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总决赛,张本美和孙颖莎打了一场特别有意思的球,两人的总得分是54:55,基本完全持平,整个比赛过程,两人一气呵成/一泻千里的拿下/丢掉一大段比赛的时段,是远多过比分交替上升的时段的。特别是第四局美和11:3莎莎,第五局0:3后莎莎11:3美和最终11:6拿下此局。也就在瞬息之间,两人之间的强弱局面会天翻地覆的掉个儿。另外,从2017年日公横空出世,哪怕是在18/19年低谷期,孙颖莎也从未打过看上去如此下风的球。所以这场球,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个人认为,这场比赛会出现这样特别的局面,是因为这不是普遍可见的强强对抗的比赛, 而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比赛。表面上搏杀很凶的张本美和,实际是在打控制球。
传统来说,对控制球的印象是下旋+台内。这是源于最初国乒还在用直板正交与海外弧圈球对抗时期,我们需要用灵活的台内球下旋球,去限制对手转入更擅长的上旋弧圈球对抗而产生的固有印象。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拧拉技术的普及,很多球从接发起就进入了上旋相持,国乒的年轻一代基本都是这种强相持风格,马龙似乎是控制球的最后的荣光。
其实,控制球更多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战术思维。其目的是削弱对手,相对应的,强强对抗或者说强相持的战术思维,是让自己更强。虽然目的都是让自己强对对手,但方式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反。
美和的缺点很明确,反手相持能力较弱,特别是对强旋转的球处理不好,中远台相持的连续性和稳定度较弱。在之前对王曼昱和孙颖莎的两次交手中,国乒的战术都是对美加的反手持续加压,这次孙颖莎采用了同样的战术。然而,正是这样的战术,让她一度陷入困境。
个人认为,这场比赛会出现这样特别的局面,是因为这不是普遍可见的强强对抗的比赛, 而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比赛。表面上搏杀很凶的张本美和,实际是在打控制球。
传统来说,对控制球的印象是下旋+台内。这是源于最初国乒还在用直板正交与海外弧圈球对抗时期,我们需要用灵活的台内球下旋球,去限制对手转入更擅长的上旋弧圈球对抗而产生的固有印象。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拧拉技术的普及,很多球从接发起就进入了上旋相持,国乒的年轻一代基本都是这种强相持风格,马龙似乎是控制球的最后的荣光。
其实,控制球更多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战术思维。其目的是削弱对手,相对应的,强强对抗或者说强相持的战术思维,是让自己更强。虽然目的都是让自己强对对手,但方式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反。
美和的缺点很明确,反手相持能力较弱,特别是对强旋转的球处理不好,中远台相持的连续性和稳定度较弱。在之前对王曼昱和孙颖莎的两次交手中,国乒的战术都是对美加的反手持续加压,这次孙颖莎采用了同样的战术。然而,正是这样的战术,让她一度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