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做了一次50mm的横评,然后就有不少朋友要求做一次85mm的,所以就有了这一篇
找周边的朋友借了一圈,一共借到7个品牌了10只85,不过这次只打算详细的讲其中7枚。
首先在这明确一下我对85的定义,85作为一枚人像镜头,无限远的锐度表现其实并不重要,另外对于85来说焦微虚化的柔和程度以及过渡是需要着重考量的,最后85这枚镜头对肤色的还原和表现也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人脸的肤色是非常吃镜头色彩的,人脸的色彩及灰度的过渡非常复杂,很多色彩信息后期是难以还原的)。
1.蔡司 Otus 85mm F1.4
为什么先讲蔡司,这是因为我恰巧借到了两枚蔡司,一枚Otus 85,一枚milvus 85。这两枚镜头也恰好代表了蔡司对于顶标镜头和次顶标镜头的定义。如果单纯从锐度上讲Otus85并没有和milvus85拉开差距,甚至在2米左右对焦距离milvus85的中心锐度要高于Otus85.。那Otus 85优秀体现在整体上,蔡司为了焦外的柔美特意保留了一定量的球差,这使得Otus85的中心锐度减低了,但解析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锐度和解析了并不是一个概念,锐度高可能是反差高造成的,不一定的细节保留多)。其次Otus85在轴向色散控制方面基本做到了APO级别,这也使得otus85在很多时候看起来比milvus85更加清晰。Otus85的虚化表现也堪称一绝,基本没啥可见的二线性,焦外过渡也非常流畅。色彩方面Otus85的立体感与过渡都远好于milvus85。其实蔡司已经通过otus与milvus的区别给出了顶标与次顶标的定位,顶标镜头更关注解析,虚化,色彩,而对于反差与锐度则没有那么关注。Otus85是整个Otus系列里最强的一枚镜头,直到今天也依旧是最强的85定焦镜头。

2.索尼85mm F1.4 GM
索尼的85GM可以说是一枚标准的玄学镜头,实际上它非常切合蔡司对于顶标85的追求。 85GM拥有非常好的背景虚化·,以及相当不错的红色与蓝色灰度表达。但可惜的是85GM的设计大概是针对2400万像素时代进行的,在A7R2上就已经暴露了它解析力不足的特点(为了焦外柔和索尼做了取舍,球差和色差都比较大)。另外在绿色的表达方面85GM有所欠缺,好在是不怎么影响人脸的色彩表达。对于低像素机85GM依旧是很好的选择,但对于高像素机85GM就显得有些过时了。

3.佳能RF 85 1.2 L
RF85L可以说是佳能的当家镜头,它拥比较可用的焦内解析力(实际上也就够4000万像素左右,佳能取巧做了RAW的锐化处理),焦外表现也算是不错。不过和真正的顶级焦外相比还是略微显得硬了一些。RF85最大的优势在于几乎均一的像场与平衡的分辨率,可以说RF85依旧是一枚介于顶标和次顶标概念之间的85,不过由于佳能强大的镜头设计能力,RF85是以次顶标的设计理念硬是做出了顶标的镜头特征。代价就是巨大的镜头尺寸和体积,高达100g的对焦镜组也让老迈的USM马达声嘶力竭。色彩表现方面RF85基本就是佳能一贯的传统,在红色的灰度上表现很好,但是蓝色和绿色都比较欠缺。至于抗眩光表现差,画面边缘轴向色散严重都是RF85的缺陷不过对于一枚人像焦段影响不是特别大。

4. 尼康Z85 F1.2 S
不知道尼康这一代顶标镜头是不是有一些矫枉过正了(几乎放弃色散校正),在出了Z50S这个堪称灾难的镜头后,Z85S虽然有所改善,但依旧很难说全面超越自家1.8军团里的Z85。Z85S应该也是对焦外做了优化的镜头,在背景反差较低时Z85S有着很好的焦外表现,但是在面对高反差背景时就边缘比较明显了(感觉焦外优化了,又好像没有完全优化)。其他方面Z85S和RF85可以说是半斤八两,解析力上中心尼康占优边缘佳能更好。不过尼康的老传统,蓝色色阶表达不好的问题依旧存在。很难想象尼康如此堆料的一枚镜头,画面表现却并没有达到它所应该达到的高度。

5. 适马 85mm ART DG DN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枚85定焦,虽然这枚镜头剑走偏锋的设计并不是很完美,但是85ART给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85ART可以说是把控制体积设计理念走到极致的一枚镜头,它拥有非常好的解析力与色散表现,同时拥有无与伦比的体积控制。焦外虽然没有做到极致但也做到了和佳能RF85近似的效果。可以说它就是目前我心目中最好的85定焦。不过85ART也有自家的问题,首先由于在畸变上放飞自我,所以在校正后边缘画质就会劣化的比较严重。其次85ART的抗眩光能力比较弱,基本上预见高光背景就会有掉饱和与掉反差的情况,第三就是适马的老问题吃颜色。我这索尼机身上同场景对比过适马85ART与蔡司Batis85,相同机身设置的情况下85ART需要+20对比度和+10饱和度才能达到近似Batis85的色彩,但立体感上就不要想了。不过对于大多数摄影,尤其是偏爱日系小清新风格的摄友,这种低饱和低反差的特色反而不是缺点。

6. 三阳 AF85 1.4
这是一枚性价比非常高的85定,按蔡司的定义它属于次顶标镜头的设计理念,其实这枚镜头的成像风格和佳能RF85非常像。除了光圈小了1/3档外基本可以把它当作小号RF85看。不过三阳的镜头一直有几个让人如鲠在喉的痛点。首先做工很差,镜身用的是很轻的硬塑料,而不是比较重的工程塑料与金属,扑面而来的廉价感。其次抗眩光能力很差。最后就是非常吃颜色,甚至比同为副厂的适马还要差不少。不过除开上述这些缺点,三阳的85.4更像一枚小号的85.2而不是一枚大号的85.8.

7. 宾得 DFA *85mm F1.4
宾得这一代星镜定焦也就两枚,基本都是在模仿蔡司Otus的设计思路。不过宾得的用料没有蔡司那么豪华,所以最后的成像效果没有蔡司的好,但也能做到蔡司Otus 百分之90到95的表现。DFA85在解析力,焦外虚化,色彩表达方面都非常强。色散表现不如Otus85但是比佳能和尼康的85.2要好。虚化的表现要明显优于RF85和Z85S,基本和85GM在一个水平上。宾得在这枚镜头上同样也是放飞自我,完全不考虑镜头的体积和重量,不过它还是没有尼康Z85S重。DFA85最主要的缺点是顾头不顾腚,相对于非常柔和的背景虚化,前景虚化比较硬。其次在焦外色散控制方面不如蔡司来的完美。不过DFA85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那就是对高光的虚化是所有85定里最柔美的,甚至在部分场景里可以和有特殊设计的RF85 DS对抗。

8. 美科AF 85mm F1.4
这枚镜头我其实没有用过。不过在它目前在我的购买清单里。网上很多测评都在说它有很好的解析力与色散控制,非常期待这枚镜头的表现。
找周边的朋友借了一圈,一共借到7个品牌了10只85,不过这次只打算详细的讲其中7枚。
首先在这明确一下我对85的定义,85作为一枚人像镜头,无限远的锐度表现其实并不重要,另外对于85来说焦微虚化的柔和程度以及过渡是需要着重考量的,最后85这枚镜头对肤色的还原和表现也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人脸的肤色是非常吃镜头色彩的,人脸的色彩及灰度的过渡非常复杂,很多色彩信息后期是难以还原的)。
1.蔡司 Otus 85mm F1.4
为什么先讲蔡司,这是因为我恰巧借到了两枚蔡司,一枚Otus 85,一枚milvus 85。这两枚镜头也恰好代表了蔡司对于顶标镜头和次顶标镜头的定义。如果单纯从锐度上讲Otus85并没有和milvus85拉开差距,甚至在2米左右对焦距离milvus85的中心锐度要高于Otus85.。那Otus 85优秀体现在整体上,蔡司为了焦外的柔美特意保留了一定量的球差,这使得Otus85的中心锐度减低了,但解析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锐度和解析了并不是一个概念,锐度高可能是反差高造成的,不一定的细节保留多)。其次Otus85在轴向色散控制方面基本做到了APO级别,这也使得otus85在很多时候看起来比milvus85更加清晰。Otus85的虚化表现也堪称一绝,基本没啥可见的二线性,焦外过渡也非常流畅。色彩方面Otus85的立体感与过渡都远好于milvus85。其实蔡司已经通过otus与milvus的区别给出了顶标与次顶标的定位,顶标镜头更关注解析,虚化,色彩,而对于反差与锐度则没有那么关注。Otus85是整个Otus系列里最强的一枚镜头,直到今天也依旧是最强的85定焦镜头。

2.索尼85mm F1.4 GM
索尼的85GM可以说是一枚标准的玄学镜头,实际上它非常切合蔡司对于顶标85的追求。 85GM拥有非常好的背景虚化·,以及相当不错的红色与蓝色灰度表达。但可惜的是85GM的设计大概是针对2400万像素时代进行的,在A7R2上就已经暴露了它解析力不足的特点(为了焦外柔和索尼做了取舍,球差和色差都比较大)。另外在绿色的表达方面85GM有所欠缺,好在是不怎么影响人脸的色彩表达。对于低像素机85GM依旧是很好的选择,但对于高像素机85GM就显得有些过时了。

3.佳能RF 85 1.2 L
RF85L可以说是佳能的当家镜头,它拥比较可用的焦内解析力(实际上也就够4000万像素左右,佳能取巧做了RAW的锐化处理),焦外表现也算是不错。不过和真正的顶级焦外相比还是略微显得硬了一些。RF85最大的优势在于几乎均一的像场与平衡的分辨率,可以说RF85依旧是一枚介于顶标和次顶标概念之间的85,不过由于佳能强大的镜头设计能力,RF85是以次顶标的设计理念硬是做出了顶标的镜头特征。代价就是巨大的镜头尺寸和体积,高达100g的对焦镜组也让老迈的USM马达声嘶力竭。色彩表现方面RF85基本就是佳能一贯的传统,在红色的灰度上表现很好,但是蓝色和绿色都比较欠缺。至于抗眩光表现差,画面边缘轴向色散严重都是RF85的缺陷不过对于一枚人像焦段影响不是特别大。

4. 尼康Z85 F1.2 S
不知道尼康这一代顶标镜头是不是有一些矫枉过正了(几乎放弃色散校正),在出了Z50S这个堪称灾难的镜头后,Z85S虽然有所改善,但依旧很难说全面超越自家1.8军团里的Z85。Z85S应该也是对焦外做了优化的镜头,在背景反差较低时Z85S有着很好的焦外表现,但是在面对高反差背景时就边缘比较明显了(感觉焦外优化了,又好像没有完全优化)。其他方面Z85S和RF85可以说是半斤八两,解析力上中心尼康占优边缘佳能更好。不过尼康的老传统,蓝色色阶表达不好的问题依旧存在。很难想象尼康如此堆料的一枚镜头,画面表现却并没有达到它所应该达到的高度。

5. 适马 85mm ART DG DN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枚85定焦,虽然这枚镜头剑走偏锋的设计并不是很完美,但是85ART给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85ART可以说是把控制体积设计理念走到极致的一枚镜头,它拥有非常好的解析力与色散表现,同时拥有无与伦比的体积控制。焦外虽然没有做到极致但也做到了和佳能RF85近似的效果。可以说它就是目前我心目中最好的85定焦。不过85ART也有自家的问题,首先由于在畸变上放飞自我,所以在校正后边缘画质就会劣化的比较严重。其次85ART的抗眩光能力比较弱,基本上预见高光背景就会有掉饱和与掉反差的情况,第三就是适马的老问题吃颜色。我这索尼机身上同场景对比过适马85ART与蔡司Batis85,相同机身设置的情况下85ART需要+20对比度和+10饱和度才能达到近似Batis85的色彩,但立体感上就不要想了。不过对于大多数摄影,尤其是偏爱日系小清新风格的摄友,这种低饱和低反差的特色反而不是缺点。

6. 三阳 AF85 1.4
这是一枚性价比非常高的85定,按蔡司的定义它属于次顶标镜头的设计理念,其实这枚镜头的成像风格和佳能RF85非常像。除了光圈小了1/3档外基本可以把它当作小号RF85看。不过三阳的镜头一直有几个让人如鲠在喉的痛点。首先做工很差,镜身用的是很轻的硬塑料,而不是比较重的工程塑料与金属,扑面而来的廉价感。其次抗眩光能力很差。最后就是非常吃颜色,甚至比同为副厂的适马还要差不少。不过除开上述这些缺点,三阳的85.4更像一枚小号的85.2而不是一枚大号的85.8.

7. 宾得 DFA *85mm F1.4
宾得这一代星镜定焦也就两枚,基本都是在模仿蔡司Otus的设计思路。不过宾得的用料没有蔡司那么豪华,所以最后的成像效果没有蔡司的好,但也能做到蔡司Otus 百分之90到95的表现。DFA85在解析力,焦外虚化,色彩表达方面都非常强。色散表现不如Otus85但是比佳能和尼康的85.2要好。虚化的表现要明显优于RF85和Z85S,基本和85GM在一个水平上。宾得在这枚镜头上同样也是放飞自我,完全不考虑镜头的体积和重量,不过它还是没有尼康Z85S重。DFA85最主要的缺点是顾头不顾腚,相对于非常柔和的背景虚化,前景虚化比较硬。其次在焦外色散控制方面不如蔡司来的完美。不过DFA85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那就是对高光的虚化是所有85定里最柔美的,甚至在部分场景里可以和有特殊设计的RF85 DS对抗。

8. 美科AF 85mm F1.4
这枚镜头我其实没有用过。不过在它目前在我的购买清单里。网上很多测评都在说它有很好的解析力与色散控制,非常期待这枚镜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