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及槽点部分:
配件老三样+3颗替换轴+备用的四角防撞垫,有塑料防尘盖。
键盘不论是包装还是本体表面都有很多小黑点小黑絮,防尘做的不到位。
外观面无明显瑕疵,只有极微小的几处喷涂不均匀。
没有2.4g接收器收纳仓,电池开关在pcb上,上盖小门牙的下方。
关于这个所谓的逆天开关位置,我个人是这样定义的:正常使用逻辑,如果你只使用有线,那么直接关闭开关即可;如果你需要定期切换模式,那么切换模式实际上使用的是组合键fn+~ 1 2 3 4来进行切换,开关长期保持打开状态即可,无线情况下通过fn+~切换到有线模式就可以达到暂时性的伪关闭状态;如果我要长期放置键盘,也可以通过关闭开关来达到断电的目的。
也就是说,这个开关并不是“模式切换开关”,只是“电池断开连接开关”。
由于这个切换开关跟qk/neo家的样式、操作逻辑过于相似了,于是我拿出了qk65v2c的pcb对比了一下发现,基本可以断定两张pcb来自于同一个供应商,至于它们之间有没有其它更紧密的联系,我没什么兴趣去深究。


离地前高在19mm左右,属于一个勉强可接受的高度,但尽量还是搭配手托使用,原因在下面。
终极无敌超级变态逆天倒角,下方左右两侧少了一道工序,或者说压根就是设计上存在缺陷,以至于这两个角完全达到了尖锐扎人的程度,我估计阳极会更扎,这个问题是绝对不应该存在的,对我来说属于恶劣问题,我甚至可以给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你不用手托,那你日常使用的时候一定会被这个角扎到。

键盘休眠时间太长了,我暂时没测试唤醒是否吞键,待追评。
原装状态下有极轻微的漏轴。
快拆的“紧度”偏高,快拆操作不是特别舒服,我建议操作的时候先掰靠上或靠下一侧,再掰另一侧。
由于这把键盘既不支持多结构,又没有磁吸排线,快拆的意义很有限,大概就是以下几点:1、给从没有体验过快拆键盘的玩家尝鲜,拆装键盘更方便;2、更换键帽时不需要再担心损伤上盖,直接把上盖取了拆,甚至直接拿手掰键帽就行;3:藏私房钱在内胆里。
有多结构磁吸排线的快拆意义:个人觉得最大的意义是你完全可以搞两套内胆,甚至可以搞两把上盖,然后随意切换不同结构、定位板、轴体、填充、键帽的两套内胆,比如目前的经典入门快拆neo80,我就弄了一共四套内胆在玩(精神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