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普竹叶青拆出两个新种
兰纳竹叶青 Trimeresurus lanna sp. nov
丹那沙林竹叶青 Trimeresurus tenasserimensis sp. nov
真正的坡普竹叶青仅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不丹南部、尼泊尔东部、孟加拉国东南部、中国云南西部(德宏)、缅甸北部和西南部。原先缅甸东南部、中国云南南部、老挝、泰国北部和西部、记录的坡普竹叶青应为新种兰纳竹叶青。
兰纳竹叶青在形态上与坡普竹叶青非常相似,与后者的区别在于:①雄性最大体全长较短(815mm相对于925mm),而雌性的最大体全长较长(884mm相对于854mm);②雄性腹鳞较少(145-167枚,平均159.9枚相对于162-171枚,平均165.7枚);③雄性腹鳞加尾下鳞数较少(213-241枚,平均227.81枚相对于229-240枚,平均234.71枚);④双色眶后纹较宽,约占2-3枚颞鳞(相对于较窄,约占1-2枚颞鳞);⑤雄性颞区鳞片起棱较强(相对于起棱较弱)。



兰纳竹叶青 Trimeresurus lanna sp. nov
丹那沙林竹叶青 Trimeresurus tenasserimensis sp. nov
真正的坡普竹叶青仅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不丹南部、尼泊尔东部、孟加拉国东南部、中国云南西部(德宏)、缅甸北部和西南部。原先缅甸东南部、中国云南南部、老挝、泰国北部和西部、记录的坡普竹叶青应为新种兰纳竹叶青。
兰纳竹叶青在形态上与坡普竹叶青非常相似,与后者的区别在于:①雄性最大体全长较短(815mm相对于925mm),而雌性的最大体全长较长(884mm相对于854mm);②雄性腹鳞较少(145-167枚,平均159.9枚相对于162-171枚,平均165.7枚);③雄性腹鳞加尾下鳞数较少(213-241枚,平均227.81枚相对于229-240枚,平均234.71枚);④双色眶后纹较宽,约占2-3枚颞鳞(相对于较窄,约占1-2枚颞鳞);⑤雄性颞区鳞片起棱较强(相对于起棱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