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五吧 关注:23贴子:178
  • 7回复贴,共1

改革派路易十五,不曾坐视″洪水滔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昭杨 (转载授权请联系zhaoyanghistory@163.com)
本文首发于网易·历史 巨人脚下|悲剧改革派路易十五,不曾坐视"洪水滔天"。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02 21:01回复
    1774年5月10日,在位长达五十九年的路易十五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启蒙时代的法国君主,和同时代的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以及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一样,都是18世纪欧洲开明专制统治的代表,但只有他本人身负恶名。
    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开创了伟大的路易十四时代,他的孙子路易十六则是波旁王朝的末代君主,葬身于法国大革命的洪流巨浪中。路易十五本人承前启后,被认为是法国波旁王朝统治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
    对路易十五的指责和批评也从路易十五中后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比较常见的是:路易十五喜欢情妇,耽迷于宫廷生活,他轻率地加入七年战争(1756-1763),丢掉了法国在北美和印度苦心经营上百年的殖民地;对待国王职责麻木不仁,甚至说出“我死后洪水滔天”这样的不负责任的话。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2 21:01
    回复
      然而,这些指责某些符合事实,比如七年战争中路易十五任用非人,顾此失彼,先是在德意志境内被普鲁士在罗森巴赫战役以少胜多,成就了腓特烈大帝的威名。然后又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争霸战争中大败于英国,最后不得不拱手出让海外霸权。
      但是,路易十五时代法国在领土上面并非完全没有斩获。比如,法国通过波兰王位继承战争获得了洛林公国,又利用热那亚内外交困的时机购买了科西嘉岛,这两块领土战略地位都相当重要。而且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六相比,发动战争极其谨慎,没有像他们一样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或北美独立战争让法国陷入财政崩溃和政治危机的地步。
      而路易十五喜欢情妇与他特殊的身世不无关系。他从小父母双亡,母爱缺失,需要保持与异性的亲密关系。何况,路易十五最重要的情妇蓬巴杜尔夫人还设法保护《百科全书》的出版,赞助伏尔泰和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并支持法国制造业和政治军事领域的改革。因此,路易十五的情妇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并非都是负面的。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02 21:01
      回复
        至于“我死后洪水滔天”,则是一则错误的理解。这句话并非来自路易十五本人,而是他的情妇蓬帕杜夫人1757年听到罗斯巴赫战役法军大败之后的感叹。因为,她和国王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法军五万迎战普军两万,不但战败,还付出了死伤三千,被俘五千的惨重代价。这里的洪水指的是伤亡将士的血水。蓬帕杜夫人说这句话是在考虑这场惨败将对法国国际局势带来严重后果,即欧陆霸权的丧失。
        事实上,法语里面的“我死后,洪水滔天(Après moi, la deluge)在当时的法国上游社会颇为流行。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家米拉波伯爵之父米哈波侯爵在1756年也写过类似的话。因此,“我死后,洪水滔天”这句话在后世流传中不但被张冠李戴到了路易十五头上,其原义也发生了极大的扭曲。
        要知道,1757年距离1774年路易十五去世还有17年之久,他在这段时间内在政治,军事,经济邓领域发动一系列重大改革,努力让法国走上富国强军之路。因此,即使1789年法国大革命降临,让洪水的预言实现,但路易十五本人从来没有坐视洪水的发生,反而采取行动去扭转法国的不利局面,只是他失败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02 21:02
        回复
          如果我们把时光回溯到路易十五出生的1710年,即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的五年前,我们会发现,路易十五的继位就是悲剧性的意外,这种悲剧性的意外塑造了他的性格。
          1710年,未来的路易十五刚出生不久就受封安茹公爵,他在法国官方确定的继承名单中仅名列第五位。因为路易十五的爷爷,年近五十岁的大王太子路易,其父年近三十岁的小王太子路易,还有他的叔叔贝里公爵全部健在,他还有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哥哥,布列塔尼公爵。这些只是波旁王朝法国部分,另外波旁王朝西班牙分支还有路易十四另一个孙子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他的王储也比路易十五年纪要大。
          看起来,路易十五将以安茹公爵的身份享受安乐王爷的一生,但1711年至1715年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把他直接推到了路易十四继承人的宝座上。1711年,大王太子路易因病去世,1712年,路易十五的父母小王太子和太子妃因为天花和麻疹双双去世,其兄长布列塔尼公爵也在三周后因放血治疗失败而夭折,路易十五因为其女家庭教师的亲自照料而逃过一劫,但长时期体弱多病。1713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父子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在欧洲列强的一致要求下,被迫永久放弃了继承法国王位的资格。1714年5月,路易十五的三叔贝里公爵因打猎坠马而病逝。年仅四岁且健康状况不稳定的路易十五成为欧洲第一强国的继承人。
          年迈的曾祖父路易十四一方面要承受亲人相继离去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格外用心的照顾和教导这唯一的继承人。不过,仅仅过了一年,1715年9月1日,在位七十二年且威震欧洲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病逝,年仅五岁的路易十五继位。
          这意味着路易十五从年幼的年纪开始就要在没有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甚至叔伯(路易十五唯一的叔叔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早就离开法国去西班牙了)的情况下学会在宫廷生存并学习怎样当好一个国王。形同孤儿的童年经历给了路易十五敏感、内向,重感情但又优柔寡断的性格。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02 21:03
          回复
            路易十四在不久于人世之前召见了年幼的路易十五,给了他作为国王最终的忠告:让路易十五虔敬上帝,从善如流,不要学他自己大兴土木,发动战争,要减轻法国民众的负担。
            这些忠告年仅五岁的路易十五都听进去了,至少在相当长的都按照曾祖父的临终遗言去做,因为重现太阳王的荣耀是全法国上下对他的期许。何况,路易十四在遗嘱中谈到的自己的缺点也并非故作谦虚。
            1715年,路易十四时代的辉煌已经是过去式,路易十四留下的是一个残破,衰败的法国。
            当时的法国,经历了长达25年的连续战争,特别是18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几乎以一国之力加上半个西班牙对抗整个欧洲,1706年前后甚至被逼入绝境。于此同时,法国还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连续遭遇饥荒和瘟疫,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状况。特别是1693年和1709年两次由于严冬气候引发的大饥荒和大瘟疫,分别让法国损失人口130万和60万,将近当时法国2000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饥荒和瘟疫让法国民生凋敝,经济萧条,连绵的战争和沉重的税收更是恶化了这种情况。总之,路易十四给路易十五留下的是一个衰败凋敝的法国和一个债台高筑,入不敷出的政府。1715年,法国政府年收入仅能覆盖支出的一半,其中大部分都用于支付二十多亿利弗尔国债利息。可以说,1715年法国财政状况甚至比法国大革命前更加糟糕,路易十五接下的不是太阳王的伟业,而是一个烂摊子。
            按照路易十四的构想,路易十五将由太阳王的侄子奥尔良公爵和私生子曼恩公爵共同辅佐直到成人。但是路易十四显然对他的权威过于乐观。奥尔良公爵在路易十四去世后第二天,就联合巴黎高等法院,以恢复高等法院特权为代价,废除了曼恩公爵辅佐新王的权利,从而独揽大权。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02 21:04
            回复
              客观来说,奥尔良亲王在路易十五年幼时期的摄政统治一直以来被低估了。尽管他因为任用苏格兰银行家约翰·劳开启货币银行改革,引发法国密西西比公司投机泡沫而声名狼藉。但是这项改革却帮助法国政府摆脱了财政崩溃的命运,因为约翰·劳改革让大量法国国债持有者抛出国债,买入密西西比殖民公司股票,国家的债务负担也因此减轻了很多。
              同时,奥尔良亲王通过裁撤军队,削减公务员,废弃凡尔赛宫而控制了支出。在国际上,法国和奥地利,英国,荷兰结盟,反对西班牙重启战端的行动,打破了路易十四晚期以来的外交孤立状态,对外贸易也迅速增长。
              在内政上,奥尔良亲王对启蒙思想,新教徒,犹太人以及天主教内部的争端都采取了宽容态度,这对法国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都大有好处,到了1723年摄政王奥尔良亲王去世的时候,法国重新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1723年,路易十五已经13岁,按照法国传统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但因为年龄尚小,而且体质不佳。直到1743年,路易十五都没有像路易十四那样建立起没有首相的个人统治,反而仿效路易十三故事,将国家政事委托给波旁公爵和红衣主教弗勒里,波旁公爵仅任首相三年,影响不大。
              真正对路易十五有影响力的是红衣主教弗勒里。弗勒里和路易十五面前都面临着两条道路,一条是全面恢复路易十四时代的路线,在政治和宗教领域加强控制,巩固国王的权威,重现“朕即国家”的威仪。另一条是奥尔良公爵路线,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施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宽容政策。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02 21:04
              回复
                然而,这两条道路都不好走,虽然当时法国臣民也常常将新国王和先王进行对比,弗勒里红衣主教和路易十五也有心遵循太阳王的治国路线。但路易十四末年的困境让改革成为必然,何况奥尔良公爵重新赋予巴黎高等法院政治反对权,这意味着路易十五几乎无法恢复路易十四时代的强大君权。而奥尔良公爵本人的改良路线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天主教会和特权贵族的利益,再往前推进改革就意味着和既得利益团体进行总决战。
                1725年前后的法国已经和路易十四在位末年有很大不同,经过奥尔良公爵的宽容时代,公共舆论开始在法国兴起,要求国王和政府更加仁慈,更加宽容,更加明智,对于国王的要求其实变得更高,国王在施政中所受到的限制也更大了。
                路易十五在亲政初年总体上还是以效仿路易十四时代为目标,1723年从巴黎搬回了凡尔赛宫,恢复了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体制。紧接着,在弗勒里的影响下,路易十五发布敕令,不再宽容新教徒和天主教内部少数冉森派,重申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他希望王国思想界能够再次回到1685年至1715年的统一状态。
                但是,原本路易十四时代的思想统一就是虚幻的,要付出损失大量工商业人才,人为制造大量国王反对者为代价。路易十五没有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时候的君王权威,而民间反对力量却要大很多,18世纪的法国臣民虽然在原则上会效忠国王,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条件地服从,他们会秘密地议论和谴责国王个人和中央政府的过失。
                国王在宗教信仰上一系列专制且不得人心的做法让国家机器和民间舆论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原本颇受法国民众拥戴的国王慢慢失去了他的好名声。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02 2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