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猫鸣泣之时吧 关注:56,411贴子:2,601,184
  • 18回复贴,共1

(含剧透,欢迎讨论)关于海猫人物塑造的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来在看散人直播的海猫,以及晓凯的解说又回顾了海猫,看弹幕评论感觉不同人对海猫的人物塑造理解还差的蛮多的,那我先来说下我的理解权当抛砖引玉了,欢迎有不同见解的人来讨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13 14:32回复
    海猫里的人物除了少部分人,大部分都是相当“黑”的,特别是经常被吐槽的万恶之源金藏,夏妃,鲁道夫,雾江更是直接,故意的杀了人,小安的感情也令不少人感到混乱。
    但同时这些人虽然“黑”但也有各自足以吸引到玩家的闪光点
    有人能接受这般人物塑造,以人不是非黑即白或者是“没有爱便看不见”来解释。
    但也有人接受不了这样的人物,因为那些人格魅力完全比不上生命的罪。这就像一个加法,把白加上黑就是完整的一个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13 14:42
    回复
      2025-05-15 14:41:22
      广告
      但依我看,海猫的人物塑造绝不是正反两面全说完了的加法,而是不辜负。海猫无意去洗白或者“立体”什么人物,犯下的罪就是罪,这是绝对的,但谁都没有辜负潜藏在阴影之下的“白”,这些被压抑的美德或许在犯下罪行时难以看见,但实实在在的存在,不需要一个总体的中肯的客观的评价,而是“他就是这样的人”。这是海猫的人物给我最大的感受,每个人都没有辜负他自己的闪光点,因而楼座与真理亚才那么极端,好时极好坏时极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13 15:01
      回复
        海猫是带点童话风格的,里边的人物很“极化”,小安可以为爱杀人,金藏会侵犯二代,三弟一家为钱杀人,但他们好起来也是极好(详见EP8)。
        希望各位吧友也能不辜负自己。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2-13 15:20
        回复
          没有爱就看不见,这里的爱必须区分主体和客体。能看见魔法的,必然心存对某项事物的爱。即使是看见魔女杀人,也必然是因为“魔女杀人”的外壳内也保护了他们所珍爱的。缘寿能看见而她同学看不见的、真里亚能看见而楼座看不见的、战人能看见而戏法结局分支的缘寿看不见的……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那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魔法?
          我们所能看到的人物塑造,不单纯是他们本身,还有具现出他们的人物所赋予的滤镜。缘寿在读真里亚的日记本后所具现出的真里亚,必然会带有缘寿所认为的真里亚的额外美好之处。同理,在每一篇伪书棋盘中的棋子人物,他们所表现的,是他们自身的真实+棋盘创作者所赋予的人物属性,以及棋手战人进行的人物属性修正。
          对于海猫中的人物,我们当然可以有爱憎之分,也没必要去完全接受每一个人。接受人物塑造方式与接受人物是两码事。我们接受或拒绝某个人物,与战人接受或拒绝某个人物同样是两码事。战人的选择是保留所有亲人的美好,将所有罪孽归于黄金魔女来救赎,所有已逝的亲人归于黄金乡。我们就因人而异,毕竟我们在读完海猫之后所具现出的那个人物,除了名字彼此相同,其余的已经随着我们所赋予的滤镜不同而各不相同了。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湖北5楼2023-12-13 15:49
          回复
            是的,海猫中的人物形象在我看来更像是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剧情服务或是单纯为了讨好观众所创造出来的“角色”
            举个例子,夏妃与绘羽在故事中前期给观众的印象是完全相反的,大部分人对她俩的初印象基本上都是:夏妃白,绘羽黑,这也是龙7故意写成这样想让观众对角色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而在海猫的整个故事中,几乎没有直接的描写过夏妃的“黑”,即便是在ep5,夏妃的罪也是以夏妃在痛苦之中讲述的自白来告诉的玩家,夏妃在故事的表面中向观众展现出来的形象更多还是“惨”
            绘羽同样如此,故事中几乎没有过多的描写绘羽的“白”而更多以一种“黑中留白”的形式让观众自行感受到这个角色的“白”比如在ep3中,我们能在故事的描写中看到绘羽对于黄金的贪婪与自私,但其叙述中又留有一定的余地,能让观众从中看到绘羽对家人的重视,在ep4中,从缘寿的口中得知绘羽将她送进圣露琪亚学院是为了报复,但也仅仅是缘寿一面之词,从后面须磨寺家的追杀又能看出绘羽将她送进学院也是一种保护,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能让观众自行感受到这个角色的爱。
            所以龙7塑造出这些非黑即白的角色,并非是让我们观众只关注角色黑或者白的那一面,而是让我们能完整的理解这个角色的,因为龙7知道每个人评价一个角色好坏的标准都各不相同,所以将角色塑造的完整,真实,让观众自行对角色做出判断,想让我们怀有爱,看到六轩岛上众人的爱,同时也让我们保持理性,看到他们的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13 17:55
            回复
              看起来更像是反驳那些典型的人物崇拜观点 比如说这人虽然对自己家的很好但是对外有过侵害 德行不好啊我要突出这点讨厌他彰显自身的品格 或者强调另一方面表达喜爱之情 你是想说人物刻画得很好 喜恶之情不必表达 因为人就是角度立场不同 喜恶就会变换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13 18:46
              收起回复
                不如来探讨一下魔女方的人物,比如说贝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2-13 20:59
                收起回复
                  2025-05-15 14:35:22
                  广告
                  魔女方的人物是很特殊的,因为她们只在棋盘世界和上位世界以及想象中出现,可以说是纯粹概念性想象性的人物,这种人物无法独立存在,EP4魔女真理亚被缘寿否定后说“缘寿哪天明白了,我们会重新回到她们身边”也就是所谓的凭依,贝阿朵是小安,魔女同盟,贝伦以及拉姆达是为玩家存在,但这样并不意味着魔女方的人物就是随便而不具独立性,缘寿并没有消灭真理亚,这并不是她不想而是她不能,所有对魔女的否定都只是对自己“心”中魔女部分的压抑,被压抑物并不会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回归。绘羽压抑的夏娃,小安压抑的贝阿朵(三位一体就是压抑的最好证明),贝伦是玩家对真相的压抑,拉姆达是玩家的永恒享乐。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2-14 09:11
                  回复
                    我之前看心理学原型时看到了“魔女原型”,魔女是情感依赖患者,觉得自己没有力量而仰赖于心中的其他有力量的原型。我当时刚看海猫时就觉得魔法就是这样的心理能量,魔法不完全是某种叙诡修饰,同时是决心,纠结这般的情感活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2-14 09:18
                    回复
                      海猫的塑造最特殊的是,她们都是塑造的塑造,因为角色的展现有观测的推理猜测的原因,角色黑的和白的部分甚至可以切割,(比如爱女儿的楼座和恨女儿的楼座都是通过间接线索推断的,都似真似假)取决于读者愿意信哪部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14 11:17
                      回复
                        里面的角色你可能不会每一个都喜欢,甚至一个都不喜欢,但是你一定不会觉得他们的人物动机不能理解,因为虽然他们些许不是真正的“好人”,但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物逻辑都是自洽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1-07 1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