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笔记
1转移发电区
2调查计算:一采矿机能带动多少电炉、一电炉能带动多少加工厂、一套加工厂能带动多少研究所
时间、转化比、产率
设定默认产量单位为个/秒,转化比为原物质:目标物质
小量生产:采用第一行生产数据,利用储物仓+传送带做输入端,可即用即产,适用于建筑
大批量生产:采用第二行生产数据,直接连接原材料产地,适用于冶炼
生产完成后可导出至储物仓
采矿机
一圈产能为30个/1分钟,换算后一圈为0.5/1
一个采矿厂能圈5~9个,产能为2.5/1~4.5/1
冶炼设备
电弧熔炉
铁块、铜块、石材1/1,1:1
圈2带动1炉
高纯硅块1/2,2硅石
硅石炉20带动1炉
高能石墨1/2,2煤矿
圈2带动1炉
磁铁1/1.5,1:1
圈4带动3炉,圈8带动6炉
玻璃1/2,2石矿
圈2带动1炉
钢材1/3,3铁块,只能靠冶炼设备制造
铁块炉1带动1炉
硅石1/10,10石矿
圈2带动1炉
制造台
制造台Mk.I型号
物品栏
增产剂Mk.I 2/1,2煤矿
圈4带动1Mk.I
机枪弹箱1/1,4铜块
铜炉4带动1Mk.I
导弹组1/2,6铜块3电路板2燃烧单元1动力引擎
12铜炉3电路板12燃烧单元6动力引擎带动4Mk.I
磁线圈2/1,2磁铁1铜块
磁炉3铜炉1带动1Mk.I
燃烧单元1/3,3煤矿
圈2带动1Mk.I
电动机1/2,2铁块1齿轮1磁线圈
铁炉4齿轮2磁线圈1带动4Mk.I
棱镜2/2,3玻璃,需安装高速分拣站
玻璃炉3带动1Mk.I
动力引擎1/3,1磁线圈2铜块
磁线圈1铜炉4带动6Mk.I
齿轮1/1,1铁块
铁炉1带动1Mk.I
电路板2/1,2铁块1铜块
铁炉2铜炉1带动1Mk.I
电浆激发器1/2,4磁线圈2棱镜,需安装高速分拣站
磁线圈1棱镜1带动1Mk.I
处理器1/3,2电路板2微晶元件
电路板1微晶元件4带动3Mk.I
微晶元件1/2,2高纯硅块1铜块
高纯硅炉4铜炉1带动2Mk.I
原型机1/2,3铁块1动力引擎2电路板1电浆激发器
3铁炉3动力引擎1电路板2电浆激发器带动2Mk.I
地基1/1,3石材1钢材
3钢炉3石炉带动1Mk.I
建筑栏:
电力感应塔1/1,2铁块1磁线圈
4铁炉1磁线圈带动2Mk.I
无线输电塔1/3,1电力感应塔3电浆激发器
1电力感应塔6电浆激发器带动3Mk.I
风力涡轮机1/4,6铁块1齿轮3磁线圈
带动Mk.I
火力发电厂1/5,10铁块4石材4齿轮4磁线圈
带动Mk.I
太阳能板1/6,10铜块10高纯硅块5电路板
带动Mk.I
传送带3/1,2铁块1齿轮
带动Mk.I
四向分流器1/2,3铁块2齿轮1电路板
带动Mk.I
流速监测器1/2,3铁块2齿轮1玻璃2电路板
带动Mk.I
喷涂机1/3,4钢材2电浆激发器2电路板2微晶元件
带动Mk.I
小型储物仓1/2,4铁块4石材
带动Mk.I
液体罐1/2,8铁块4石材4玻璃
带动Mk.I
分拣器1/1,1铁块1电路板
带动Mk.I
高速分拣器2/1,2分拣器1电动机
带动Mk.I
采矿机1/3,4铁块2电路板2磁线圈2齿轮
带动Mk.I
抽水站1/4,8铁块4石材4电动机2电路板
带动Mk.I
原油萃取站1/8,12钢材12石材6电路板4电浆激发器
带动Mk.I
原油精炼厂1/6,10钢材10石材6电路板6电浆激发器
带动Mk.I
化工厂1/5,8钢材8石材8玻璃2电路板
带动Mk.I
电弧熔炉1/3,4铁块2石材4电路板2磁线圈
带动Mk.I
制造台Mk.I1/2,4铁块8齿轮4电路板
带动Mk.I
矩阵研究站1/3,8铁块4玻璃4电路板4磁线圈
带动Mk.I
高斯机枪塔1/4,8铁块8齿轮2电路板4磁线圈
带动Mk.I
导弹防御塔1/6,8钢材6电动机12电路板6动力引擎
带动Mk.I
战场分析基站1/6,12钢材18电路板6微晶元件12动力引擎
带动Mk.I
矩阵研究站
电磁矩阵1/3,1电路板1电磁线圈
能量矩阵1/6,2高能石墨2氢
科研
人工科研1秒生产60哈希块,即60Hash/s
1电磁矩阵:180Hash
故为3秒消耗1个电磁矩阵?后续升级减半了?
科研所需时间(秒)=哈希块数量/180*3
电矩站1带动科研站1
能量站带动科研站
原油萃取站,原油
原油精炼厂,精炼油和氢气
(公式)等离子精炼1氢2精炼油/4,2原油
(公式)石墨烯(高效),2石墨烯1氢/2,2可燃冰
化工厂
石墨烯2/3,3高能石墨1硫酸
塑料1/3,2精炼油1高能石墨
硫酸4/6,6精炼油8石矿4水;也可从硫酸海洋中采集
3重整划分所有区域、物流功能总结
为使生产资料利用率最大化,规定传送带旁建筑方位:
原材料区 矿机、水站、油站 需及时更新
加工区 电炉、油厂、化工厂、制造台(大生产) 偶尔更新
核心区 研究所、存储仓、制造台(小生产) 常驻
传送带增建喷涂机
储物仓为物资中转站,随时接入新传送带
储物仓锁定格子,可做大生产新建筑
可堆叠:科研站、储物仓
不纳入考量的变量,暂采用饱和式覆盖
电力区
环境改造
防御区
4
星球有序扩增计划(总结蓝图)
目标:解锁科技,可持续生产矩阵,并加快生产
科研=解锁生产方式
升级和自动化=生产速度和战斗
制造台增建研究所
增加矩阵的生产资料运输线和矩阵存储线
制造台增建各类加工厂、原材料厂
工厂=材料供应
非生产的
电网升级和扩建、环境改造
制造台造电网
防御战斗部署少量即可
地基
我只负责部署新建筑与、防御、极少量的新建筑生产
建筑扩增:手动建研究所和制造台,这之下的全部自动建
5去冰巨星采可燃冰
1转移发电区
2调查计算:一采矿机能带动多少电炉、一电炉能带动多少加工厂、一套加工厂能带动多少研究所
时间、转化比、产率
设定默认产量单位为个/秒,转化比为原物质:目标物质
小量生产:采用第一行生产数据,利用储物仓+传送带做输入端,可即用即产,适用于建筑
大批量生产:采用第二行生产数据,直接连接原材料产地,适用于冶炼
生产完成后可导出至储物仓
采矿机
一圈产能为30个/1分钟,换算后一圈为0.5/1
一个采矿厂能圈5~9个,产能为2.5/1~4.5/1
冶炼设备
电弧熔炉
铁块、铜块、石材1/1,1:1
圈2带动1炉
高纯硅块1/2,2硅石
硅石炉20带动1炉
高能石墨1/2,2煤矿
圈2带动1炉
磁铁1/1.5,1:1
圈4带动3炉,圈8带动6炉
玻璃1/2,2石矿
圈2带动1炉
钢材1/3,3铁块,只能靠冶炼设备制造
铁块炉1带动1炉
硅石1/10,10石矿
圈2带动1炉
制造台
制造台Mk.I型号
物品栏
增产剂Mk.I 2/1,2煤矿
圈4带动1Mk.I
机枪弹箱1/1,4铜块
铜炉4带动1Mk.I
导弹组1/2,6铜块3电路板2燃烧单元1动力引擎
12铜炉3电路板12燃烧单元6动力引擎带动4Mk.I
磁线圈2/1,2磁铁1铜块
磁炉3铜炉1带动1Mk.I
燃烧单元1/3,3煤矿
圈2带动1Mk.I
电动机1/2,2铁块1齿轮1磁线圈
铁炉4齿轮2磁线圈1带动4Mk.I
棱镜2/2,3玻璃,需安装高速分拣站
玻璃炉3带动1Mk.I
动力引擎1/3,1磁线圈2铜块
磁线圈1铜炉4带动6Mk.I
齿轮1/1,1铁块
铁炉1带动1Mk.I
电路板2/1,2铁块1铜块
铁炉2铜炉1带动1Mk.I
电浆激发器1/2,4磁线圈2棱镜,需安装高速分拣站
磁线圈1棱镜1带动1Mk.I
处理器1/3,2电路板2微晶元件
电路板1微晶元件4带动3Mk.I
微晶元件1/2,2高纯硅块1铜块
高纯硅炉4铜炉1带动2Mk.I
原型机1/2,3铁块1动力引擎2电路板1电浆激发器
3铁炉3动力引擎1电路板2电浆激发器带动2Mk.I
地基1/1,3石材1钢材
3钢炉3石炉带动1Mk.I
建筑栏:
电力感应塔1/1,2铁块1磁线圈
4铁炉1磁线圈带动2Mk.I
无线输电塔1/3,1电力感应塔3电浆激发器
1电力感应塔6电浆激发器带动3Mk.I
风力涡轮机1/4,6铁块1齿轮3磁线圈
带动Mk.I
火力发电厂1/5,10铁块4石材4齿轮4磁线圈
带动Mk.I
太阳能板1/6,10铜块10高纯硅块5电路板
带动Mk.I
传送带3/1,2铁块1齿轮
带动Mk.I
四向分流器1/2,3铁块2齿轮1电路板
带动Mk.I
流速监测器1/2,3铁块2齿轮1玻璃2电路板
带动Mk.I
喷涂机1/3,4钢材2电浆激发器2电路板2微晶元件
带动Mk.I
小型储物仓1/2,4铁块4石材
带动Mk.I
液体罐1/2,8铁块4石材4玻璃
带动Mk.I
分拣器1/1,1铁块1电路板
带动Mk.I
高速分拣器2/1,2分拣器1电动机
带动Mk.I
采矿机1/3,4铁块2电路板2磁线圈2齿轮
带动Mk.I
抽水站1/4,8铁块4石材4电动机2电路板
带动Mk.I
原油萃取站1/8,12钢材12石材6电路板4电浆激发器
带动Mk.I
原油精炼厂1/6,10钢材10石材6电路板6电浆激发器
带动Mk.I
化工厂1/5,8钢材8石材8玻璃2电路板
带动Mk.I
电弧熔炉1/3,4铁块2石材4电路板2磁线圈
带动Mk.I
制造台Mk.I1/2,4铁块8齿轮4电路板
带动Mk.I
矩阵研究站1/3,8铁块4玻璃4电路板4磁线圈
带动Mk.I
高斯机枪塔1/4,8铁块8齿轮2电路板4磁线圈
带动Mk.I
导弹防御塔1/6,8钢材6电动机12电路板6动力引擎
带动Mk.I
战场分析基站1/6,12钢材18电路板6微晶元件12动力引擎
带动Mk.I
矩阵研究站
电磁矩阵1/3,1电路板1电磁线圈
能量矩阵1/6,2高能石墨2氢
科研
人工科研1秒生产60哈希块,即60Hash/s
1电磁矩阵:180Hash
故为3秒消耗1个电磁矩阵?后续升级减半了?
科研所需时间(秒)=哈希块数量/180*3
电矩站1带动科研站1
能量站带动科研站
原油萃取站,原油
原油精炼厂,精炼油和氢气
(公式)等离子精炼1氢2精炼油/4,2原油
(公式)石墨烯(高效),2石墨烯1氢/2,2可燃冰
化工厂
石墨烯2/3,3高能石墨1硫酸
塑料1/3,2精炼油1高能石墨
硫酸4/6,6精炼油8石矿4水;也可从硫酸海洋中采集
3重整划分所有区域、物流功能总结
为使生产资料利用率最大化,规定传送带旁建筑方位:
原材料区 矿机、水站、油站 需及时更新
加工区 电炉、油厂、化工厂、制造台(大生产) 偶尔更新
核心区 研究所、存储仓、制造台(小生产) 常驻
传送带增建喷涂机
储物仓为物资中转站,随时接入新传送带
储物仓锁定格子,可做大生产新建筑
可堆叠:科研站、储物仓
不纳入考量的变量,暂采用饱和式覆盖
电力区
环境改造
防御区
4
星球有序扩增计划(总结蓝图)
目标:解锁科技,可持续生产矩阵,并加快生产
科研=解锁生产方式
升级和自动化=生产速度和战斗
制造台增建研究所
增加矩阵的生产资料运输线和矩阵存储线
制造台增建各类加工厂、原材料厂
工厂=材料供应
非生产的
电网升级和扩建、环境改造
制造台造电网
防御战斗部署少量即可
地基
我只负责部署新建筑与、防御、极少量的新建筑生产
建筑扩增:手动建研究所和制造台,这之下的全部自动建
5去冰巨星采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