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41,968贴子:74,829,518

各大文明知道地圆说和日心说的时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古代欧洲: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0-前495年),最早提出地圆说;
赫拉克里特(前540-前480)、菲洛劳斯(前470年-前385年),最早提出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自转,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最早用月食的圆形投影、外地能看到本地地平线以下的星星、物质向地心下降聚拢的最终受力平衡,等三大论据在理论上证明了地圆说。
二、埃及:
阿里斯塔克(前310-前230年),在亚历山大求学和活动,最早提出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转;
埃拉托色尼(前275一前193),在亚历山大求学和活动,最早算出地球周长为39,690千米到46,620千米之间;
托勒密(约100-168年),在著名科学家喜帕恰斯的计算基础上,算出非常接近的月球直径和地月距离,并将地圆说体系化永传后世(但同时也将地心说体系化)。
三、巴比伦:
西留库斯(约前190-前125年),用月球引力解释潮汐现象,并通过一些数据推导出日心说。
四、印度:
阿耶波多(公元476-550年),再次提出日心说,并算出精确度高达99.8%的地球周长;
婆罗摩笈多(公元598年~660年),指出地球重力的本质是引力。
五、阿拉伯化的波斯:
花拉子密(公元780年-850年),写出《大地形状》一书介绍地圆说,并确立了多个地区的经纬度和温度带;
比鲁尼(公元973-1048年),再次提出地球自转和日心说,还确立了严密的经纬网,并提出所有的天体之间都具有引力;
哈兹尼(公元12世纪),进一步提出所有的物质之间都存在引力(万有引力的先声),为地球的球状形成原因提供了理论基础;
扎马鲁丁(公元13世纪),首次将地球仪和托勒密的地圆说著作传到咱们的元朝。
六、近代欧洲:
库萨尼古拉(公元1401-1464年),提出多中心说,认为太阳也不是宇宙中心;
哥伦布(公元1451~1506年),坚信地圆说,认为往西走也能到达东方的印度,却因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哥白尼(公元1473-1543年),构建出完善严密的日心说模型体系;
麦哲伦(公元1480年—1521年),他的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实了地圆说。
七、咱们:
明末,由利玛窦、金尼阁、汤若望等洋教士,带来了更加详尽的地圆说或日心说理论以及环球地图,导致咱的顶级科学家和学者们一片哗然、群起攻之(此时距麦哲伦环球航行早已经一百多年后了):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西人以地形为圆球,虚悬于中,凡物四面蚁附,且以玛八作(阿根廷的旧称)之人与中华之人足行相抵。天体受诬,又酷于宣夜与周髀矣(见《谈天》)”;
杨光先(公元1597-1669年):“果大地如圆球,则四旁与在下囯土洼处之海水,不知何故得以不倾?试问(汤)若望,彼教好奇,曾见有圆水、壁立之水,浮于上而不下滴之水否?(见《不得已》)
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见《孽镜》)”;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浑天家言天地如鸡卵,地处天中犹卵黄。黄虽重浊,白虽轻清,而白能涵黄,使不坠于一隅尔,非谓地之果肖卵黄而圆如弹丸也。利玛窦至中华而闻其说,执滞而不得其语外之意,遂谓地形之果如弹丸,因以其小慧附会之,而为地球之象……其或平或陂,或洼或凸,其圆也安在?……则地之欹斜不齐,高下广衍无一定之形,审矣。而(利)玛窦如目击而掌玩之,规两仪为一丸,何其陋也(见《思问录》,此时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都快二百年之后了)”。
可见,地圆说、日心说的发展,就是一场此起彼伏、前赴后继、波澜壮阔的接力赛,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文明都为这场接力赛贡献了自己的一砖一瓦。可唯独最后一个才出场的咱,直到明末麦哲伦都环球航行一百多年后了,还在疯狂反对地圆论,对近代科学的贡献几乎为零,甚至还是负数。
(注意,注意,注意:本贴所说的地圆说和日心说,是指必须要用精确且直白的科学语言描述的,明确说出大地是圆球形、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之类的精准文字。
而不能是文学比喻或形容,比如明显是在比喻大地在天球中心位置的“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或是星星月亮(包括了无关的恒星和月亮,却唯独不包括大地)受太阳“一气所牵系”之类模棱两可的话;
或是只因为某人测出了北极星每高一度折合地距多少(极差地距比),就臆测其是不是知道地圆,或造谣其算出了整条子午线长度之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4 11:44回复
    苦来亦阿兒子,汉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继续拷打元代地球仪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04 13:33
    回复
      2025-08-31 06:55: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波斯人札马鲁丁至元朝于1267年奉命制作地球仪一事,早于德国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225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04 13:34
      收起回复
        元朝赵友钦:测北极出地高下,及东西各方月食之时刻早晚,皆地体浑圆,地度上应天度之证 怕不是看都不看就出来聊天别人测量证明,结果说是猜测可见楼主见识短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04 13:37
        回复
          元代通过测经纬差异论证地圆倒是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04 13:40
          回复
            西方地圆由毕达哥拉斯提出,托勒密论证,东方地圆由张衡提出,赵友钦论证然后一转浑天说不是提出地圆是吧。建议重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2-04 13:45
            收起回复
              另外怎么不把托勒密论证地心说发出来呀是不敢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04 13:49
              收起回复
                全文观看,断章取义,歪曲事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04 13:50
                回复
                  2025-08-31 06:49: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另外值得一提波斯阿拉伯二地起着连接东西文明桥梁,吸收两地先进技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04 13:52
                  回复
                    地心说的起源很早,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经亚里士多德完善,又让托勒密进一步发展成为“地心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04 13:53
                    回复
                      天宇是球形的并且作球体运动,大地就形状来说,显然是球状的;就位置来说,它恰在天宇的中央,像几何中心一样,就大小和距离来说,大地与恒星比较就是一个点,它本身完全没有运动托勒密在论证地圆说的同时又论证了地心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2-04 13:56
                      收起回复
                        我们应该是清末,因为明末传教士的观点,我们并不信。但是清末相信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2-04 13:57
                        收起回复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强半。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其次浑天哪个讲地是平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2-04 14:15
                          收起回复
                            又是你这个逆天,赶紧请伪史论上仙治治脑子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2-04 14:20
                            收起回复
                              2025-08-31 06:43: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完东方古代地圆,再说东方古代的日心。紫宫执斗而左旋,日行一度,以周于天。日冬至峻狼之山,日移一度,凡行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而夏至牛首之山气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岁。东方古代有将北斗诸恒星当中心进行论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2-04 14: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