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第一款圈铁静旗舰耳机!TRN BAX PRO主观体验报告
大概是十年前,我买了人生中第一个安卓智能手机——小米3。可能现在年轻的朋友没什么概念,那段时间正处于塞班和安卓的过渡期,诺基亚依旧占据着市场的主流。不过未来已来的趋势不可逆,用过了安卓的大屏、触控和APP这些对于提升体验效果显著的特性后,肯定是回不去了。
当时的手机品牌里,“中华酷联”是比较主流和深入人心的,小米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兴势力。除了那句经典的“为发烧而生”,最吸引我的就是1999元的价格了。性能强,还便宜,销量好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应该说,自创立开始,“性价比”就是小米雷打不动的经营理念,手机利润率不超过5%是这种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而这,亦是我在深入体验TRN BAX PRO一周后的真实感受。

提起国内卷配置、舍得堆料、主打性价比的品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TRN。两年前我就写过TRN VX PRO,一圈八铁仅要598元,在当时主流品牌1个单元1000块的定价模式下,颇有些搅局者的意味。记得我当时对VX PRO的评价是:只要你不是抱着占便宜、越级打怪的想法,大概都是可以一本满足的。说白了,国产单元的成本和水平摆在那里,能做到小幅度的物超所值就很不错了。

今天的主角,是TRN刚刚发布的旗舰产品——BAX PRO,官方售价2999元。与以往产品研发思路不同的是,BAX PRO并没有继续疯狂堆单元,一圈两铁两静的五单元配置看似平平无奇,但这的确是目前你能买到的、性价比最高的圈铁静产品之一了。TRN还是那个TRN,并没有因为圈铁静的大火、竞品普遍卖大几千甚至上万的价格乱了节奏,依旧压着成本线,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开箱部分略过不表,各位直接看图就好。只能说,毕竟是旗舰产品,包装做的还是比较大气的,配件也足够丰富:低频套、T套、海绵套、主动调音卡针、2.5+3.5+4.4可换插头,一应俱全。
关注TRN的朋友可能都想知道,2999元的BAX PRO比1999元的BAX好在哪里。
查询资料梳理了一下,能看到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 外观设计没有变化,依旧是不锈钢面板+铝镁合金底壳,不过从银色升级为黑色,更有PRO的质感。
2, BAX是一圈一铁两静的四单元配置,动铁是楼氏29689,静电是声扬进口单元;BAX PRO在此基础上,新增了一颗负责高频的楼氏33518动铁,提升了高频的清晰度和明亮度。同时动圈单元也从第三代10mm双磁路动圈升级为第四代双磁路镀铍振膜动圈。

3, BAX无主动调音玩法;BAX PRO有三挡开关,尽管不是按照低中高频来排布的,不过TRN给出了六种成熟的组合方式可供体验,全关为默认的均衡模式。
4, 线材亦发生了变化,从十六股镀银线升级为成本更高的八股6N单晶铜线材。
总的来说,单纯从物料角度来看,成本恐怕就要贵上大几百了,并没有太多溢价可言。如果你在乎主动调音的玩法,那么这1000块钱我觉得加的还是挺值的。

声音方面。因为我没听过BAX,借来BAX PRO只是想了解一下TRN目前声学水平的上限在哪里,因此我无法从听感层面对比两个产品的区别,仅以BAX PRO的表现说说我的看法。默认均衡模式,低频套,4.4mm平衡。
大的框架上,BAX PRO是一款音色中性偏暖,主打圆润耐听、中正杂食,没什么性格但是该有细节都有的中庸风格产品。开声有些闷缩,煲机2小时后就进入正常状态了。

大概是十年前,我买了人生中第一个安卓智能手机——小米3。可能现在年轻的朋友没什么概念,那段时间正处于塞班和安卓的过渡期,诺基亚依旧占据着市场的主流。不过未来已来的趋势不可逆,用过了安卓的大屏、触控和APP这些对于提升体验效果显著的特性后,肯定是回不去了。
当时的手机品牌里,“中华酷联”是比较主流和深入人心的,小米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兴势力。除了那句经典的“为发烧而生”,最吸引我的就是1999元的价格了。性能强,还便宜,销量好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应该说,自创立开始,“性价比”就是小米雷打不动的经营理念,手机利润率不超过5%是这种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而这,亦是我在深入体验TRN BAX PRO一周后的真实感受。

提起国内卷配置、舍得堆料、主打性价比的品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TRN。两年前我就写过TRN VX PRO,一圈八铁仅要598元,在当时主流品牌1个单元1000块的定价模式下,颇有些搅局者的意味。记得我当时对VX PRO的评价是:只要你不是抱着占便宜、越级打怪的想法,大概都是可以一本满足的。说白了,国产单元的成本和水平摆在那里,能做到小幅度的物超所值就很不错了。

今天的主角,是TRN刚刚发布的旗舰产品——BAX PRO,官方售价2999元。与以往产品研发思路不同的是,BAX PRO并没有继续疯狂堆单元,一圈两铁两静的五单元配置看似平平无奇,但这的确是目前你能买到的、性价比最高的圈铁静产品之一了。TRN还是那个TRN,并没有因为圈铁静的大火、竞品普遍卖大几千甚至上万的价格乱了节奏,依旧压着成本线,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开箱部分略过不表,各位直接看图就好。只能说,毕竟是旗舰产品,包装做的还是比较大气的,配件也足够丰富:低频套、T套、海绵套、主动调音卡针、2.5+3.5+4.4可换插头,一应俱全。
关注TRN的朋友可能都想知道,2999元的BAX PRO比1999元的BAX好在哪里。
查询资料梳理了一下,能看到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 外观设计没有变化,依旧是不锈钢面板+铝镁合金底壳,不过从银色升级为黑色,更有PRO的质感。
2, BAX是一圈一铁两静的四单元配置,动铁是楼氏29689,静电是声扬进口单元;BAX PRO在此基础上,新增了一颗负责高频的楼氏33518动铁,提升了高频的清晰度和明亮度。同时动圈单元也从第三代10mm双磁路动圈升级为第四代双磁路镀铍振膜动圈。

3, BAX无主动调音玩法;BAX PRO有三挡开关,尽管不是按照低中高频来排布的,不过TRN给出了六种成熟的组合方式可供体验,全关为默认的均衡模式。
4, 线材亦发生了变化,从十六股镀银线升级为成本更高的八股6N单晶铜线材。
总的来说,单纯从物料角度来看,成本恐怕就要贵上大几百了,并没有太多溢价可言。如果你在乎主动调音的玩法,那么这1000块钱我觉得加的还是挺值的。

声音方面。因为我没听过BAX,借来BAX PRO只是想了解一下TRN目前声学水平的上限在哪里,因此我无法从听感层面对比两个产品的区别,仅以BAX PRO的表现说说我的看法。默认均衡模式,低频套,4.4mm平衡。
大的框架上,BAX PRO是一款音色中性偏暖,主打圆润耐听、中正杂食,没什么性格但是该有细节都有的中庸风格产品。开声有些闷缩,煲机2小时后就进入正常状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