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魔法少女会魔女化”的这个机制是让魔法少女们感到生无可恋或“信仰崩塌”的主要原因,典型例子就是三周目的巴麻美。然而从正传动画的诸多线索来看,我认为“魔女”这一存在可能在本质上和“魔法少女”就是差不多的,虽然不能算完全一样。
首先是TV第10集里,丘比认为魔女化的这一机制来源于魔法少女追求不合常理的愿望,这种追求造成了扭曲和灾难。然而在剧场版里的神使沙耶香和渚能够使用类似doppel的机制、自由召唤魔女形态并命令其战斗的当下,这个论点其实就已经值得质疑了——难道小圆会容许一度拯救过的魔法少女再次陷入魔女化的绝望吗?这种和愿望相悖的事情显然不可能发生。当然神使们能这样做显然是因为受到了圆环之理的干涉,在这种干涉下就算使出魔女形态也不会暴走;但反过来或许也可以说,只要满足了特定条件,魔法少女确实可以使出魔女形态以参与战斗。而从TV第12集末尾、晓美焰在沙漠中讨伐魔兽的姿态,以及她有能力独自扯下圆环之理的行为来看(需要注意的是,扯下圆环之理是小焰成魔之**前**发生的事,在此之前没人想到一个普通的魔法少女居然有能力去挑战神),魔女本身的确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只是使用条件较为严苛。
然后是TV里各魔法少女走向魔女化或即将魔女化的时机。在这里可以分出三个情景:
1. 沙耶香的魔女化:这个无疑是大家最熟悉的场景了。以失恋为契机,沙耶香意识到了自己成为魔法少女的动机并非完全正义;之后在意识到自己非人类的事实后,逃避于和魔女与使魔的战斗,认为这是自己唯一的存在价值;最后在电车上的对话,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战斗也只是保护了为非作歹的人类。于是信仰全面崩塌,因绝望而魔女化。这一情形是比较符合丘比说的“追求不合常理的愿望就是错误”这个观点的。
2. 小圆的魔女化:小圆的魔女化是起因于和魔女之夜的战斗,在战斗后留有一命的小圆因承受不住灵魂宝石里的大量污秽而魔女化。一般认为造成这一情形的直接原因是魔力的过度使用。这里最重要的点,是小圆的魔女化和她的主观意志没有任何关系,即“击退魔女之夜”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任何使人绝望的要素(和沙耶香的情形完全不同);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小圆的魔女化,这是因为因战斗而积累的污秽在**强迫**小圆成为魔女。这个情形和丘比说的“追求不合常理的愿望就是错误”这个观点应该算是冲突的,显然小圆并非为了击退魔女之夜才成为魔法少女;她能击退完全凭她自身的实力和资质。因此“击退魔女之夜”应该算是符合常理的结果。然而这个常理本身就造成了扭曲,这应该算是很奇怪的事。
3. 小焰的魔女化:这里只关注TV第11到12集小焰差点魔女化、但被小圆拯救的这段情节。从这里可以看到,小焰差点魔女化的原因,在于她正确发现了自己继续轮回也无法拯救小圆的事实。这时的她被瓦砾压住腿而无法再参与战斗,然而却因为心生绝望、灵魂宝石中的污秽突然增加——直到小圆出场安慰她为止。
那么根据这三个情景,我们可以发现魔法少女魔女化的两个直接原因:
1. 内因:心生绝望,否定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和实现愿望的行为,于是魔女化;
2. 外因:在消费大量魔力后,灵魂宝石被大量污秽所填充,污秽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无关自身情绪而直接魔女化。
第1点符合丘比的结论,但第2点是不符合的。更严格地讲,无论第1点还是第2点,它都必然经过一个“将污秽充满灵魂宝石”的步骤,而魔女化只能在这个步骤之后发生——细品这个过程,是不是觉得魔女化这个机制非常地工具化了?
那么所谓“魔女”究竟算是什么东西?它和所谓的“希望与绝望正负相抵”究竟是什么关联?
按照以上结论,“魔女”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只是她会做出违背魔法少女预期的行动,因此常常被视为绝望的象征。这类似于我们雕塑了一尊神明并对此膜拜,显然这并不意味着雕塑物本身就等价于神明。魔女的情形也是如此。那么“希望与绝望正负相抵”究竟是否正确呢?个人觉得这更像是角色们的主观想法,而非作品本身的设定。实际上,小圆通过消灭自己的魔女而成为了神,这就是对这一“设定”的否定;但作品剧情显然不可能去违背它自己的设定。然而,我们也不能断言“希望与绝望正负相抵”这一主观想法就必定是错的,因为剧情中确实发生了类似的现象。因此这一想法在我看来可能是表达了某个更普遍的思想,这个思想应该是赞同“人活在世上必然是遭受苦难的”这样的观点的(那么魔兽会是苦行僧的样子也就很好理解了)。既然人总是要受苦受难,那么更不能放弃希望,如果是这样去思考的话,那么像小焰那样不惜化身恶魔也要为小圆创造幸福的做法,这就很符合作品的主旨了。也许在更深的层次上,魔圆系列就是要表达这类思想也说不定。
首先是TV第10集里,丘比认为魔女化的这一机制来源于魔法少女追求不合常理的愿望,这种追求造成了扭曲和灾难。然而在剧场版里的神使沙耶香和渚能够使用类似doppel的机制、自由召唤魔女形态并命令其战斗的当下,这个论点其实就已经值得质疑了——难道小圆会容许一度拯救过的魔法少女再次陷入魔女化的绝望吗?这种和愿望相悖的事情显然不可能发生。当然神使们能这样做显然是因为受到了圆环之理的干涉,在这种干涉下就算使出魔女形态也不会暴走;但反过来或许也可以说,只要满足了特定条件,魔法少女确实可以使出魔女形态以参与战斗。而从TV第12集末尾、晓美焰在沙漠中讨伐魔兽的姿态,以及她有能力独自扯下圆环之理的行为来看(需要注意的是,扯下圆环之理是小焰成魔之**前**发生的事,在此之前没人想到一个普通的魔法少女居然有能力去挑战神),魔女本身的确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只是使用条件较为严苛。
然后是TV里各魔法少女走向魔女化或即将魔女化的时机。在这里可以分出三个情景:
1. 沙耶香的魔女化:这个无疑是大家最熟悉的场景了。以失恋为契机,沙耶香意识到了自己成为魔法少女的动机并非完全正义;之后在意识到自己非人类的事实后,逃避于和魔女与使魔的战斗,认为这是自己唯一的存在价值;最后在电车上的对话,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战斗也只是保护了为非作歹的人类。于是信仰全面崩塌,因绝望而魔女化。这一情形是比较符合丘比说的“追求不合常理的愿望就是错误”这个观点的。
2. 小圆的魔女化:小圆的魔女化是起因于和魔女之夜的战斗,在战斗后留有一命的小圆因承受不住灵魂宝石里的大量污秽而魔女化。一般认为造成这一情形的直接原因是魔力的过度使用。这里最重要的点,是小圆的魔女化和她的主观意志没有任何关系,即“击退魔女之夜”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任何使人绝望的要素(和沙耶香的情形完全不同);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小圆的魔女化,这是因为因战斗而积累的污秽在**强迫**小圆成为魔女。这个情形和丘比说的“追求不合常理的愿望就是错误”这个观点应该算是冲突的,显然小圆并非为了击退魔女之夜才成为魔法少女;她能击退完全凭她自身的实力和资质。因此“击退魔女之夜”应该算是符合常理的结果。然而这个常理本身就造成了扭曲,这应该算是很奇怪的事。
3. 小焰的魔女化:这里只关注TV第11到12集小焰差点魔女化、但被小圆拯救的这段情节。从这里可以看到,小焰差点魔女化的原因,在于她正确发现了自己继续轮回也无法拯救小圆的事实。这时的她被瓦砾压住腿而无法再参与战斗,然而却因为心生绝望、灵魂宝石中的污秽突然增加——直到小圆出场安慰她为止。
那么根据这三个情景,我们可以发现魔法少女魔女化的两个直接原因:
1. 内因:心生绝望,否定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和实现愿望的行为,于是魔女化;
2. 外因:在消费大量魔力后,灵魂宝石被大量污秽所填充,污秽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无关自身情绪而直接魔女化。
第1点符合丘比的结论,但第2点是不符合的。更严格地讲,无论第1点还是第2点,它都必然经过一个“将污秽充满灵魂宝石”的步骤,而魔女化只能在这个步骤之后发生——细品这个过程,是不是觉得魔女化这个机制非常地工具化了?
那么所谓“魔女”究竟算是什么东西?它和所谓的“希望与绝望正负相抵”究竟是什么关联?
按照以上结论,“魔女”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只是她会做出违背魔法少女预期的行动,因此常常被视为绝望的象征。这类似于我们雕塑了一尊神明并对此膜拜,显然这并不意味着雕塑物本身就等价于神明。魔女的情形也是如此。那么“希望与绝望正负相抵”究竟是否正确呢?个人觉得这更像是角色们的主观想法,而非作品本身的设定。实际上,小圆通过消灭自己的魔女而成为了神,这就是对这一“设定”的否定;但作品剧情显然不可能去违背它自己的设定。然而,我们也不能断言“希望与绝望正负相抵”这一主观想法就必定是错的,因为剧情中确实发生了类似的现象。因此这一想法在我看来可能是表达了某个更普遍的思想,这个思想应该是赞同“人活在世上必然是遭受苦难的”这样的观点的(那么魔兽会是苦行僧的样子也就很好理解了)。既然人总是要受苦受难,那么更不能放弃希望,如果是这样去思考的话,那么像小焰那样不惜化身恶魔也要为小圆创造幸福的做法,这就很符合作品的主旨了。也许在更深的层次上,魔圆系列就是要表达这类思想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