中,八个方向互相解耦,导致原先一些依靠回中手法的招式无法使用。(不是难出,是直接没有了)举个例子,97里八神二段葵花后同时松开摇杆和按键会自动出第三段葵花,这在键盘上也可以使用,但这八极摇杆死活打不出来,同理神乐助词后同时松开摇杆按键会自动下扣这些招式也没有了。这些问题倒是不大,毕竟牺牲一些回中手法换取出招的精确度可以接受。但第2个问题就有点不好接受了。
2.切防问题。八极摇杆是用的是类似键盘的轴体触发,你不需要回中直接触发两次66就是前跑。但也因为不需要回中,这导致在kof这种需要设防的游戏里,你很容易在141414切换蹲姿的时候变成触发两次44。你的切防直接变成了后后,对于97,98这类游戏切防有多重要应该不需要多解释吧。
3.对比一直在用的otto v5,八极摇杆和otto v5对于摇杆改造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八极侧重的是出招的精确度,而otto或者类似otto的套件更多的在于减少触发距离,提高速度。如果你是玩街霸这类需要操作精度的游戏,那么八极可能比较适合,但kof游戏有一个极其需要出招速度的操作:抢空。对于没有弹簧回中的八极摇杆来说,一个影跳需要触发2和7或8或9方向至少两个轴体,这比起原装的三和抢空速度也要慢一些。(我自己主观感受,不一定真实)
总结一下:八极摇杆确实是具有创新性的新型操作设备,其对于指令精度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需要牺牲一定的操作习惯,操作逻辑来换取指令精确度的提高。就我个人试用半天的测试感觉,这摇杆比较适合街霸,对于kof可能目前还不是那么适配。(个人看法,不排除自己水平问题)


先说优点:
1.出招精确度极高,类似hitbox的操作逻辑。这种精确度提高会让串招的可能性降低,比如97里八神6616跑削时可能会出八酒杯(顶级高手也可能偶尔失误),但八极摇杆由于没有弹簧回中,相当于八个方向互相解耦,这会让串招的可能性降低。过去需要精确手法的招式使用八极摇杆会大大提高成功率。
2.颜值高,比起三和一看逼格就不一样。
再说说缺点:
1.由于没有弹簧回中,八个方向互相解耦,导致原先一些依靠回中手法的招式无法使用。(不是难出,是直接没有了)举个例子,97里八神二段葵花后同时松开摇杆和按键会自动出第三段葵花,这在键盘上也可以使用,但这八极摇杆死活打不出来,同理神乐助词后同时松开摇杆按键会自动下扣这些招式也没有了。这些问题倒是不大,毕竟牺牲一些回中手法换取出招的精确度可以接受。但第2个问题就有点不好接受了。
2.切防问题。八极摇杆是用的是类似键盘的轴体触发,你不需要回中直接触发两次66就是前跑。但也因为不需要回中,这导致在kof这种需要设防的游戏里,你很容易在141414切换蹲姿的时候变成触发两次44。你的切防直接变成了后后,对于97,98这类游戏切防有多重要应该不需要多解释吧。
3.对比一直在用的otto v5,八极摇杆和otto v5对于摇杆改造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八极侧重的是出招的精确度,而otto或者类似otto的套件更多的在于减少触发距离,提高速度。如果你是玩街霸这类需要操作精度的游戏,那么八极可能比较适合,但kof游戏有一个极其需要出招速度的操作:抢空。对于没有弹簧回中的八极摇杆来说,一个影跳需要触发2和7或8或9方向至少两个轴体,这比起原装的三和抢空速度也要慢一些。(我自己主观感受,不一定真实)
总结一下:八极摇杆确实是具有创新性的新型操作设备,其对于指令精度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需要牺牲一定的操作习惯,操作逻辑来换取指令精确度的提高。就我个人试用半天的测试感觉,这摇杆比较适合街霸,对于kof可能目前还不是那么适配。(个人看法,不排除自己水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