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3吧 关注:103,730贴子:1,435,578
  • 9回复贴,共1

本地价格机制 和 原材料供应链策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吞


IP属地:广东1楼2024-01-10 00:01回复
    本地供需价格,这个游戏的重要概念之一。
    可惜的是,没有地区之间的物流成本因素。
    最直接的例子:一个贸易中心,进口大量的铁(你可以看到具体一个海外贸易是在哪个贸易中心处理的),可是该贸易中心本地的铁价格却只受到本地工厂的影响,如果本地没有铁生产,而有铁消费,那么即使你进口了大量的铁,在本地的铁却仍然要叠加本地供需价差。。。
    本地价格和全国价格,因为供需导致的价差,足够影响你的建筑策略。
    最完美的是原材料、加工厂、消费端,全部都在一个地区,这样全部享受本地市场的供需原则。就算在隔壁开厂,都无法享受到这种优势。这就是缺失了地区之间的物流因素。一刀切了。
    完美的情况是很难存在的,一种选择是加工厂建在原材料产地。一种是选择加工厂建设在消费端。原材料可能全部都在一个地区,也有可能因为:工具、煤等其他因素,原材料分散在各地。
    如果几乎所有原材料都可以本地供应,工厂开在原材料产地,是十分诱人的。它可以抵消用户端的本地价差。
    如果原材料很分散,工厂则最适合找大型城市的需求较大的市场。分开几个厂的好处是可以调节生产技术,以调节产量、解决原材料价格波动问题。
    跟本地价格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劳工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问题。劳工的工资非常少,生活水平非常容易被消费品价格影响。劳工的消费品是:谷物、烟草、衣物、鱼类、织物、家具、木材、煤炭、烈酒、加工食品、水果、油、肉。其中谷物占了25-35%,谷物在本地市场的价格影响了劳工的消费。所以,每一个产谷物的地区,都适合建谷物农场来抵抗本地价格波动。
    细心的朋友可以会问,居民的消费价格是看本地价格吗?为什么我在游戏图表里看到每一个地区的居民的消费品表格展示的是全国价格啊。
    是的。我特意去查了更细致的数据,根据居民对单个物品的消费总额除以消费数量,最终计算的商品单价,是本地市场价格,而不是全国市场价格。所以本地价差极度的影响劳工的净收入。
    若想实现居民的最大生活水平,将发展规划拉到极致。将经济能力更多的盈余,来支持军事或科技。这是必要的。


    IP属地:广东2楼2024-01-10 00:19
    回复
      2025-05-14 14:51:14
      广告
      贸易中心对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10 03:14
      收起回复
        加别人市场了自己的贸易中心是不是全不起作用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10 08:55
        回复
          地区间物流成本能做出来的话配合本地市场机制会很有意思,但是计算量可能很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11 18: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