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
*本篇有大量的发散,和游戏本体剧情无关的东西有很多,请酌情观看。。
*lz部分想法来源于同人内容的补全,或者说提示,感谢吟游诗人线同人制作者。
*再次提醒,本篇没有过多的关于剧情的描述,所以请没通关琪莉雅ge的朋友们慎看。
*本篇是通过聊天记录改的三千字文章,所以可能会有一些地方逻辑不通,可以结合后面发的聊天记录截屏一起看,但这样加起来就有四五千字了,还请衡量一下。
*lz连熬三天夜玩废都物语脑子已经发胀了,发完帖就睡(躺)
琪莉雅,背景故事写的很清楚。母亲早逝,父亲是族长。有匹视若挚友的小马,那匹马的结局各位大概也是知道的。
直接切入正题。
人的情感,尤其是孩童的情感组成大概单纯到只有概念化的“父爱”和“母爱”,而所谓母爱概念最大的表现者母亲早逝,父亲又是一族之长,无法给予足够的父爱成分。或许我们能说这样的环境是畸形的,可能这个畸形的环境,才是悲剧的原因也说不定。
在母爱缺失父爱又无法作为依靠时,站在琪莉雅面前的是那些族人。琪莉雅是族长之女,族人想必待她也算亲切,虽然终究无法胜任“父亲”角色,琪莉雅也能从中得到些许近似父爱的慰藉。
那母爱又从何而来呢,就是那匹马。
在深入之前,我们先想想这匹马从何而来,不管怎样肯定不是琪莉雅自己买的,大概是族长,族人,甚至母亲送给她的。马从那时不担担任起了母亲的位置,更担任了族群对她的“爱”
如果从表面上看,因为无法奔跑而被杀掉的马,因为马要被杀掉而无法接受的女孩,或许是一个堪称老套的剧本,但真的仅仅如此吗?
族民遵守的东西是名为“弱肉强食”的观念,如果深入讨论,这更像是一种命运法则。废都物语本身就是个近似俄狄浦斯王结构的悲剧循环,而这样的悲剧,就是以族民为代表的、腐化的观念。
↓早上写的
世界在不停歇的、像机器般运作的同时也会自净其身,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看,那种净化行为大概就变成了优胜劣汰。并不是社会意义上的适者生存,这只不过是为了维持运转必要的流程,而在社会与世界双重又单一的机制之下,被碾过的永远会是某某说过的“弱者”,纵然他们并非完全的无辜,但也绝对罪不至此。
在了解到这点之前,琪莉雅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近乎理想的阿瓦隆。
↑
就这样,族民在世界的催促(推攘)下,无意识中被动的杀掉了那匹不能奔跑的马。而这个行为,成为了真正悲剧的起始。
面对小马(家人)被家人杀掉的琪莉亚,她会怎样面对那副场景。
一群平日里她视若家人的族民,还有真的是家人的族长,围在一起想要杀掉那个无罪的、同样是她的家人的小马。这个情景,仔细代入一下,就是完全的人间地狱变。
当所有人看着车中的美人被咽呛的发颤,被火炙烤皮肤,大喊着救命的时候,围观的所有人,除了画师本人都感受到了病态的“美”,这样的“美”,放到当代,就是绝对规则(普世观念)下的“正确”。
面对这样的情景,面对要把家人杀掉的家人,琪莉雅怎能不崩溃,她在看到这幅场景之前可能还会在那个地方玩闹,和族人打趣,和工作的父亲开着玩笑,突然她变得孤立无援,所有的人都变成了与她价值观完全对立的恶魔。无情又迅速的外在性悲剧冲击了她,琪莉雅这个女孩,甚至于说玩游戏的我们,不管经历再多,都不会有应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外在性悲剧的方法。
举个例子。假如某天我们的家人因为意外的车祸突然去世,我们无法找到任何一个发泄点,因为司机出车祸是意外,被撞的人也是意外,被指责的任何人都认为这种指责是无妄之灾,甚至可以说是无能狂怒,在人人都没错的环境里,我们,社会中的我们只能去接受这种悲剧,并认为“这是无可奈何的”(潜台词:这是符合世界规则下的正确的)。
在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只有隐忍和发泄,但不要为难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魔狼只是一个必要的剧情要素,如果抛开魔狼,琪莉雅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人被观念杀死,束手无措,最终走向精神上消极的崩溃。
魔狼也是悲剧的要素之一,但幸好她还有这个反抗悲剧的悲剧——又或者也该悲哀她只有这个力量——,她能够用形式上的力量去反抗遵循着观念的人(族民),保护某个纯粹的单纯,而这样的反抗是无能狂怒,琪莉雅也应该是知道的。
回到标题,这样无能狂怒的人又为什么会成为我眼中的悲剧英雄呢?
“纯粹的单纯”,这个东西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也是很容易被抛弃、被嘲笑、为止不耻、沦为解构的玩具的。
*本篇有大量的发散,和游戏本体剧情无关的东西有很多,请酌情观看。。
*lz部分想法来源于同人内容的补全,或者说提示,感谢吟游诗人线同人制作者。
*再次提醒,本篇没有过多的关于剧情的描述,所以请没通关琪莉雅ge的朋友们慎看。
*本篇是通过聊天记录改的三千字文章,所以可能会有一些地方逻辑不通,可以结合后面发的聊天记录截屏一起看,但这样加起来就有四五千字了,还请衡量一下。
*lz连熬三天夜玩废都物语脑子已经发胀了,发完帖就睡(躺)
琪莉雅,背景故事写的很清楚。母亲早逝,父亲是族长。有匹视若挚友的小马,那匹马的结局各位大概也是知道的。
直接切入正题。
人的情感,尤其是孩童的情感组成大概单纯到只有概念化的“父爱”和“母爱”,而所谓母爱概念最大的表现者母亲早逝,父亲又是一族之长,无法给予足够的父爱成分。或许我们能说这样的环境是畸形的,可能这个畸形的环境,才是悲剧的原因也说不定。
在母爱缺失父爱又无法作为依靠时,站在琪莉雅面前的是那些族人。琪莉雅是族长之女,族人想必待她也算亲切,虽然终究无法胜任“父亲”角色,琪莉雅也能从中得到些许近似父爱的慰藉。
那母爱又从何而来呢,就是那匹马。
在深入之前,我们先想想这匹马从何而来,不管怎样肯定不是琪莉雅自己买的,大概是族长,族人,甚至母亲送给她的。马从那时不担担任起了母亲的位置,更担任了族群对她的“爱”
如果从表面上看,因为无法奔跑而被杀掉的马,因为马要被杀掉而无法接受的女孩,或许是一个堪称老套的剧本,但真的仅仅如此吗?
族民遵守的东西是名为“弱肉强食”的观念,如果深入讨论,这更像是一种命运法则。废都物语本身就是个近似俄狄浦斯王结构的悲剧循环,而这样的悲剧,就是以族民为代表的、腐化的观念。
↓早上写的
世界在不停歇的、像机器般运作的同时也会自净其身,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看,那种净化行为大概就变成了优胜劣汰。并不是社会意义上的适者生存,这只不过是为了维持运转必要的流程,而在社会与世界双重又单一的机制之下,被碾过的永远会是某某说过的“弱者”,纵然他们并非完全的无辜,但也绝对罪不至此。
在了解到这点之前,琪莉雅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近乎理想的阿瓦隆。
↑
就这样,族民在世界的催促(推攘)下,无意识中被动的杀掉了那匹不能奔跑的马。而这个行为,成为了真正悲剧的起始。
面对小马(家人)被家人杀掉的琪莉亚,她会怎样面对那副场景。
一群平日里她视若家人的族民,还有真的是家人的族长,围在一起想要杀掉那个无罪的、同样是她的家人的小马。这个情景,仔细代入一下,就是完全的人间地狱变。
当所有人看着车中的美人被咽呛的发颤,被火炙烤皮肤,大喊着救命的时候,围观的所有人,除了画师本人都感受到了病态的“美”,这样的“美”,放到当代,就是绝对规则(普世观念)下的“正确”。
面对这样的情景,面对要把家人杀掉的家人,琪莉雅怎能不崩溃,她在看到这幅场景之前可能还会在那个地方玩闹,和族人打趣,和工作的父亲开着玩笑,突然她变得孤立无援,所有的人都变成了与她价值观完全对立的恶魔。无情又迅速的外在性悲剧冲击了她,琪莉雅这个女孩,甚至于说玩游戏的我们,不管经历再多,都不会有应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外在性悲剧的方法。
举个例子。假如某天我们的家人因为意外的车祸突然去世,我们无法找到任何一个发泄点,因为司机出车祸是意外,被撞的人也是意外,被指责的任何人都认为这种指责是无妄之灾,甚至可以说是无能狂怒,在人人都没错的环境里,我们,社会中的我们只能去接受这种悲剧,并认为“这是无可奈何的”(潜台词:这是符合世界规则下的正确的)。
在这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只有隐忍和发泄,但不要为难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魔狼只是一个必要的剧情要素,如果抛开魔狼,琪莉雅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人被观念杀死,束手无措,最终走向精神上消极的崩溃。
魔狼也是悲剧的要素之一,但幸好她还有这个反抗悲剧的悲剧——又或者也该悲哀她只有这个力量——,她能够用形式上的力量去反抗遵循着观念的人(族民),保护某个纯粹的单纯,而这样的反抗是无能狂怒,琪莉雅也应该是知道的。
回到标题,这样无能狂怒的人又为什么会成为我眼中的悲剧英雄呢?
“纯粹的单纯”,这个东西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也是很容易被抛弃、被嘲笑、为止不耻、沦为解构的玩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