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那些不愿受...吧 关注:65贴子:6,712

【人物】太宰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除了父母 第二崇拜的就是他了【目前为止
其实不想介绍他的 害怕你们都喜欢上他 哼哼


1楼2010-09-05 20:37回复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本名津岛修治(つしま しゅうじ),日本小说家。太宰治从
    学生时代起已希望成为作家,21岁时和银座咖啡馆女侍投海自杀未遂。1935年《晚年》一
    书中作品《逆行》列为第一届芥川赏的候选作品。结婚后,写出了《富岳百景》及《斜
    阳》等作品,成为当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与崇拜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跳玉川
    上水自杀,得年39岁,留下了《人间失格》等作品。
    


    2楼2010-09-05 20:37
    回复
      2025-08-23 01:15: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物介绍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明治42年(1909年)6月19日 - 昭和23年(1948年)6月13日)
      日本小说家、作家。本名津岛修治,出生于青森县五所川原市。     
      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贵族院议员,同时
      经营银行与铁路。母亲体弱多病,自小他由姑母及保母照顾下长大。幼年时期少了母亲
      的影响,改由保母养育长大的过往,对太宰的生涯有不可小觑的意义。中学时期成绩优
      异,对芥川龙之介、泉镜花的文学十分倾倒。高校时期对于芥川的自杀,产生了相当大
      的冲击与影响,1930年,进入东大法文科,初会井伏鳟二,奉为终生之师。


      3楼2010-09-05 20:39
      回复
        人物评价     
        日本一向有“私小说” 传统,纵观太宰治的重要作品,无论短篇如《东京八景》《小丑之花》还是长篇如《晚年》《斜阳》《人间失格》等等,都是对自我生活的写照,主题也颇多重和,大多一个落魄主人公的毁灭之路,职业也往往是作家或者画家,连自杀的地点时间原由也与往往他亲身经历重叠。按照伊藤整和平野谦1945年对“私小说”的分类:表达“生存的危机”感的,是破灭型;克服“生存的危机和破灭”,是调和型。虽然太宰治未必认可“私小说”以及其分类,但是从风格上说太宰治无疑属于前者,对现实无力也无心调和,这是他的懦弱,拒绝一切妥协,也是他的骄傲。   太宰治最重要的小说是遗作《人间失格》,此书完成,他旋即投水,可以说算是天鹅之作,蕴藏了他一生的遭遇与映射。“人间”这个名词,在日语是与“人”同义,不具“社会”等含义,所以“人间失格”的意思就是“丧失做人资格的人”。全书共分序曲,后记以及三篇手札构成,典型的太宰治式套匣式结构。书中主角大庭叶藏自认天生是个“边缘人”,所以曾经积极参加非法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后来因为与女优相携自杀时候,女方身亡而他获救,所以他被以教唆杀人的罪名短暂入狱,沦为罪人;结婚之后,纯洁的妻子却因为信任而遭到玷污让他彻底崩溃;最后大庭叶藏这个一个丧失为人资格的人完全凭感情行事,一步步由病弱,无力走向堕落的人生,从沉湎药物,买春,自杀到完全不理解他人,同时恐惧弃绝世界,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日本评论家奥野健男尝云以文学来说,对于他,坂口安吾为父,太宰治为母,他亦是算太宰治的一个知音,他解《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只为自己写作的作品,内在真实的内容自叙体”。 


        6楼2010-09-05 20:51
        回复
          对于太宰治作品的评价,争议往往很大,爱者众多不假,诋毁者也不少,其中三岛由纪夫或许是最为严重的,批评太宰治“气弱”,人也很讨厌。但是他后来却在文章中分析说讨厌看太宰的作品,也许恐怕是因为他暴露了自己所不愿意暴露的心情所致。其实,即使三岛不说,当时也有人注意他们风格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三岛看见太宰治的不安,或许是一种类似从镜中看到另一个我的缘故。还是奥野健男说的最为切题, “无论是喜欢太宰治还是讨厌他,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总拥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 因为,我们心中或明或暗,都存有懦弱的一块,被他无声地侵袭,无从回避。 


          8楼2010-09-05 20:52
          回复
            有人称太宰治为“一个死得最多的日本作家”。虽然太宰治是日本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但无论他的作品多么重要,都比不上他的死更出名,因为他竟然自杀五次,是日本死得最多的作家。他几乎把自杀作为一种美学行为,来加以重复实践,直到最后达到圆满为止。今年恰逢太宰治诞辰100周年,但有人说,与其纪念他的生,不如纪念他的死。因为对于他来说,死亡才是一生追求的最终目标。 


            9楼2010-09-05 20:52
            回复
              太宰治出生于一个豪华而粗鄙的家庭,因此,让他感受到了卑贱和自豪的矛盾,这种双重情感的分裂,与他自身的极度荣誉感,和自我欠缺感,形成了他的性格基调。过分的自矜,导致他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敏锐的感受性,必然在粗糙的现实磨砺中,动辄受到伤害。因此,从性格上看,他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少年。一生需要女性的呵护、抚慰,就算是死,也要牵着女人的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10楼2010-09-05 20:52
              回复
                     川端康成说,死亡是最高的艺术。太宰治一生中,一次次的自杀,就是杰出的行为艺
                术。第一次是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当时他还是高中生,就追随他崇拜的作家芥川龙之介,企图用和芥川同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惜的是,太宰治吞下的安眠药远远不够,因此,他没能追随芥川而去。所以,只好继续在人世间备受苦难。但这一次未遂自杀,却沉淀了一种死亡的情结,给他的一生罩下了带晕圈的灰色的云。 


                11楼2010-09-05 20:52
                回复
                  2025-08-23 01:0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然后,在大学时期,他因为学业荒废被耻笑,而产生厌世情绪,再次自杀。这次是和一名咖啡馆女招待一起,仅同居三天,就跑到海边,双双殉情。仍然是吞吃安眠药,太宰治被救活了,而与他一起赴死的少女却真的死了。他虽然没有死,却因为教唆少女自杀而被起诉,良心上也受到深深的谴责。不过,最后证明他也是真的想死,但没有死成,于是,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 


                  12楼2010-09-05 20:53
                  回复
                         第三次自杀,是因为不能获得他梦寐以求的芥川奖。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文学奖。但因为川端康成的反对,导致他落选;下一届,他原以为这次对于他,可说是唾手可得,不料还是落选;再一届,他一反常态,向评委们乞求:请你们给我希望,虽然我死皮赖脸活下来,也请夸奖一下;请不要见死不救。即便如此,他仍然落选。于是,他跑到山上要上吊自杀,只因绳子脆弱,又一次和死神擦身而过。 


                    13楼2010-09-05 20:53
                    回复
                           第四次,是因为同居女友不是处女,而携女友自杀。本来,他似乎已经找到了幸福的爱情,他们相爱并同居。但当他得知自己的情人,已经曾与他人发生过性关系,他的表现近乎歇斯底里,以至差一点精神崩溃。于是,太宰治要挟女友到了一处温泉旅馆,实施殉情计划,仍是服安眠药。而这次服下的安眠药药量仍然不够,就连医院都不必送,他们就被救活过来了。 


                      14楼2010-09-05 20:54
                      回复
                             直到第五次,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三日,他才顺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他的另一个情人一起,跳入东京西郊的河里溺亡。两人的腰部,用红色的绳结绑在一起;彼此的手,穿过对方的腋下,紧紧抱住对方的头。据说,两个人在雨中沿河走了好长一段路程,然后才跳入河中。不要绝望、在此告辞,这是太宰治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生的鼓励,还是死的告别?至今也没有人读懂它的原意。 


                        15楼2010-09-05 20:54
                        回复
                               太宰治虽然只活了三十九岁,但是,他留给日本文学的记忆,却是深刻而难忘的。他的小说几乎都是自传体的,人物的最后结局,也大都是以自杀而告终。虽然日本人很少有罪恶感,他们只有耻辱感,但是无论是太宰治的生活,还是他的作品,往往都充满一种深深的罪恶感。正如《人间失格》的主人公所自责的,苟活着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里,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 


                          16楼2010-09-05 20:54
                          回复
                                 因为不抵抗之罪,所以失去为人资格,这不抵抗之罪,其实也是骄傲。拒绝一切形式的妥协,以放弃抵抗,来表示自己的立场。在《斜阳》中,主人公即使在自杀的遗书中,也要写下我是贵族。但这种骄傲,又是太宰治心目中的七罪之首,便更加重了他的罪恶感。在他看来,不合法,才好玩;世上所谓的合法,反而都是可怕的。同时,又因无力反抗而厌倦自我,只有以颓废堕落,来抵制普世价值;只有在自我沉沦中得到解脱,在毁灭中获得重生。 


                            17楼2010-09-05 20:55
                            回复
                              2025-08-23 01:03: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过,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痴迷太宰治,尤其是年轻人。也许他们是把太宰治看作自己心灵秘密的代言人,甚至是青春密友。因此,人们把太宰治的作品,称为永恒的青春文学;在他的作品里,总有长不大的永远的少年。要么完美无缺,要么彻底破灭,这就是太宰治一生的纯粹性,和脆弱性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现代青春的真实写照。罪多者,其爱也深,他把爱情和罪恶等同起来,这也许道出了现代爱情的真谛,窥见了现代青年的心灵秘密。 


                              18楼2010-09-05 2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