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刹车问题(原创)
作者雷绍武
1,刹车,就是利用刹车系统产生的外力(摩擦力)阻力去减小控制车轮前进的运动力达到停车目的。
2,快速度行驶车辆的运动力大,运动力往往高出刹车摩擦力的几十倍。紧急刹车时会损坏车辆和刹车系统。
3,因此,不能超速行驶。刹车时应该安全缓慢刹车,使车辆运动力逐渐减小,只有行驶车辆的运动力=刹车系统的摩擦力时,运动力=0,车辆才能停止运动。
a,从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需要的时间t=刹车前的运动力/刹车摩擦力。
b,从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时的路程S=0.5vt。v,刹车时的初速度。t,刹车到停车时间。
c,刹车摩擦力=刹车前每秒运动力/刹车时间t。
4,刹车时,如果刹车片已经是抱死车轮的了,具体是通过两片减速片卡住内毂,使车轮无法转动,达到瞬间使车轮停止转动。
(1)如果刹车片抱死车轮的摩擦力(阻力)=车子运动力,车应该立刻停止前进。
(2)如果刹车片抱死车轮的摩擦力(阻力)<车子运动力,车仍然存在运动力,不可能立刻停止,依旧会向前摩擦滑行一段距离,当运动力=0时,才能停止运动。
a,滑行时间t=(刹车前的运动力-刹车摩擦力)/地面摩擦力。
b, 滑行的路程S=0.5vt。v,刹车后的速度。t,滑行时间。
c,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具体测量。准确无误。
(3)如果刹车系统受到损坏,会出现失控现象。
5,紧急刹车时,抱死车轮的摩擦力(阻力)使车轮停止了运动。但是,车体的运动力不可能立即为0,车上不固定物体的运动力L=kmv(m,物体质量,v,刹车前的车子速度)会继续向前运动。这就是官科原来的错误认识“惯性”。
作者雷绍武
1,刹车,就是利用刹车系统产生的外力(摩擦力)阻力去减小控制车轮前进的运动力达到停车目的。
2,快速度行驶车辆的运动力大,运动力往往高出刹车摩擦力的几十倍。紧急刹车时会损坏车辆和刹车系统。
3,因此,不能超速行驶。刹车时应该安全缓慢刹车,使车辆运动力逐渐减小,只有行驶车辆的运动力=刹车系统的摩擦力时,运动力=0,车辆才能停止运动。
a,从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需要的时间t=刹车前的运动力/刹车摩擦力。
b,从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时的路程S=0.5vt。v,刹车时的初速度。t,刹车到停车时间。
c,刹车摩擦力=刹车前每秒运动力/刹车时间t。
4,刹车时,如果刹车片已经是抱死车轮的了,具体是通过两片减速片卡住内毂,使车轮无法转动,达到瞬间使车轮停止转动。
(1)如果刹车片抱死车轮的摩擦力(阻力)=车子运动力,车应该立刻停止前进。
(2)如果刹车片抱死车轮的摩擦力(阻力)<车子运动力,车仍然存在运动力,不可能立刻停止,依旧会向前摩擦滑行一段距离,当运动力=0时,才能停止运动。
a,滑行时间t=(刹车前的运动力-刹车摩擦力)/地面摩擦力。
b, 滑行的路程S=0.5vt。v,刹车后的速度。t,滑行时间。
c,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具体测量。准确无误。
(3)如果刹车系统受到损坏,会出现失控现象。
5,紧急刹车时,抱死车轮的摩擦力(阻力)使车轮停止了运动。但是,车体的运动力不可能立即为0,车上不固定物体的运动力L=kmv(m,物体质量,v,刹车前的车子速度)会继续向前运动。这就是官科原来的错误认识“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