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吧 关注:220贴子:535
  • 12回复贴,共1

科普帖: 撒网计算公式大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编织撒网是一项工程,织之前要设计好各项数据。数据的预设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网而异,而数据的计算则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公式。现收集整理一些基本的撒网数据计算公式,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新手朋友有所帮助,也请广大网友们指正、补充。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22 08:23回复
    一、网眼长度公式
    网眼长度=织板宽度ⅹ2
    这个很简单,但新手也容易搞混。
    二、网眼对角线长度公式
    网眼对角线长度=织板宽度ⅹ1.414
    这是网眼张开角度为90度(正方形)时的对角线长度,是撒网数据计算中最基本的公式,经常用到,实际上就是勾股定理。
    三、底扣网眼数公式
    底扣网眼数=每申所加网眼数ⅹ停申数+起头数
    例如: 60起头,三眼一申,一申30,16申停申,那么底扣网眼数就是30ⅹ16+60=540眼。
    停申前任意一圈网眼数都可以按这个公式计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22 08:23
    回复
      四、申眼率计算公式
      申眼率=一申眼数÷每申圈数
      例如: 40起头二眼一申,一申20,申眼率就是20÷5=4;60起头三眼一申,一申30,申眼率就是
      30÷7=4.29;80起头四眼一申,一申40,申眼率就是40÷9=4.44。
      申眼率越大,网衣上的网眼就越密,反之,申眼率越小,网眼就越稀疏。
      网眼密的网,网衣较肥,撒开后网眼开度就小,相对于网眼稀疏的网,可以更好地缓冲大鱼的撞网冲击力。
      而网眼稀疏,网撒出去后飞行中的风阻就小, 所以小飞网一般都采用申眼率小的织法,如40起头二眼一申,一申20。
      同理,网眼稀疏,网衣就更容易打开,所以吊好兜6米以上的大网,采用申眼率小的织法,撒的时候可以更省力,更容易全开。
      对于织网申眼率的选择,要因地而异,权衡利弊。
      此外,不论起头眼数多少,只要申眼率相同,网的基本框架和网眼疏密度就不变。
      如32起头与64起头,同为三眼一申,一申32,它们的申眼率一样,网的基本框架以及网眼的疏密度就相同。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22 08:24
      回复
        五、网高计算公式
        1、每申高度=织板宽度ⅹ(一申眼数ⅹ2+1)
        例如: 3.5cm织板,二眼一申,每申的高度就是3.5ⅹ(2ⅹ2+1)=17.5cm;2cm的织板,三眼一申,每申的高度就是2ⅹ(3ⅹ2+1)=14cm。
        简单地说,就是二眼一申,织板宽度乘5;三眼一申,织板宽度乘7;四眼一申,织板宽度乘9。
        2、网的总高度=每申高度ⅹ停申数+濮水长度+网兜长度
        3、吊完兜高度=总高度-网兜长度÷2
        如果最后一次加申后,又织完三眼(二眼一申织两眼),以下起算濮水的话,全网高度或吊好兜高度还要加上这三眼的长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22 08:24
        回复
          六、底纲绳长度公式
          底纲绳长度=织板宽度ⅹ1.414ⅹ底扣眼数
          例如:3.5cm织板,40起头,二眼一申,一申20,22申,底扣480眼,则底纲绳长度=3.5ⅹ480ⅹ1.414=2375.5cm
          这是底纲绳理论长度,实际绑坠时为使底纲松紧适度,提高拿鱼效果,防止荷叶边越用越大,通常将底纲绳理论长度乘以0.95。
          注: 1、绑坠时底纲绳长度要乘2后对折,并放长5%左右。
          2、大绑坠子的主绳按上面底纲绳公式计算出的长度,并放长5%左右;子绳(就是扎纲绳)一般按10个坠子加1米来计算。如: 45个兜,180个坠子,子绳长度就要在主绳长度的基础上加18米。
          3、五指以上大网眼,或者打闸口急流以及砂石底水域用的网,底纲要稍松一些,不需乘0.95。
          具体见《详解撒网的荷叶边》一文。
          4、底纲绳长度计算是建立在濮水计算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只有在织够濮水长度前提下,按这个公式计算出的底纲绳长度才是正确的,否则就会因为底纲周长与网开直径不匹配而出现严重的荷叶边。
          5、如果濮水没有织够,或者超出理论濮水长度,可以根据吊兜处网眼张开角度公式,先计算出与濮水长度对应的网眼张开角度,然后计算出实际需要的底纲绳长度。计算方法见公式七。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22 08:25
          回复
            七、吊兜处网眼张开角度公式
            吊兜处网眼张开角度=(竖向网眼数ⅹ2.414π÷底扣网眼数)ⅹ90
            其中竖向网眼数为网顶到吊兜处网眼数。
            例如: 60起头三眼一申,一申30,22申,底扣网眼数720眼,竖向网眼数88眼(停申77眼,织了11个眼的濮水)。
            则: 吊兜处网眼张开角度=(88ⅹ2.414π÷720)ⅹ90=83.38度。
            这是网眼理论开度,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与濮水长度对应的网眼张开角度,进而可以计算出与濮水长度相对应的底纲周长。公式如下:
            底纲周长=sin½θx网眼长度x底扣网眼数。
            θ为吊兜处网眼张开角度。
            此外,吊兜处网眼张开角度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停申时底圈网眼张开角度。
            例如: 40起头二眼一申,一申20,22申,底扣网眼数480眼,停申时竖向网眼数55眼。
            则: 停申时网眼张开角度=(55ⅹ2.414π÷480)ⅹ90=78.17度。
            根据停申时底圈网眼张开角度,按前面的底纲周长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网的停申半径和周长。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22 08:25
            回复
              八、兜门计算公式
              兜门宽度=织板宽度ⅹ分兜眼数ⅹ1.414
              例如: 4cm织板,10眼一兜,兜门的宽度就是4ⅹ10ⅹ1.414=56.6cm。
              注:如果底纲绳长度乘以0.95,兜门的宽度也要乘以0.95。
              九、兜深计算公式
              网兜深度=(网兜长度÷2)-(兜门宽度÷2)
              例如:网兜织了100cm长,对折后吊兜就是50cm,兜门45.24cm,实际兜深就是50-22.6=27.4cm
              从上面兜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相同的吊兜高度,兜门越大,兜深越浅,所以说兜门不是越大越好,必须与吊兜的高度相匹配。
              兜门的大小跟着网眼的大小走,兜深的长短跟着兜门的大小走。一般来说,网兜对折后与兜门宽度比为1:1左右,比较合适。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22 08:26
              回复
                十、水路计算公式
                水路长度=兜门宽度÷4-坠子长度
                例如: 3cm织板,扎二空一,就是12眼一兜,兜门宽度=3ⅹ12ⅹ1.414=50.9cm,如果上7cm坠子,那么,水路长度=50.9÷4-7=5.7cm。如果上6.5cm坠子,水路就是6.2cm。
                两坠一兜的网也是这样计算,除以2就行了。
                注:如果底纲绳长度乘以0.95,兜门的宽度也要乘以0.95,代入公式后水路长度就相应地缩短。
                十一、有效直径计算公式
                网的有效直径=底纲绳的周长÷3.14
                打开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3.14。
                这样算出来的直径和面积,就是这副网有效拿鱼直径和有效拿鱼面积。
                也就是说撒网的拿鱼直经和拿鱼面积是从吊兜处往上计算,不是从网兜底部往上计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22 08:26
                回复
                  十二、濮水长度计算公式
                  通常情况下,停申高度无法满足网的底纲打开半径,需要再织一定长度的濮水加以弥补,也就是为使吊兜处网眼充分张开,必须要织的濮水长度。以网眼数为计算单位。
                  濮水长度(眼数)=底扣网眼数÷2.414π-停申时竖向网眼数。
                  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是吊兜处网眼张开角度为90度(正方形)时的理论濮水长度。实际撒网过程中,吊兜处网眼张开角度达到85度左右时,即为理想状态,所以将上述公式中底扣网眼数乘以0.95后,计算出的濮水长度,就是这幅网最低要织的濮水长度。
                  例如: 3.8cm织板,7.6cm网眼,60起头,三眼一申,一申30,10申,底扣360眼,停申时竖向网眼数35眼。
                  则这幅网的理论濮水长度360÷2.414π-35=12.49≈12.5眼(95cm)
                  最低要织的濮水长度(360ⅹ0.95)÷2.414π-35=10.12≈10眼(76cm)
                  又如: 4.5cm织板,9cm网眼,40起头二眼一申,一申20,14申,底扣320眼,停申时竖向网眼数35眼。
                  则这幅网的理论濮水长度320÷2.414π-35≈7眼(63cm)
                  最低要织的濮水长度(320ⅹ0.95)÷2.414π-35=5.1≈5眼(45cm)
                  从以上例子还可以看出,40起头二眼一申的网,因为网体瘦长,相同的吊兜高度,满足底纲打开半径所需的濮水长度,比60起头三眼一申的网明显要少。也就是说起头少、升眼快的网,它的停申高度更接近于满足网的底纲打开半径。
                  合适的濮水长度可以使网眼充分张开,增加有效面积,提高下水速度。但濮水也不是越长越好,过长的濮水一是会增加虚顶提高风阻;二是影响网的协调性,增加撒网的难度;三是浪费材料、工时。
                  织无定律,濮水长度的选择也要因网而异、因地而异。
                  1、一般情况下,用于打浅水和岸边,吊好兜三、四米的小网,直接选择最低濮水长度就可以了;
                  2、四米到五米的中网,在最低长度与理论长度之间选择都可以;
                  3、五米以上的大网,或常撒地水深3米以上,濮水就要长一些,可以直接取理论濮水长度;
                  4、打桥面、打深水(5米以上),以及跨栏杆打闸口,因为网的下落行程长,为减少网口收缩量,濮水还可以适当加长,在理论濮水长度的基础上加10%;
                  5、用于超深水(水深10米以上)的大网,可以在理论濮水长度的基础上加30%。
                  此外,理论濮水长度还可以根据网眼张开后网高的回缩率(约为0.85)来计算,公式如下:
                  濮水长度=网的有效直径÷1.7-停申长度
                  其中网的有效直径=(织板宽度ⅹ1.414ⅹ底扣眼数)÷π
                  因为原理相同,所以这样计算出来的理论濮水长度与前面一个濮水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只不过计算过程稍为繁琐一点。
                  注: 实践中濮水的起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最后一次申眼后,下一圈直接算濮水;另一种是最后一次申眼后继续织3个整眼(二眼一申织2眼),下面再起算濮水,这个公式计算濮水长度时,是按第一种起算方法计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22 08:27
                  回复
                    十三、用线量计算公式
                    1、加申部分用线=(起头数+最后一申眼数)ⅹ织板宽度ⅹ每申圈数ⅹ(停申数+1)
                    2、濮水和兜用线=濮水和兜总圈数ⅹ底扣眼数ⅹ织板宽度ⅹ2
                    两者相加就是总用线量。
                    例如:2cm织板,60起头,三眼一申,一申30,22申,底扣720眼。濮水织52cm,兜织98cm对折。
                    加申部分用线量=(起头60眼+最后一申720眼)ⅹ2(织板宽度)ⅹ7(一申7圈)ⅹ23=2512米
                    濮水加兜用线量=75圈ⅹ720眼ⅹ4cm=2160米。
                    总用线量: 2512+2160=4672米。
                    以上是理论上的用线量,扣除线损结损,实际用线量在这个基础上加10%,双扣再加5%。
                    单扣实际用线量: 4672ⅹ1.1=5139米
                    双扣实际用线量: 4672ⅹ1.15=5373米
                    注: 1、用线量计算公式中濮水起算方法与前面濮水长度计算公式不同,是最后一次申眼后继续织三眼(二眼一申织两眼,四眼一申织四眼,类推),下面再起算濮水。也可以停申后直接算濮水,但濮水加兜的总圈数就要减6圈、4圈或8圈。
                    2、影响实际用线量的其它因素: 一是网眼的大小,小网眼因为结扣较多,实际用线量往往比计算出的要多一点,大网眼则相反。 二是线号的粗细,粗线用线量比细线要多一点。三是熟练程度,新手因为容易出错,用线量比老手要多一点。
                    此外,虽然每轴线标明有500或1000米,但不少商家实际米数往往不足量,相当于短斤少两。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22 08:27
                    回复
                      十四、扣眼计算公式
                      1、加申部分总扣数=(起头眼数+底扣眼数)ⅹ每申圈数ⅹ(停申数+1)÷2
                      2、濮水加兜总扣数=底扣眼数ⅹ濮水加兜总圈数
                      两者相加就是这副网的总扣数。
                      例如: 60起头,三眼一申,一申30,16申。
                      加申部分总扣数就是(60+540)ⅹ7ⅹ17÷2=35700扣。
                      按濮水和兜共织30眼,则这部分总扣数就是540ⅹ60圈=32400扣。
                      两部分相加,整副网总扣数就是68100扣。
                      扣与眼是对应的关系,一扣等于半个眼,一副网68100扣,就是34050个整眼。
                      注:最后一次申眼后,继续织三眼(二眼一申织两眼),下面再起算濮水。如果停申后直接算濮水,计算时濮水加兜的总圈数就要减6圈或4圈。
                      运用扣眼公式可以计算出一副网总的工程量和织网进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22 08:28
                      回复
                        附: 网眼长度与指数的换算
                        8指=16cm
                        7指=14cm
                        6指=12cm
                        5指=11cm
                        4指半=10cm
                        4指=9cm
                        紧4指=8cm
                        3指半=7.5cm
                        3指=7cm
                        紧三指=6cm
                        2指半=5.5cm
                        2指=5cm
                        紧两指=4.5cm
                        1指半=4cm
                        1指=3.3cm
                        9分眼=3cm
                        8分眼=2.66cm
                        7分眼=2.4cm
                        6分眼=2cm
                        5分眼1.65cm
                        4分眼1.32cm
                        3分眼0.99cm
                        2分眼0.66cm
                        各地大小、称呼略有差异,撒网交易时请以网眼长度(厘米数)为准,以免产生纷争。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3-22 08:28
                        回复
                          关于撒网数据的计算,需要说明一点:
                          为什么计算的都是平铺数据?这是因为撒网的平铺数据是基础数据。网体在空中以及下水后会发生连续的形变(碟状、碗状、锅状),而且每个人撒出去的形状都不同,形变后的数据肯定无法准确测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变化一定是基于平铺数据的变化,所以平铺数据具有很强的定性参考意义。实践中撒网的直经、周长以及面积的测量和计算,都是基于平铺数据,也只有平铺数据才能相对准确地反映一副网的实际撒开和使用效果。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5-30 1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