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
1. ( )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进行研究工作的宏观指导,也就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 A.辩证法 B.科学方法论 C.控制论 D.突变论
2.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感常用的方法有:故事续讲法、移情测验法和( )。 A.抽样法 B.问卷法 C.问答法 D.普查法
3. 在运用观察法时,尤需注意避免如下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观察者期望效应、观察者放任现象、被观察者的反应性行为可能因观察过程中的某些因素而有所改变以及( )。 A.观察仪器设备的干扰 B.观察者主观意向 C.被观察者对象的流失 D.被观察者过度随意
4. 下列哪项不是抽样的方法( )。 A.单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法 C.成对抽样 D.分层抽样法
5. 在实验研究中,被操纵的变量称为( )或实验变量。 A.因变量 B.无关变量 C.自变量 D.相关变量
6. 为探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感的方法、途径与手段,常用( )。 A.教育实验法 B.事件取样法 C.符号记录法 D.等级评定法
7.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 )探索性的研究方法。 A.全覆盖 B.大范围 C.小范围 D.不确定
8. 婴儿社会性能力研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对( )的研究。 A.意志力 B.归属感 C.信念 D.依恋感
9.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内调查研究的主要具体方法有文献法、历史法、抽样法、普查法、典型法、重点法、典型法和(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内容分析法 D.榜样法
10. 最常用的统计图类型不包括( )。 A.曲线图 B.茎叶图 C.次数直方图 D.圆形图
11. 一般认为,了解婴儿气质特征唯一最有效的途径是( ),尽管得到的报告可能有偏差或主观片面性。 A.观察婴儿行为 B.记录婴儿活动 C.从婴儿的父母那里收集资料 D.实验研究
12. 关于婴儿知觉的研究,大部分是在( )内进行的。 A.社区 B.幼儿园 C.家庭 D.实验室
13. 按一般出现顺序,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依次包括:题目、作者与单位署名、摘要、( )、问题、假设、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资料目录等。 A.预诊 B.文献综述 C.行动计划 D.诊断
14. ( )对研究现象进行一定的人工控制,操纵某些条件,在实验控制下观察行为反应,以探讨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A.认知研究 B.实验研究 C.现场研究 D.观察研究
15. 皮亚杰把两行实际一样多的糖果排列成一行长,一行短,然后问幼儿两排糖果是不是一样多,这是在测量( )概念。 A.类包含 B.关系 C.守恒 D.理解他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
1. 曲线图常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表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 ) 对 错
2. 研究道德行为的常用方法有自然观察法,情景测验法和等级评定法等。( ) 对 错
3. 多因素实验设计,即在研究过程中同时操纵两个以上自变量,以发现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各变量间的交互作用和综合影响。( ) 对 错
4. 研究报告的研究方法部分,应对研究中全部有关的变量加以操作定义。( ) 对 错
5. 积差相关系数是由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Karl Pearson)提出的。 ( ) 对 错
6. 等距抽样法又称机械抽样法或系统抽样法。 ( ) 对 错
7. 突变论是由德国数学家汤姆(R.Thom)创立的。 ( ) 对 错
8. 教育实验法多为大范围内的准实验。 ( ) 对 错
9. 在分析和整理资料过程中,初步的整理工作包括:归类,评分或评定等级,列出总结表格,为统计处理作准备。 ( ) 对 错
10. 皮亚杰研究婴儿的方法存在样本极小且不具有代表性的缺点。 ( ) 对 错
11. 智力测验可分为个别测试和集体测试两类。 ( ) 对 错
12. 自由谈话能收集到比较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能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 ( ) 对 错
13. 婴儿的知觉研究多数为纵向研究。 ( ) 对 错
14. 全距能反应数据中间数值的散步情况。 ( ) 对 错
15. 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体现了两种重要形式:顺序发展和阶段发展。 ( ) 对 错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
1. 简述样本抽样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2. 简述研究报告撰写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20.0分,共20.0分)
1. 试论述科学方法与科学方法论的关系。
1. ( )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进行研究工作的宏观指导,也就是科学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 A.辩证法 B.科学方法论 C.控制论 D.突变论
2.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感常用的方法有:故事续讲法、移情测验法和( )。 A.抽样法 B.问卷法 C.问答法 D.普查法
3. 在运用观察法时,尤需注意避免如下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观察者期望效应、观察者放任现象、被观察者的反应性行为可能因观察过程中的某些因素而有所改变以及( )。 A.观察仪器设备的干扰 B.观察者主观意向 C.被观察者对象的流失 D.被观察者过度随意
4. 下列哪项不是抽样的方法( )。 A.单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法 C.成对抽样 D.分层抽样法
5. 在实验研究中,被操纵的变量称为( )或实验变量。 A.因变量 B.无关变量 C.自变量 D.相关变量
6. 为探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感的方法、途径与手段,常用( )。 A.教育实验法 B.事件取样法 C.符号记录法 D.等级评定法
7.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 )探索性的研究方法。 A.全覆盖 B.大范围 C.小范围 D.不确定
8. 婴儿社会性能力研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对( )的研究。 A.意志力 B.归属感 C.信念 D.依恋感
9.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内调查研究的主要具体方法有文献法、历史法、抽样法、普查法、典型法、重点法、典型法和(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内容分析法 D.榜样法
10. 最常用的统计图类型不包括( )。 A.曲线图 B.茎叶图 C.次数直方图 D.圆形图
11. 一般认为,了解婴儿气质特征唯一最有效的途径是( ),尽管得到的报告可能有偏差或主观片面性。 A.观察婴儿行为 B.记录婴儿活动 C.从婴儿的父母那里收集资料 D.实验研究
12. 关于婴儿知觉的研究,大部分是在( )内进行的。 A.社区 B.幼儿园 C.家庭 D.实验室
13. 按一般出现顺序,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依次包括:题目、作者与单位署名、摘要、( )、问题、假设、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资料目录等。 A.预诊 B.文献综述 C.行动计划 D.诊断
14. ( )对研究现象进行一定的人工控制,操纵某些条件,在实验控制下观察行为反应,以探讨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A.认知研究 B.实验研究 C.现场研究 D.观察研究
15. 皮亚杰把两行实际一样多的糖果排列成一行长,一行短,然后问幼儿两排糖果是不是一样多,这是在测量( )概念。 A.类包含 B.关系 C.守恒 D.理解他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
1. 曲线图常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表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 ) 对 错
2. 研究道德行为的常用方法有自然观察法,情景测验法和等级评定法等。( ) 对 错
3. 多因素实验设计,即在研究过程中同时操纵两个以上自变量,以发现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各变量间的交互作用和综合影响。( ) 对 错
4. 研究报告的研究方法部分,应对研究中全部有关的变量加以操作定义。( ) 对 错
5. 积差相关系数是由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Karl Pearson)提出的。 ( ) 对 错
6. 等距抽样法又称机械抽样法或系统抽样法。 ( ) 对 错
7. 突变论是由德国数学家汤姆(R.Thom)创立的。 ( ) 对 错
8. 教育实验法多为大范围内的准实验。 ( ) 对 错
9. 在分析和整理资料过程中,初步的整理工作包括:归类,评分或评定等级,列出总结表格,为统计处理作准备。 ( ) 对 错
10. 皮亚杰研究婴儿的方法存在样本极小且不具有代表性的缺点。 ( ) 对 错
11. 智力测验可分为个别测试和集体测试两类。 ( ) 对 错
12. 自由谈话能收集到比较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能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 ( ) 对 错
13. 婴儿的知觉研究多数为纵向研究。 ( ) 对 错
14. 全距能反应数据中间数值的散步情况。 ( ) 对 错
15. 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体现了两种重要形式:顺序发展和阶段发展。 ( ) 对 错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
1. 简述样本抽样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2. 简述研究报告撰写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20.0分,共20.0分)
1. 试论述科学方法与科学方法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