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潮吧 关注:412,688贴子:7,577,864
  • 0回复贴,共1

鸣潮的战斗机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鸣潮战斗系统一直是游戏的一大特色,每一个战斗方式都会衍生出不一样的效果,将不同战斗形式进行结合,则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其实目前体验下来大世界的战斗非常的简单,没搞懂机制随便乱按都可以打的很爽。但如果要深究一下的话,鸣潮的战斗机制还是很丰富的。首先最基础的弹刀、完美闪避,每个角色都一样暂且不提。重点是每个角色身上不同的这6个技能,系统的叫法是什么常态攻击、共鸣回路、共鸣技能,翻译一下就是普通攻击、小技能被动、大招、出场技、以及中下方这个退场技。普通攻击还分为点按轻攻击以及长按的重攻击,有些角色的大招还可以改变攻击形态。



大部分角色的被动需要依赖普攻触发,每个角色的被动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被动条呈现方式也不一样。有些角色的被动条更有意思,而且很抽象。接下来看小技能,大部分角色的小技能描述还是非常简单的,并且冷却时间都不长,普遍在10秒钟左右。秧秧释放的效果是这样子的,带有一定聚怪的效果,而秧秧的大招不会改变攻击形态,所以描述也非常的简单,除了伤害也有巨怪的效果。然后便是出场技以及退场技了,出场技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所有角色都是一样,血条旁边这个标记的充能充满了,则可以释放出场季以及退场季。但是呢,退场季和出场季是同时触发的,有人出场代表有人退场,所以说出场季和退场季一般是放在一起看的。




但退场技往往一般来说更重要,虽然另外一个角色的出场季以及当前角色的退场技是同时触发的,但大部分角色的出场季基本上就是一段伤害而已,但退场技却包含了大部分的机制,比如有一个奶妈触发了退场技以后,可以恢复当前角色的生命值,并且全部伤害增加15%,切换人出场以后可以发现这个角色在不停的回血,身上围绕的橙色特效也代表了他已经获得了攻击增伤。仅仅只是一个退场技便包含了回血以及增伤便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奶妈角色的强度绝对不低,然而他的出场戏也仅仅只是一次伤害而已,所以研究角色机制的时候一定要多看退场技,而不是出场。除了这些角色自带的技能,鸣潮战斗机制还有一个宝可梦系统,可以将曾经击杀过的怪物,吸收过后就能获得变成这个怪物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上阵3个角色,每个角色都可以佩戴一个不同的类似于宝可梦的怪物机制,搭配的花样是很多的。



1楼2024-03-04 17: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