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机了几天又听了一下,大概简略评价一下川的优缺点,好奇为什么口碑两极分化的可以看一看。
首先佩戴我个人觉得还可以,虽然很重,单边应该是有17克以上,堪比VE13了,但是外壳做了卡耳甲部分,佩戴我觉得没啥问题,不过还是久了略微有点累,至于镜面,我个人反正是不喜欢的,仁者见仁吧。下面基于原线表现评价。
塞子整体的细节信息量是不错的,除了人声中频略虚一点其他全频密度优秀,横向声场正常,纵向表现很不错,所以声音的框架感也是非常立体和规整,尤其是上盘结项清晰干净,线条感属于是比较硬朗没啥润色。
说实话,拿到手刚开声的时候,塞子整体是没啥泛音的(可能也和-15度拿进来有点关系?),抱着动圈需要点时间的心态多响了几天,现在泛音和氛围感倒是正常了,不过整体低频都是砸下去就散开,散开的量倒是不少,能量感也足,但是总觉得回弹很无力收不太起来,某种程度又想起了J1UR,大猩猩拍水球?带来的表现就是脱节。
接下来是这个塞子我最不满意的地方,也是评价两极分化的重点因素,那就是中频人声部分,这个人声怎么形容呢,口型和距离倒是都把握的适中不错,但是音色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不妖不磁不润不甜不仙”,除了直白还是直白,正面形容词都不太沾边,你说他死人唱歌有点过分,说糙也有点过分,光一个“颗粒感”又覆盖不全,我觉得需要各位集思广益想一个新的玄学词汇来描述。我个人觉得最贴切的形容就是“高素质电话声”(这里指的是座机电话声,比手机电话声再捞一点)。这个问题的黑锅我觉得大概率要给到国产动铁,用声扬动铁来做中频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人声表现,只能说8999,舍得在壳子上搞有的没的浪费钱,不舍得上声扬,实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至于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那是厂家自己要反思的问题。
在换线上我很纠结,因为这条塞子给我的感觉是银和铜的优势都需要,人声需要润色,又要给低频收的弹一点,还不能进一步拔高已经比较亮的极高频部分,实属是进退几难,几天下来搭配的最合适的还是一些纯铜,还是解决掉了一部分人声和低频问题,看起来原厂搭配是磐pro特调还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最近还会继续尝试搭配优解和煲机。
总结,个人感觉全新定价8999,金属壳(虽然有利有弊),还是能沾上点“性价比”的,喜欢这种风格的和有信心在线和前端上调整更佳的可以考虑,个人建议还是不要盲狙,多试听或者捡二手。
以上给各位纯当图一乐参考,前端是390LE和七周年互相切换,都中增益,有不同听感就是我龙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