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社大学时期
编辑
二次大战前及战时
编辑
1922年,根据《専门学校令》重组同志社专门学校,设置神学部、英语师范部、高等商业部、政治经济部。
1923年,增设法学部法律学科。同志社大学接受同志社女子专门学校的女子学生入学。
1926年,文学部神学科设置神学专攻、伦理学专攻。
1927年,增设文学部哲学科。
1930年,同志社专门学校高等商业部废止、设置同志社高等商业学校。
1937年,海伦·凯勒到访同志社大学演讲。专门学校神学部废止。
1940年,文学部哲学科伦理及教育学主修分割为伦理学、教育学主修。
1941年,重组文学部(神学科、英文学科、哲学科)为神学科(神学主修)、文化学科(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英语英文学、文艺学、厚生学主修)。
1944年,设置同志社大学研究所(现在的人文科学研究所)。神・厚生・法经3个学科缩小法文学部1个学部。开办同志社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电气通信科、机械科、化学工业科。统合同志社专门学校高等英语部と法律经济部为同志社外事专门学校。同志社高等商业学校改称为同志社经济专门学校。
二次大战后
编辑
1946年,恢复原有的2个学部。厚生学科改组为文学部社会学科。
1947年,文学部神学科改组为神学部。
1948年,新制大学开校、开设4个学部(神学部、文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
1949年,开设商学部、工学部、变成6学部体制。开始日本首个大学点字入试。学友会发足。
1950年,开设研究院修士课程及神・文・法・经済・商各个研究科。开设短期大学部(夜间2年制、英语・商・经・工各个学科)。
1951年,大学教养学部(一般教育课程)废止。
1952年,同志社各专门学校(经专・工专・外专)废止。
1953年,设置研究院博士课程。
1955年,开设工学研究科修士课程。
1957年,同志社大学研究所改称为同志社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1958年,开设美国研究所。
1959年,开设理工学研究所。
1974年,新町别馆开馆。
1976年,设置欧盟资料中心。
1986年,田边校地(现在的京田边校地)开校。开设文学研究科社会福祉学主修博士课程(后期)、国文学主修博士课程(后期)。
1988年,开设文学研究科美学及艺术学主修修士课程。
1991年,作为第一个研究院独立研究科、开设美国研究科。学术情报中心発足。
1993年,言语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开设。宗教中心改称为基督教文化中心。开设文学研究科教育学主修修士课程、文学研究科社会学主修修士课程、美国研究科美国研究主修博士课程(后期)。
1994年,开设工学部知识工学科、机能分子工学科、物质化学工学科。改组机械工学科为机械系统工学科、机械工学第二学科为能源机械工学科。工学部及工学研究科、理工学研究所转移至田边校地。同志社大学政法会设立。
1995年,作为研究院独立研究科,开设综合政策科学研究科。
1996年,在商学研究科专业专修中,开设“新兴企业计划”。另外,在经济学研究科应用经济学主修中,开设“高度专职业专修”。开设文学研究科美学及艺术学主修的博士课程(后期)。
1997年,开设文学研究科社会学主修及综合政策科学研究科综合政策科学主修的博士课程(后期)。实施日夜开讲制度。
1998年,开设文学研究科新闻学主修的博士课程(后期)。工学研究科开设知识工学主修修士课程、及数理环境科学主修修士课程。实施前后学期制。与中央理工学院联合体(法国国立理工科学学院)合作的双学位制度开始。
1999年,设置留学生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