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第127页载:“……(吴川话)声母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一个全浊的声母和一个[d]声母。中古的帮母字(全清音)在本方言中念为浊音的,因而没有念[p]的字。如‘爸、伯、女甫、表’等字念为,……。[d]声母所读的字,则是中古端母所管的字。……这种现象,与广西某些地区(指勾漏片——引者注)的粤语相似。”“吴川话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中古的精组声母字在本方言中念为[t]和[t‘],如子、仔与亲等字念为[t]和[t‘],一些精母字也念为[d]。” 同书第129页载:“化州境内因有鉴江流过,因其地域所处的不同,方言上也有‘上江话’与‘下江话’的差异。化州的下江话其突出的特点是声母方面有和[d]两个全浊音声母,它们是从古代的帮[p]和端[d]变来的。原来的古全浊音声母并母变成了[p];定母[d]变成了[t],清声母却浊化了。如婆、别等原浊音字现代变为[p],波、板等原清音字现代却读为;但、特等原浊音字现代变为[t],而多、得等原清音字现代却变成了[d]。”“上、下江话把中古时的精组字念为[t]组,这一点与广西地区的某些粤语方言(桂南一带方言)和吴川等地方言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