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吧 关注:4,038贴子:87,965

【2006——1】首战巴林『赛后相关新闻及评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相信昨天的比赛大家都看了,我看到论坛和群里基本上都是在讨论这么几个话题:

1~顿顿的发车失误
2~顿顿的三次精彩超车
3~进站策略

由于比赛中我们不能及时了解到赛车的状况,所以一切赛评只是猜测而已,现在来看下来自官网的消息。

(我自己也写了一篇赛后评论,现在觉得不是百分百客观,先置于硬盘中。)

不多说了,看新闻先。


1楼2006-03-13 06:14回复
    Honda在巴林获得积分

    在令人沮丧的开始后,Honda不得不满足于巴林第4名的位置。



    昨天充满希望的排位赛后,简森•巴顿和鲁本斯•巴里切罗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6位开始了今天的巴林大奖赛,但是结果比较令人失望。 

    简森完成了57圈的比赛,排在第4位,而鲁本斯则在大部分比赛时间都受到变速箱的影响,最后只获得了第15名。

    【简森在发车的时候遇到了离合器的问题,开始得很不顺利,在进入第1弯道的时候仅仅排在第5名,比队友鲁本斯落后一名。 然后两位Honda车手在几圈中成绩都非常接近,直到第4圈开始时,简森超出。】 

    第7圈时由于位于第3位的马萨赛车失控,他们分别上升到第4名和第5名,并且将这一成绩保持到第16圈。【鲁本斯进行了第1次进站,出站后他排在第12名,但是由于失去了一个传动装置,极大地影响了RA106赛车的性能,使得他的名次未能有多少提高。】

    【简森在第18圈时进行了第1次进站,重返赛道后排在第8位,然后他全力加速。 在第29圈时,他飞快地超越了蒙托亚,前进到第4位。当只进行一次进站的莱克宁在第30圈进站时,他再次上升到第3位。】

    简森在第40圈进行第2次进站前领跑了一圈,出站后他很快就追上了莱克宁的车尾,并在最后的15圈里一直保持着这一位置。 这样,他的最终成绩仅仅比莱克宁慢了0.6秒。

    Honda现在只有一周的时间把所需的设备仪器运到马来西亚,备战赛季的第2场比赛。

    简森•巴顿
    排名: 第4名/圈速: 1:32.729
    【“如果我没遇到最初糟糕的发车的话,那么这场比赛对我们来说还是不错的。 赛车的速度绝对很快,但是我们的策略不太奏效,因为我在发车的时候失去了几个位置,而且在进站的时候也没有像我们计划的那样。】 尽管我们没能登上领奖台,但是我们的赛车非常有竞争力,如果你看我们在不塞车时的成绩,你会发现我们和那些领奖台上的车队一样快。 我现在对马来西亚大奖赛充满信心。 【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发车时离合器的问题的话,我们会更加有竞争力。”】

    鲁本斯•巴里切罗
    排名: 第15名/圈速: 1:33.840
    “这样来结束我在车队的首次比赛太令人失望了,但是在正赛开始时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潜力。 简森和我在比赛开始的时候都发挥得不错,我相信车队不少人都因此而激动。 但是不久我就意识到我遇到了变速箱的问题,我不得不驾驶着失去了一个传动装置的赛车继续比赛。 我的赛车不能够全力向前,也未能获得积分,所以对我来说这实在不太顺利。 但是我们已经知道赛车的速度很快,所以我们只需要解决出现的问题,我相信下周的比赛我们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2楼2006-03-13 06:16
    回复
      2025-08-30 21:42: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UP


      4楼2006-03-13 11:06
      回复
        期待下周吧`````


        5楼2006-03-13 12:08
        回复
          昨天比赛的时候上体的主持就说了一句:巴顿没有凶狠的拼劲。看完之后想想是有道理。一样是超车,罗斯伯格的超车就很顺畅,可能是因为年轻气盛,但反观巴顿的超车,我记忆中有两次是因为对方策略错误想慢进快出,其中还有一次超车巴顿自己都犹豫了一下,还好蒙托亚的线路已经不对了。
          不是说巴顿昨天的超车不漂亮,他超车的时候我激动着呢,但是依然觉得不够干脆,动作不够利落。巴顿给人的感觉就是开车稳,你看最后几圈舒米还知道撑着机会吓吓阿龙所呢,巴顿就一直跟在KIMI后面,咬都咬不太住......
          有点担心,好歹以前BAR里还有个SATO是属于愣头青,开的凶的,现在遇到了个同样儒雅的老巴.......前途难聊啊.......


          6楼2006-03-13 13:35
          回复
            我对他的超车实力向来不怀疑,昨天最后时刻咬KIMI其实咬得很紧,最后只相差0.6秒,要知道那个时候超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当看到顿从维修站出来时排在KIMI后面,我就知道没戏了。

            的确是没有好的机会,内弯道的位置卡不上,KIMI的赛车明显快于蒙托亚,拼速度肯定不占优势。

            昨天顿顿的三次超车很精彩,前两次是利用速度优势很轻松地超越,第三次绝对是技术性超车,有胆识,有冒险精神,看F1这么多年,这样的超车我还真见得不多,不要被主持人的言论左右了。


            7楼2006-03-13 15:33
            回复
              一次进站今年还是最好不要玩它,我一直很纳闷的是去年为什么不实行一次进站??去年的轮胎规则其实很适合一次进站的呀…


              8楼2006-03-13 15:39
              回复
                小7~~去年要是一次进站看看轮胎就完了,万一轮胎跑着跑着在赛道上挂掉了就麻烦了啊~~当然要一遍遍检查check喽~至于KIMI的一次进站,估计排位赛那天他拿了最后一名之后,车队就制定这样的策略了吧~

                我们顿顿的技术也是毋庸置疑的啊~~而且说实话,今年HONDA的车真的不错了呢~如果是去年,顿顿就算技术再一流,英美的车也很难满足偶们顿顿飞快超车的愿望哎~


                IP属地:北京9楼2006-03-13 19:05
                回复
                  2025-08-30 21:36: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去年不可以换胎,KIMI就是多次靠着一次进站的战略从最后一位超到前三,今年进站要换胎,旧胎跟新胎拼肯定是拼不过的~


                  10楼2006-03-13 20:41
                  回复
                    高论高论~


                    IP属地:北京11楼2006-03-13 20:58
                    回复
                      ………………………………
                      先忽略某话中的意味……

                      04年的上海站大多数车手选择3次进站,顿顿选择了2次进站结果获得了第二……(不是我在做梦吧?具体我也记不清了~)之后又一直看到迈凯伦的一次进站策略屡屡奏效,我就对此策略颇生好感…


                      12楼2006-03-13 21:02
                      回复
                        不过如果真是发车时候离合器的问题(汗~顿顿不是在找理由8?)
                        那么我们绝对有理由期待顿顿接下来的冠军~
                        赛车的绝对速度相当惊人啊~


                        13楼2006-03-13 21:03
                        回复
                          本田本来新赛季就是不错~车既然也步入正轨了,我们就没理由不等待顿顿的第一个冠军了~


                          IP属地:北京14楼2006-03-13 21:08
                          回复
                            是啊,相比起去年,今年算是“梦幻开局”了……

                            去年同期,顿顿连续N场零分,还有车队问题禁赛……今年我们应该庆幸了~好的开始是 成功的…


                            15楼2006-03-13 21:10
                            回复
                              2025-08-30 21:30: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过顿出维修站的时候那个超车,超谁我忘记了,离犯规不远,直播的时候还特别给了个重放,吓我一身汗.......


                              16楼2006-03-14 14: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