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了,真的飘了,谭癞子真的飘了!从前的庞大人变成了现在的庞棍子,唐二栓也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小唐。但是这个飘,飘的好,飘的真实,飘的符合人性,不飘不足以成为巨著。作为一个胸无大志的小人物,只靠一个点子就可以升官发财,扬名立万,飞黄腾达。如果谭癞子不飘那就不是配角谭癞子而是主角庞雨了。
手拿江南时报,想象中已经名扬大江和运河。怀揣400两巨款,就敢请月饷高达4两5的朋友喝酒。而且贴票都是9月份的,11月买的相当于立刻赚了2个月也就是1/6,比10%的利息还高。这400两银子相当于现代多少钱不容易换算,毕竟小农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差异太大,但是书中周月如家,庞雨家这种一直做买卖的明末富裕地区的中产阶级家庭,家底也就是50两左右,还有天下名妓柳如是一次缠头叫价也才300两,通过这个简单直观的对比就知道400两绝对是一笔巨款了。所以谭癞子飘的合情合理,理所当然,如果换成我们也肯定飘,甚至比谭癞子还飘。
谭癞子已经可以充分体验什么是阶级差异了,那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老爷轮到我来当。报纸要揣在墩户身上,吃个鸡蛋也要墩户伺候,还好谭癞子的底色是善良的,也不会做出更过分的事了。当然谭癞子身上的变化也不只有飘,书中描写谭癞子用了深邃的眼神,根据我的记忆本书里很少用这样的形容,更何况用在谭癞子身上,这说明谭癞子身上有什么东西在觉醒!具体是什么,应该和接下来谭癞子会同远哨试验队到第一线去所做所见所闻有关。据此我认为未来谭癞子的走向绝不会是调到婆子营这么四平八稳。
手拿江南时报,想象中已经名扬大江和运河。怀揣400两巨款,就敢请月饷高达4两5的朋友喝酒。而且贴票都是9月份的,11月买的相当于立刻赚了2个月也就是1/6,比10%的利息还高。这400两银子相当于现代多少钱不容易换算,毕竟小农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差异太大,但是书中周月如家,庞雨家这种一直做买卖的明末富裕地区的中产阶级家庭,家底也就是50两左右,还有天下名妓柳如是一次缠头叫价也才300两,通过这个简单直观的对比就知道400两绝对是一笔巨款了。所以谭癞子飘的合情合理,理所当然,如果换成我们也肯定飘,甚至比谭癞子还飘。
谭癞子已经可以充分体验什么是阶级差异了,那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老爷轮到我来当。报纸要揣在墩户身上,吃个鸡蛋也要墩户伺候,还好谭癞子的底色是善良的,也不会做出更过分的事了。当然谭癞子身上的变化也不只有飘,书中描写谭癞子用了深邃的眼神,根据我的记忆本书里很少用这样的形容,更何况用在谭癞子身上,这说明谭癞子身上有什么东西在觉醒!具体是什么,应该和接下来谭癞子会同远哨试验队到第一线去所做所见所闻有关。据此我认为未来谭癞子的走向绝不会是调到婆子营这么四平八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