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对此记载也前后不一致,先是说“世宗讳荣,本姓柴氏”,这里说本姓,那么说明他当时继位时应该姓郭。可后面记载,柴荣率军北伐入幽燕时,当时百姓议论“初,幽州闻车驾将至,父老或有窃议曰:‘此不足忧。且天子姓柴,幽州为燕,燕者亦烟火之谓也,此柴入火不利之兆,安得成功。’卒如其言。”北汉皇帝刘崇曰:「柴氏与吾,主客之势,不烦足下余刃,敢请勒兵登高观之可也。」
后周宰相王溥编撰的《五代会要》记载“世宗姓柴氏,太祖养子也”。《辽史》记载“周主威崩,养子晋王柴荣嗣位”。赵匡胤从来没在柴荣的姓氏上做文章,让赵匡胤背这个锅实在很冤。到底是姓柴还是姓郭,这个问题直到司马光和王安石就争吵过,司马光认为姓郭,王安石认为姓柴。宋仁宗也认可周世宗姓柴。为什么传到后世,大多都只知道世宗柴荣,而不是世宗郭荣?我觉得写“柴荣”比写“郭荣”更顺手一些,“柴荣”这个名字被后人叫了一千多年,叫法上也更为通俗易懂,叫“郭荣”总觉得怪怪的,少点感觉,就这么简单。毕竟,连郭威原本都有可能不姓郭,而是姓常,叫做常威.....
后周宰相王溥编撰的《五代会要》记载“世宗姓柴氏,太祖养子也”。《辽史》记载“周主威崩,养子晋王柴荣嗣位”。赵匡胤从来没在柴荣的姓氏上做文章,让赵匡胤背这个锅实在很冤。到底是姓柴还是姓郭,这个问题直到司马光和王安石就争吵过,司马光认为姓郭,王安石认为姓柴。宋仁宗也认可周世宗姓柴。为什么传到后世,大多都只知道世宗柴荣,而不是世宗郭荣?我觉得写“柴荣”比写“郭荣”更顺手一些,“柴荣”这个名字被后人叫了一千多年,叫法上也更为通俗易懂,叫“郭荣”总觉得怪怪的,少点感觉,就这么简单。毕竟,连郭威原本都有可能不姓郭,而是姓常,叫做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