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叠盒子,逆水寒下个版本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版本更迭,策划提到了要全面提升游戏画质,当前逆水寒的画面已经是业内顶级,但是玩家苦于优化,大部分玩家根本没有办法体验到真正的游戏画面细节,楼主本人毕本科业于某综合型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二必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经常关注硬件信息也经常和朋友一起琢磨逆水寒的优化问题,所以在版本更新前测试了一遍各画质下游戏内提供的性能测试的平均值留待下个版本进行比较(此测试只作为硬件性能基本评测不能代表逆水寒实际的复杂游戏环境,仅作参考使用)。同时也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和计算机工作原理说一下当下适合逆水寒的电脑配置的侧重方向以及优化升级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同门们有效优化自己的电脑提升游戏体验。
这里说一下主要测试硬件以及软件环境(均不开启DLSS和光线追踪):
Windows版本:win11
底层媒体编程接口:DX 11
处理器:14700KF(默频)
内存:DDR5 8000C36(读写120G 延迟54)
显卡:4090(默频)
显示器:奥德赛G8(4K 240HZ)
测试内容分别是游戏自带的性能测试在2K最低画质 2K最高画质 4K最高画质下的测试平均帧(1080就不测试了,这三个画质应该是主要的游戏群体常用画质,只测试DX11的原因是应该没人开着光追玩逆水寒吧)每次测试取同一条件下三次测试的平均值,先放测试结果:
CPU测试
2K最低画质 204.3
2K最高画质 113
4K最高画质 98
GPU测试
2K最低画质 235.5
2K最高画质 219
4K最高画质 212.5
可以发现作为电脑最主要的两个硬件处理器和显卡中,在高画质下,逆水寒的优化是更看重处理器性能的,在2K最低画质下平均帧率在200+,但是仅仅是提升画质不改变分辨率,从最低画质到最高画质,平均帧骤降90帧,而在4K最高画质下反而只降低了15帧;反观显卡测试,无论是分辨的改变还是画质的提升,帧数变化都比较小,对比CPU测试里的变化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所以说,在逆水寒的优化方向里,显卡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在保证性能足够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是帧率短板。在这里我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我会说显卡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因为在我第一次显卡测试中,平均帧是238.5,考虑到我显示器的最大支持帧率是240,而在三个不同条件下的GPU测试中绝大部分时间,帧率都是顶满240帧的,这就意味着显卡测试的实际帧数是不准确的,更能说明,显卡对逆水寒画质本身的提升真的不是那么明显,所以真的不要说逆水寒卡是显卡不行了!!!当然还是建立在你的显卡性能不是太拉胯的前提下。
不过逆水寒的实际游戏环境其实更复杂,客户端本身自带的性能测试的场景压力基本上跟玩家的游戏玩法是不搭噶的,只能作为一种检测硬件的简单工具,逆水寒优化被人诟病的主要问题是多建模多特效多人数场景下的卡顿问题,主要场景就是团本,联赛,多人战场。这里楼主引入几个概念:静态帧,动态帧,最低帧。
静态帧很好理解,你站街固定画面的帧数,动态帧就是我们日常玩法接触最多的,在各种玩法下的帧数,最低帧就是压力场景下,你的最低帧数。
首先提一个基本效应,木桶效应,就是当你的整个配置中有硬件存在短板的时候会极大得影响其它硬件的性能发挥。这里根据几年来逆水寒游戏个人经验和跟朋友的测试结果交流,把逆水寒优化的电脑硬件优先级做了一个划分,其实两年前另一个贴里我已经说过了,这个地方再解释一下:
第一优先级:内存。
这里为什么是内存呢,回到前面逆水寒不吃显卡性能的话题,为什么有的游戏非常看重显卡性能,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先网游是一个需要大量数据事实计算上传下载的游戏类别,其中还包含了多人场景的技能交互这是区别于其他游戏的主要地方,其它游戏的交互并不会这么繁复,或者说不会断时间存在巨大的服务器和玩家本地的电脑数据吞吐量,这就是为什么人越多越卡的原因,人越多,需要在短时间内实时写入玩家数据到内存,等待CPU调取指令集在通过内存交给显卡渲染的工作量就越大,而其他类别的游戏首先是不存在短时间这么大的数据交换量,其次是固定的玩法或者操作引导能够让游戏厂家在开发游戏之初就能够提前做好数据写入内存的代码集,然后根据玩家的操作再在这个代码集中调用相应的数据,这样就能做到快速响应,所以制掣这类游戏帧数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显卡本身的性能不够,但是逆水寒本身对显卡的要求并不高,所以优先级就来到了内存身上。
作为电脑里沟通显卡和处理器的通道,内存的速度直接决定了处理器给显卡下达工作指令的效率。这里说三个内存的常见参数容量 带宽延时,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处理器和显卡交换指令,把内存比作一段高速公路,那么容量就是这段高速公路的车道数量,容量越大,单位时间内你能同时同行的车辆就越多,这个在逆水寒的体现主要表现在静态帧数上面也可以说是一个保证你帧数的最基本参数,当前版本的逆水寒单开保证帧数的基本盘的基本内存条件就是8+8 16G内存。
然后再说频率,这个是决定逆水寒静态帧和动态帧的主要参数,内存频率的高低是直接决定带宽高低的主要参数,带宽之于内存的意义就是这段高速公路的通行速度,越高的内存速度越能带来高帧率的画面表现。
最后是延迟,这个很好理解,根据初中生都能懂的物理知识,一段路你通过的快不快不只是看你跑的有多快,还得看这段路有多长,放到内存上也是一个道理,延迟就是你通过这段路的时间。如果说频率的高低决定了在无压力场景下动态帧和静态帧,那么延迟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逆水寒的最低帧,延迟作为最直接影响效率的参数,在压力场景下作用非常重要。
第二优先级:处理器(CPU)
这个就不多解释了,内存之所以能排在CPU的前面是因为他在限制处理器传达指令集的速度,本身电脑的反应速度工作效率还是得靠处理器来决定的,但是处理器的性能和内存性能成正相关,CPU的主要性能参数就是核心频率以及一二三级缓存,因为CPU的布线原因和工作原理,更高的核心频率能够提升内存的工作效率,主要表现在降低内存的延时上面。举个例子解释核心频率的话就是单位时间内一个CPU核心的工作效率。至于缓存,CPU把他分成了三级,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缓存的意义对于CPU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数据检索命中率上。其实换一个说法就是内存只是CPU在高昂的缓存制造成本下的替代品,内存通过牺牲CPU缓存的高速来换取缓存难以具备的高容量,这也是为什么7800X3D(并不推荐原因后面说)被称为网游神U的原因。所以这个地方木桶效应就体现出来了,本来内存就是一个为了容量大小的妥协产物,那么如果频率不高,延迟不低,必然会拖累CPU性能。
第三优先级:固态
说到固态,很难绕开CPU缓存,内存的意义不只是CPU GPU之间的通道,更是CPU和硬盘之间的通道,在CPU——内存——固态这个工作路径中,如果说之前把内存比作了CPU缓存的低位替代品,那么他此刻就是硬盘的高位替代,所以硬盘的读写速度,也就决定了和CPU的数据交换速度,根据木桶效应,作为这三者关系里最慢的硬件,提升硬盘的读写速度补齐短板就显得非常关键。固态对逆水寒的影响其实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帧率上,毕竟渲染画面是显卡要做的工作,固态承担的调写数据的角色,更多的会反应在画面表现而不是帧率本身,比如你的读图速度,场景建模人物加载速度,多人交互的信息更新速度。
第四优先级:显卡
这个其实不说也罢,显卡在根据你的常用分辨率能够满足性能就行,很难成为短板,当然你也可以为了反驳我这个观点开着4K分辨率200%渲染+光追来说我是错的。
特殊优先级:主板
为什么我说是特殊,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内存身上了,由于X86的架构问题,内存成为了电脑一众硬件里最不稳定的因素,一台电脑出现问题,十有八九跟内存有关,而能够决定内存性能的除了内存厂家给他的性能,还有主板的pcb布线,处理器上面集成的内存控制器(imc)由这三者共同决定,并不是说我买了一对很贵很好的内存就一定能达到该内存的预设性能,还要取决于你的CPU的内存控制器的体质(换个说法就是高电压高温工作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主板厂商在布线上面的水平,其实我更愿意把CPU+主板的组合称作平台,这个平台才是决定内存性能上限的关键,又回到木桶效应,这三者任意一个出现短板都会影响其他硬件的性能,而主板作为载体,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殊优先级:
我觉得应该加一个屏幕,很多人经常问为什么我拍出来的照片比别人糊,为什么别人截图那么清晰,其实这个不仅仅是画质的问题,更是屏幕的问题,屏幕的分辨率决定了你的图片清晰度下限,大家应该明白的一件事就是,你所有的硬件都是为了最终把画面效果呈现在屏幕上,这个是直接决定你观感的硬件,你再好的硬件用一个1080P 60HZ的屏幕有什么意义呢,希望大家不要本末倒置。当然屏幕本身就是一个参数非常复杂的硬件,最常见参数的就是分辨率刷新率,其次亮度,色域,HDR,再往下面板类型,发光原理等等。
硬件优先级说完也简单解释了一下各硬件的工作原理和对逆水寒的帧率影响,下面提一些硬件优化的相关建议(并不会直接提供购买建议,免得有人说我是卖电脑的,有问题可以问,尽量回答)。
内存
内存现在处于DDR4 DDR5迭代期间,两个型号各有优劣,D4可以做到很低的延时,缺点是频率不是很高,D5高频率,但是延时比较难压低;现在D4 D5的价格其实差距并不大(低端型号不讨论,你都来看优化贴了肯定是为了提升游戏体验来的)都可以根据预算购买,这里说一下区别,D4内存需要对应支持D4的主板,D5需要支持D5的主板(且需要12代及以上的CPU AU就不说了,不推荐),D5的主板会比同型号D4主板稍贵一点,同门们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主板条件升级,说到内存就绕不开超频,内存厂家和主板厂家在出厂的时候都会给一个自动超频的参数,只需要进入主板打开XMP就能实现这个参数,但是逆水寒是一个把内存性能当做第一硬件短板的游戏,想要提高帧数一定是绕不开内存超频的,即最大程度的挖掘内存的潜力实现更高的效能,这就是我前面提到为什么不推荐7800X3D的原因,AMD的板U平台对内存的高频支持一向是弱项,无论是D4还是D5同样的内存一定是跑不出在英特尔板U平台的内存效能的,哪怕是7800X3D拥有英特尔处理器的旗舰产品3倍甚至4倍以上的三级缓存,在内存的整体性能影响面前也是杯水车薪。D4D5的另一个区别就是超频难易度,D4因为上市很多年了,如何超频已经被摸得很透了,即使你完全不懂内存超频,看几个视频,抄一下作业,根据自己的板U情况内存体质微调一下,不说把内存性能压榨到极限,也能轻易实现内存性能的可观提升。而D5由于上市时间不久,本身超频参数就非常复杂加上各主板厂商的bios五花八门,大家都还处在探索阶段,所以D5很难靠抄作业实现稳定日用,但是D5的高性能内存,也就是说上限是高于D4的,楼主是14代酷睿发布的时候入的首发板U,从12代D4换到了14代D5,之前的D4平台是4000C14日用,已经算是D4中比较优秀的性能,以楼主8000c36的性能参数举例,在高频下通过调整小参可以把延迟压到52,此时读写带宽在125G/s上下,几乎是高频D4(以*****以上高频D4的读写速度为参照 楼主D4 4000c14 读写69G/s 延迟46)的两倍。简单来说就是D4拥有更高的下限,D5拥有更高的上限,同时存在一些其它的差异化,比如高发热量导致的不稳定,所以不建议没有超频基础的同门选择,当然具体还是要根据各自情况取舍。
处理器
再说一次不推荐AMD,没有歧视的意思,如果有A炮不要攻击我,单就逆水寒而言,并不是AMD的处理器就比英特尔的差,只是算上内存和平台确实是英特尔平台更贴合逆水寒的优化方向。得益于英特尔的大小核架构,从12代处理器开始,用户就可以轻松获得5.0以上的睿频,这对于逆水寒这类比较看重处理器主频性能的游戏来说是比较关键的,这个根据预算选择就好,但是只推荐12代以上带K的处理器,因为带K的处理器不锁SA电压,直接影响内存超频。(这里也是木桶效应噢)
固态
这个能讲的东西有限,简单来说就是读写速度作为主要购买参数指标,国产固态的崛起快速的把固态速度打压了下来,固态作为游戏盘成为了很常见的事,各厂家的旗舰固态,原厂也好,AIC厂商也好,不考虑用作系统盘的话,读写速度7000M/s的pcie4.0固态都可以根据预算购买。
主板:
这个东西就是电脑萌新最难去理解的地方,因为主板的参数实在太多了,但是逆水寒的优化内容基本是围绕内存,这里就只讲内存相关的主板,首先是主板的芯片组,尽量选择Z系列主板(因为CPU只推荐带K的),Z系列主板相对于B系列主板在处理器供电以及内存布线上是统一优先于同厂商同级别的主板的,简单说就是更适合CPU超频内存超频。其它的参数,例如pcb pcie通道数分布这些没必要细讲,一般来说Z系列的芯片组都不会很差,这也是推荐Z系列主板的原因,当然如果有需求高性能平台去压榨内存性能的另说,比如技嘉的pcb背钻孔技术,以及各家的双槽旗舰ATX主板,预算足够或者追求高性能极致表现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讨论。
显卡&屏幕:
一句话,看你的屏幕分辨率(以及游戏内置的高倍渲染,高倍渲染是在你原有的分辨率基础上提高渲染的像素点密度,有点类似于N卡的超分辨率技术,比如你2K画质开200%清晰度渲染就能得到接近4K分辨率的画质),这个就不区分A卡N卡了,你用英特尔甚至国产的显卡都行,主要还是看你的分辨率,考虑到看楼主硬件贴的同门都是抱着提升画质帧率来的,2K 120帧应该是主要的用户群体目标,要达到这个参数其实对显卡的要求并不高,当然具体用什么卡还是看你的预算和要求。
以下是楼主的配置 部分测试图以及各分辨率静态帧展示(2K最高画质100%渲染 4K最高画质自动渲染 4K最高画质100%渲染 均不开启DLSS)只看游戏本身,逆水寒的场景建模人物细节,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这些优点太容易被低配模式掩盖,这不是开发者的初衷,好的作品就应该在游戏里随处都能感受到,而不是只能在拍照时临时调高分辨率渲染度对着卡顿的屏幕截屏,真正的绚烂和精致,应该在这个江湖里处处可见,人人可见,最后祝各位同门游戏愉快,恣意江湖。






这里说一下主要测试硬件以及软件环境(均不开启DLSS和光线追踪):
Windows版本:win11
底层媒体编程接口:DX 11
处理器:14700KF(默频)
内存:DDR5 8000C36(读写120G 延迟54)
显卡:4090(默频)
显示器:奥德赛G8(4K 240HZ)
测试内容分别是游戏自带的性能测试在2K最低画质 2K最高画质 4K最高画质下的测试平均帧(1080就不测试了,这三个画质应该是主要的游戏群体常用画质,只测试DX11的原因是应该没人开着光追玩逆水寒吧)每次测试取同一条件下三次测试的平均值,先放测试结果:
CPU测试
2K最低画质 204.3
2K最高画质 113
4K最高画质 98
GPU测试
2K最低画质 235.5
2K最高画质 219
4K最高画质 212.5
可以发现作为电脑最主要的两个硬件处理器和显卡中,在高画质下,逆水寒的优化是更看重处理器性能的,在2K最低画质下平均帧率在200+,但是仅仅是提升画质不改变分辨率,从最低画质到最高画质,平均帧骤降90帧,而在4K最高画质下反而只降低了15帧;反观显卡测试,无论是分辨的改变还是画质的提升,帧数变化都比较小,对比CPU测试里的变化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所以说,在逆水寒的优化方向里,显卡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在保证性能足够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是帧率短板。在这里我补充说明一下,为什么我会说显卡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因为在我第一次显卡测试中,平均帧是238.5,考虑到我显示器的最大支持帧率是240,而在三个不同条件下的GPU测试中绝大部分时间,帧率都是顶满240帧的,这就意味着显卡测试的实际帧数是不准确的,更能说明,显卡对逆水寒画质本身的提升真的不是那么明显,所以真的不要说逆水寒卡是显卡不行了!!!当然还是建立在你的显卡性能不是太拉胯的前提下。
不过逆水寒的实际游戏环境其实更复杂,客户端本身自带的性能测试的场景压力基本上跟玩家的游戏玩法是不搭噶的,只能作为一种检测硬件的简单工具,逆水寒优化被人诟病的主要问题是多建模多特效多人数场景下的卡顿问题,主要场景就是团本,联赛,多人战场。这里楼主引入几个概念:静态帧,动态帧,最低帧。
静态帧很好理解,你站街固定画面的帧数,动态帧就是我们日常玩法接触最多的,在各种玩法下的帧数,最低帧就是压力场景下,你的最低帧数。
首先提一个基本效应,木桶效应,就是当你的整个配置中有硬件存在短板的时候会极大得影响其它硬件的性能发挥。这里根据几年来逆水寒游戏个人经验和跟朋友的测试结果交流,把逆水寒优化的电脑硬件优先级做了一个划分,其实两年前另一个贴里我已经说过了,这个地方再解释一下:
第一优先级:内存。
这里为什么是内存呢,回到前面逆水寒不吃显卡性能的话题,为什么有的游戏非常看重显卡性能,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先网游是一个需要大量数据事实计算上传下载的游戏类别,其中还包含了多人场景的技能交互这是区别于其他游戏的主要地方,其它游戏的交互并不会这么繁复,或者说不会断时间存在巨大的服务器和玩家本地的电脑数据吞吐量,这就是为什么人越多越卡的原因,人越多,需要在短时间内实时写入玩家数据到内存,等待CPU调取指令集在通过内存交给显卡渲染的工作量就越大,而其他类别的游戏首先是不存在短时间这么大的数据交换量,其次是固定的玩法或者操作引导能够让游戏厂家在开发游戏之初就能够提前做好数据写入内存的代码集,然后根据玩家的操作再在这个代码集中调用相应的数据,这样就能做到快速响应,所以制掣这类游戏帧数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显卡本身的性能不够,但是逆水寒本身对显卡的要求并不高,所以优先级就来到了内存身上。
作为电脑里沟通显卡和处理器的通道,内存的速度直接决定了处理器给显卡下达工作指令的效率。这里说三个内存的常见参数容量 带宽延时,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处理器和显卡交换指令,把内存比作一段高速公路,那么容量就是这段高速公路的车道数量,容量越大,单位时间内你能同时同行的车辆就越多,这个在逆水寒的体现主要表现在静态帧数上面也可以说是一个保证你帧数的最基本参数,当前版本的逆水寒单开保证帧数的基本盘的基本内存条件就是8+8 16G内存。
然后再说频率,这个是决定逆水寒静态帧和动态帧的主要参数,内存频率的高低是直接决定带宽高低的主要参数,带宽之于内存的意义就是这段高速公路的通行速度,越高的内存速度越能带来高帧率的画面表现。
最后是延迟,这个很好理解,根据初中生都能懂的物理知识,一段路你通过的快不快不只是看你跑的有多快,还得看这段路有多长,放到内存上也是一个道理,延迟就是你通过这段路的时间。如果说频率的高低决定了在无压力场景下动态帧和静态帧,那么延迟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逆水寒的最低帧,延迟作为最直接影响效率的参数,在压力场景下作用非常重要。
第二优先级:处理器(CPU)
这个就不多解释了,内存之所以能排在CPU的前面是因为他在限制处理器传达指令集的速度,本身电脑的反应速度工作效率还是得靠处理器来决定的,但是处理器的性能和内存性能成正相关,CPU的主要性能参数就是核心频率以及一二三级缓存,因为CPU的布线原因和工作原理,更高的核心频率能够提升内存的工作效率,主要表现在降低内存的延时上面。举个例子解释核心频率的话就是单位时间内一个CPU核心的工作效率。至于缓存,CPU把他分成了三级,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缓存的意义对于CPU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数据检索命中率上。其实换一个说法就是内存只是CPU在高昂的缓存制造成本下的替代品,内存通过牺牲CPU缓存的高速来换取缓存难以具备的高容量,这也是为什么7800X3D(并不推荐原因后面说)被称为网游神U的原因。所以这个地方木桶效应就体现出来了,本来内存就是一个为了容量大小的妥协产物,那么如果频率不高,延迟不低,必然会拖累CPU性能。
第三优先级:固态
说到固态,很难绕开CPU缓存,内存的意义不只是CPU GPU之间的通道,更是CPU和硬盘之间的通道,在CPU——内存——固态这个工作路径中,如果说之前把内存比作了CPU缓存的低位替代品,那么他此刻就是硬盘的高位替代,所以硬盘的读写速度,也就决定了和CPU的数据交换速度,根据木桶效应,作为这三者关系里最慢的硬件,提升硬盘的读写速度补齐短板就显得非常关键。固态对逆水寒的影响其实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帧率上,毕竟渲染画面是显卡要做的工作,固态承担的调写数据的角色,更多的会反应在画面表现而不是帧率本身,比如你的读图速度,场景建模人物加载速度,多人交互的信息更新速度。
第四优先级:显卡
这个其实不说也罢,显卡在根据你的常用分辨率能够满足性能就行,很难成为短板,当然你也可以为了反驳我这个观点开着4K分辨率200%渲染+光追来说我是错的。
特殊优先级:主板
为什么我说是特殊,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内存身上了,由于X86的架构问题,内存成为了电脑一众硬件里最不稳定的因素,一台电脑出现问题,十有八九跟内存有关,而能够决定内存性能的除了内存厂家给他的性能,还有主板的pcb布线,处理器上面集成的内存控制器(imc)由这三者共同决定,并不是说我买了一对很贵很好的内存就一定能达到该内存的预设性能,还要取决于你的CPU的内存控制器的体质(换个说法就是高电压高温工作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主板厂商在布线上面的水平,其实我更愿意把CPU+主板的组合称作平台,这个平台才是决定内存性能上限的关键,又回到木桶效应,这三者任意一个出现短板都会影响其他硬件的性能,而主板作为载体,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殊优先级:
我觉得应该加一个屏幕,很多人经常问为什么我拍出来的照片比别人糊,为什么别人截图那么清晰,其实这个不仅仅是画质的问题,更是屏幕的问题,屏幕的分辨率决定了你的图片清晰度下限,大家应该明白的一件事就是,你所有的硬件都是为了最终把画面效果呈现在屏幕上,这个是直接决定你观感的硬件,你再好的硬件用一个1080P 60HZ的屏幕有什么意义呢,希望大家不要本末倒置。当然屏幕本身就是一个参数非常复杂的硬件,最常见参数的就是分辨率刷新率,其次亮度,色域,HDR,再往下面板类型,发光原理等等。
硬件优先级说完也简单解释了一下各硬件的工作原理和对逆水寒的帧率影响,下面提一些硬件优化的相关建议(并不会直接提供购买建议,免得有人说我是卖电脑的,有问题可以问,尽量回答)。
内存
内存现在处于DDR4 DDR5迭代期间,两个型号各有优劣,D4可以做到很低的延时,缺点是频率不是很高,D5高频率,但是延时比较难压低;现在D4 D5的价格其实差距并不大(低端型号不讨论,你都来看优化贴了肯定是为了提升游戏体验来的)都可以根据预算购买,这里说一下区别,D4内存需要对应支持D4的主板,D5需要支持D5的主板(且需要12代及以上的CPU AU就不说了,不推荐),D5的主板会比同型号D4主板稍贵一点,同门们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主板条件升级,说到内存就绕不开超频,内存厂家和主板厂家在出厂的时候都会给一个自动超频的参数,只需要进入主板打开XMP就能实现这个参数,但是逆水寒是一个把内存性能当做第一硬件短板的游戏,想要提高帧数一定是绕不开内存超频的,即最大程度的挖掘内存的潜力实现更高的效能,这就是我前面提到为什么不推荐7800X3D的原因,AMD的板U平台对内存的高频支持一向是弱项,无论是D4还是D5同样的内存一定是跑不出在英特尔板U平台的内存效能的,哪怕是7800X3D拥有英特尔处理器的旗舰产品3倍甚至4倍以上的三级缓存,在内存的整体性能影响面前也是杯水车薪。D4D5的另一个区别就是超频难易度,D4因为上市很多年了,如何超频已经被摸得很透了,即使你完全不懂内存超频,看几个视频,抄一下作业,根据自己的板U情况内存体质微调一下,不说把内存性能压榨到极限,也能轻易实现内存性能的可观提升。而D5由于上市时间不久,本身超频参数就非常复杂加上各主板厂商的bios五花八门,大家都还处在探索阶段,所以D5很难靠抄作业实现稳定日用,但是D5的高性能内存,也就是说上限是高于D4的,楼主是14代酷睿发布的时候入的首发板U,从12代D4换到了14代D5,之前的D4平台是4000C14日用,已经算是D4中比较优秀的性能,以楼主8000c36的性能参数举例,在高频下通过调整小参可以把延迟压到52,此时读写带宽在125G/s上下,几乎是高频D4(以*****以上高频D4的读写速度为参照 楼主D4 4000c14 读写69G/s 延迟46)的两倍。简单来说就是D4拥有更高的下限,D5拥有更高的上限,同时存在一些其它的差异化,比如高发热量导致的不稳定,所以不建议没有超频基础的同门选择,当然具体还是要根据各自情况取舍。
处理器
再说一次不推荐AMD,没有歧视的意思,如果有A炮不要攻击我,单就逆水寒而言,并不是AMD的处理器就比英特尔的差,只是算上内存和平台确实是英特尔平台更贴合逆水寒的优化方向。得益于英特尔的大小核架构,从12代处理器开始,用户就可以轻松获得5.0以上的睿频,这对于逆水寒这类比较看重处理器主频性能的游戏来说是比较关键的,这个根据预算选择就好,但是只推荐12代以上带K的处理器,因为带K的处理器不锁SA电压,直接影响内存超频。(这里也是木桶效应噢)
固态
这个能讲的东西有限,简单来说就是读写速度作为主要购买参数指标,国产固态的崛起快速的把固态速度打压了下来,固态作为游戏盘成为了很常见的事,各厂家的旗舰固态,原厂也好,AIC厂商也好,不考虑用作系统盘的话,读写速度7000M/s的pcie4.0固态都可以根据预算购买。
主板:
这个东西就是电脑萌新最难去理解的地方,因为主板的参数实在太多了,但是逆水寒的优化内容基本是围绕内存,这里就只讲内存相关的主板,首先是主板的芯片组,尽量选择Z系列主板(因为CPU只推荐带K的),Z系列主板相对于B系列主板在处理器供电以及内存布线上是统一优先于同厂商同级别的主板的,简单说就是更适合CPU超频内存超频。其它的参数,例如pcb pcie通道数分布这些没必要细讲,一般来说Z系列的芯片组都不会很差,这也是推荐Z系列主板的原因,当然如果有需求高性能平台去压榨内存性能的另说,比如技嘉的pcb背钻孔技术,以及各家的双槽旗舰ATX主板,预算足够或者追求高性能极致表现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讨论。
显卡&屏幕:
一句话,看你的屏幕分辨率(以及游戏内置的高倍渲染,高倍渲染是在你原有的分辨率基础上提高渲染的像素点密度,有点类似于N卡的超分辨率技术,比如你2K画质开200%清晰度渲染就能得到接近4K分辨率的画质),这个就不区分A卡N卡了,你用英特尔甚至国产的显卡都行,主要还是看你的分辨率,考虑到看楼主硬件贴的同门都是抱着提升画质帧率来的,2K 120帧应该是主要的用户群体目标,要达到这个参数其实对显卡的要求并不高,当然具体用什么卡还是看你的预算和要求。
以下是楼主的配置 部分测试图以及各分辨率静态帧展示(2K最高画质100%渲染 4K最高画质自动渲染 4K最高画质100%渲染 均不开启DLSS)只看游戏本身,逆水寒的场景建模人物细节,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这些优点太容易被低配模式掩盖,这不是开发者的初衷,好的作品就应该在游戏里随处都能感受到,而不是只能在拍照时临时调高分辨率渲染度对着卡顿的屏幕截屏,真正的绚烂和精致,应该在这个江湖里处处可见,人人可见,最后祝各位同门游戏愉快,恣意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