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31,391贴子:3,450,761

谈谈二战日军和一战军队装备差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基础的步兵武器:三八式步枪,确实是一战水平的,因为这玩意在一战之前,日俄战争结束的时候就开始列装了。但是39年开始换装的九九式步枪虽然依旧是栓动步枪,但是全枪长度已经缩短到和Kar98K接近的水平。如果不考虑财大气粗的米国人装备的M1加兰德的话,二战时各国装备的步枪和一战时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通常只是缩短了长度便于机动和乘车,甚至一战时的老枪也还在大量使用。实际上我之前和吧主讨论组建军队,我非常讨厌栓动步枪,认为这是一战武器,二战军队应该以冲锋枪为主,这基本是排队枪毙思维和巷战思维了。
轻机枪:较老的十一式轻机枪由于不可靠的开放式供弹确实算是一战水平…但是二战过程中开始列装的九七式/九九式和英军二战时主要使用的布伦式轻机枪一样源自捷克斯洛伐克的ZB26。
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源自霍奇克斯M1914,但是这玩意的重量十分夸张,加上三脚架的全重超过55KG,超过了苏制发射12.7×108mm大威力子弹的Dshk,基本属于一战水平的装备。
掷弹筒:一战英法并没有类似的装备,掷弹筒使得步兵能有效攻击建议工事中的轻重机枪,并且便于跟随步兵进攻。这玩意要是用在一战应该挺有用的……
重武器/支援武器
九七式迫击炮(81mm):和M1 81mm迫击炮接近,显然属于二战水平的装备
九二式步兵炮(70mm):在日军奇怪的思路下被当作营级支援火炮使用,替代了许多原本属于九七式迫击炮的位置;和81mm 迫击炮相比更重,优点是可以直射,对付土木工事的效果好很多。
四一式山炮(75mm):这玩意本来就是一战之前研制的,典型的一战水平装备。
九四式山炮(75mm):前者的改进版,变得更像野战炮,弹药也和野战炮通用,甚至有反坦克榴弹。
三八式野战炮(75mm):一战前研制,典型的一战水平装备。
九十式野战炮(75mm):三十年代采用法国技术研制,性能显著优于一战时的75cm野战炮,并且便于机械化运输……然而日军的机械化程度惨不忍睹,于是又搞出了降级版的九五式野炮
九九式山炮(105mm):日本自己捣鼓的射程短威力大的奇葩,射程比许多75mm的山炮还短,只能欺负一下没有炮兵的对手。
九一式榴弹炮(105mm):自法国引进,和一战中后期的同口径榴弹炮性能接近。
三八式榴弹炮(150mm):一战前研制,典型的一战水平装备。
坦克
坦克是一战中的新生事物,日军的坦克发展自一战后,虽然放在二战中即使是二战前期也不够看,但是显然比一战时的要先进。
仅对比装备的话,二战开始时日军仅有一部分装备因为研制时间较早,只有法德一战水平,较新式的装备则充分吸收了一战中的经验和军事技术发展的成果。总体上日军的装备水平是领先于一战中的法、德的。
日军是质量没问题某些方面对比一战德法有优势,但是日军最大的问题是数量问题,重炮数量可能连奥匈都不一定比得过,弹药数量就更是少得可怜,
日军真正落后的是国力。受制于日本有限的工业能力,再加上还要负担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日本陆军的机械化进程十分缓慢,重型装备在野战机动时依然十分依赖畜力运输。结果导致日军师团一级能装备的100mm以上口径火炮寥寥无几。日军虽然吸收了一战前期的经验,将轻型火炮下放到团、营一级用作支援火力,却难以大量装备长身管、重型火炮。同时日军的坦克长期局限在十多吨的车重+小口径主炮,直到二战后期才开始发展真正的中型坦克。
二战中的日本陆军,更像是一支吸收了一战中的经验,但是受制于国力仅进行部分针对性改进的军队。欺负落后的中国军队时可以作威作福,在海空优势加持下也可以打败欧美的殖民地军队,但是当真正面对美国和苏联的军队时短板就暴露无遗。
二战日本陆军和一战军队交手,万人以下天下无敌,日军不满万,不可战,但是兵越多日军大兵团指挥能力差,和重炮弹药数量匮乏的优势会进一步放大,如果是几十万人以上的大决战级别怕是连英法都不如。到百万这个级别还是去和俄军比较吧,俄军就是加强版的国军。


IP属地:江苏1楼2023-12-14 15:35回复
    日军除了对上美军以外,其他对手基本也就是一战甚至还不如一战水平。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2-14 17:0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错误不少。
      日军的九六式/九九式都是大正十一年的改进版本,都是基于哈乞开斯而不是zb26。
      九二式重机枪应该是三八式的改进版,基准应该是哈乞开斯m1897而不是m1914,也许参考过m1914。
      95式野炮明显是38式的改炮架版,不是90式的缩水版。
      除了90式,41山94山38野95野可以通用弹头的……
      99式105山是仿制品,不是日本自己捣鼓的。
      91榴是典型的二战榴弹炮,和lefh 18、m2同一个等级。
      大正四年式150榴、96式150榴,大正十四年式105加、九二式105加,89式150加缺货。
      坦克方面,实际上九五式九七式在研制成功时都能算先进——除了坦克炮。九七式换47炮,在二战前期也能凑合着用,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落后。当然,到41年就有点落伍了——中型坦克出来了。
      陆军马鹿的最大问题实际上是后勤,不仅是工业差,还有组织差……


      IP属地:广东5楼2023-12-14 17:41
      收起回复
        二战不可能以冲锋枪为主,冲锋枪使用手枪弹,有效射程严重不足,哪怕是苏联那种冲锋枪保有量很大的军队,莫辛纳甘的数量也是冲锋枪的2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14 18:36
        收起回复
          毕竟一战跟二战之间也就隔了二三十年,法国虽然有研制的新型的坦克,但他们的作战思想还停留在一战,像装甲集团军冲锋在他们看来那完全是倒反天罡的事情,完全是战争史上的笑话。他们也是带着这种思想,以及国内厌战情绪成为了二战的笑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2-14 19:38
          收起回复
            冲锋枪交战距离太近,突击步枪大规模列装后步兵就不用这玩意了


            IP属地:多米尼加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2-14 20:48
            回复
              二战开启了步枪卡宾化的潮流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2-14 21:41
              回复
                亚洲第一没问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14 23:0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小日本跟意大利一样二战刚开始很多新装备并不落后,可惜国力不行数量太少以及后期研发跟不上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2-14 23:59
                  回复
                    我就纳闷为什么打不过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2-15 12:21
                    回复
                      主要是当时日军对手大部分都是一战军队水平甚至不到的。果军就不说了,英军在海峡殖民地的军队是没有坦克,唯一的底牌是大口径榴弹炮,美军在菲律宾部队的情况也差不多。苏军火力达到二战水平,但日军后面主要是南下方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2-15 13:49
                      收起回复
                        有很多误区啊,例如坦克,日本研制的97在当时算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了,在诺门坎战役表现也不错,不过后面思路偏了,没有继续发展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12-15 22:48
                        回复
                          小鬼子的陆军装备其实真不怎么样,甚至国军序列当中的一些精锐部队在开战前都比小鬼子好(比如中央教导总队,税警总团、第36、88、87师这些第一批整理师,滇军60军等)但工业能力薄弱,优秀武器装备全部依靠进口的国军架不住战争损耗,基本上一场大战以后,得不到有效补充,装备上就又和日军拉开差距了。最典型的就是滇军60军,龙云用烟土收入以及1936年云南半省赋税,从法国、比利时、捷克购入大量武器装备,滇军60军全军4万人哈奇开斯、ZB26、勃朗宁轻机枪装备数量就高达惊人的700挺了,蒋介石为了拉拢卢汉把60军升格为特种军后又给予了大量武器装备补充,连上备用机枪数量,在出发去徐州前,轻机枪数量可能达到900挺,要知道同期日军2万人的甲种师团轻机枪装备数量也不过288挺,而且大正11式轻机枪的性能远不如滇军的一众进口轻机枪。60军的武器装备和对面的两个日军甲种师团对比,可能也就在装甲兵和大口径火炮方面吃亏,对比步枪、机枪、迫击炮、山炮方面基本上都比日军更好。虽然禹王山阻击战开始时,由于第一线汤恩伯部和东北军于学忠溃逃,导致第二线60军仓促接敌被动陷入苦战损失较大(60军的主要伤亡都是在这一阶段发生的),但站稳脚跟后,依托禹王山地形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构筑了大量机枪迫击炮阵地,硬刚日军两个甲种师团,连日军都惊呼对面中国军队的火力比自己还猛,打得日军积尸山前数重,27天无法前进一步,愣是打出了中日开战以来双方最接近的伤亡交换比(1.8万:1.2万)。但这一战后,滇军60军也基本废了,剩余兵力和武器装备数量不足战前三分之一,随着滇越铁路被切断,进口的武器弹药得不到补充,沦为二流部队,后续数年抗战,再也没了像禹王山之战一样和同等数量日军硬刚的实力。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12-16 09: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