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贴吧写了三种护边的优劣情况,反响还不错。
浅谈三种球拍护边优劣:海绵、碳纤维和工...
经过一年多的实际体验,我最终选定了工程胶带材质的护边作为我的终极选择。现在来跟大家说说原因以及贴法。
一、为什么建议要贴护边?
之前,很多大神言之凿凿,说不贴护边才是终极选择。但在实践中,我认为业余选手还是尽量满贴护边。为啥?其实主要目的并不是底板防磕碰,而是为了防止胶皮开胶和裂边!这是因为不论业余还是专业,要贴好一套胶皮并且磨合好一套配置是非常难得的,一旦频繁粘贴胶皮,会极大影响手感!影响涨球!这是我最近得出的结论,一套好打的配置要尽力去呵护到报废,这样才能稳步涨球!如果你不贴护边,长则一月,短则数天,你就要重贴胶皮,特别是反手都是蛋糕海绵,多贴几次就废了!所以强烈建议要满贴护边!
二、护边厚度尽量要薄
之前我觉得略厚的海绵材质护边是我终究选择,又轻还懵防磕。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带厚度的护边容易让使用者对球拍产生变大的错觉,错估了球拍的空间方位,在使用中更容易发生磕碰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击球部位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海绵等厚一点的护边不建议选择。
三、硬质护边弊端多多
一是硬质宽度护边大多为底板厚度,虽然对底板的保护性好,但对胶皮保护性几乎为0。因此需要频繁粘贴胶皮。二是更换新胶皮时,硬质护边就一定要撕掉,否则裁切就要大一圈。妥妥的鸡肋!至于重、影响手感我都不提了!
四、工程胶带几乎是唯一的护边终极选择
还是那句话,业余学专业总不太会错。专业选手几乎都是贴官方的工程胶带作为护边。为何?一是薄。二是轻。三是柔韧性好可以全覆盖。我的使用感受就是,一是杜绝了因开胶而重新粘贴胶皮的情况,二是不影响击球手感。三是正确掌握球拍大小,减少了磕碰次数。
总之,我强烈建议业余选手如果贴好一套配置觉得好打时,尽量满贴工程胶带护边!
以上!

浅谈三种球拍护边优劣:海绵、碳纤维和工...
经过一年多的实际体验,我最终选定了工程胶带材质的护边作为我的终极选择。现在来跟大家说说原因以及贴法。
一、为什么建议要贴护边?
之前,很多大神言之凿凿,说不贴护边才是终极选择。但在实践中,我认为业余选手还是尽量满贴护边。为啥?其实主要目的并不是底板防磕碰,而是为了防止胶皮开胶和裂边!这是因为不论业余还是专业,要贴好一套胶皮并且磨合好一套配置是非常难得的,一旦频繁粘贴胶皮,会极大影响手感!影响涨球!这是我最近得出的结论,一套好打的配置要尽力去呵护到报废,这样才能稳步涨球!如果你不贴护边,长则一月,短则数天,你就要重贴胶皮,特别是反手都是蛋糕海绵,多贴几次就废了!所以强烈建议要满贴护边!
二、护边厚度尽量要薄
之前我觉得略厚的海绵材质护边是我终究选择,又轻还懵防磕。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带厚度的护边容易让使用者对球拍产生变大的错觉,错估了球拍的空间方位,在使用中更容易发生磕碰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击球部位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海绵等厚一点的护边不建议选择。
三、硬质护边弊端多多
一是硬质宽度护边大多为底板厚度,虽然对底板的保护性好,但对胶皮保护性几乎为0。因此需要频繁粘贴胶皮。二是更换新胶皮时,硬质护边就一定要撕掉,否则裁切就要大一圈。妥妥的鸡肋!至于重、影响手感我都不提了!
四、工程胶带几乎是唯一的护边终极选择
还是那句话,业余学专业总不太会错。专业选手几乎都是贴官方的工程胶带作为护边。为何?一是薄。二是轻。三是柔韧性好可以全覆盖。我的使用感受就是,一是杜绝了因开胶而重新粘贴胶皮的情况,二是不影响击球手感。三是正确掌握球拍大小,减少了磕碰次数。
总之,我强烈建议业余选手如果贴好一套配置觉得好打时,尽量满贴工程胶带护边!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