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骑电瓶车,想从南大门出去,保安说,这个门不准电瓶车通行,其他门都可以。同行的问为什么?我想了想代为回答;因为行政楼在这个门旁边,校领导不骑电瓶车。
虽说当时是开玩笑的回答,但现在想想,好像颇有道理。假设一下,假如有一个,只要有一个校领导骑车上下班,南大门的非机动车通道会关闭吗?可能有一定的概率会开放。
看了几十年的校门变迁,非机动车道的变迁也挺有趣。以前在老校区,强调进出校门要下自行车,这一点我总是不太理解,要说危害吧,好像摩托车的危险性更大,为什么不要摩托车推着过去呢?或者是汽车推着过去?仅仅是因为自行车推得动?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有点腹黑了,好像是软柿子可以捏一捏的感觉。记得当时保卫处为了下车推行,煞费苦心,钢管焊的障碍太矮了,大家骑着车一蹦就过去了,后来加高了几厘米,谁也蹦不过去,终于统一推行了。有点搞怪的是,那一任处长离职后,那个增高的钢管似乎也拆掉了。
关于这个,又能想起好多。因为学校的路要天天走,有点什么变化,总会发现。似乎每换一个保卫处长,关于通行、停车要求总会有点新规定。增设减速带,设置门禁,发放通行证,重新施画停车位,等等。似乎有一种,我来了,我就得改变。有时候,我也会想,因为你有权力做出改变,所以我们每天跟着在变,毕竟,领到么,总是带领着基层群众向前进的,群众也在不断的改变中感受到了领导的工作。
现在,有时候因为单边停车,多跑了几分钟的路,在这几分钟里,会无聊的想,下一个领导来了,会不会改成立体停车呢?不管怎么样,只要变,我们总是能感受到领导的工作的。
虽说当时是开玩笑的回答,但现在想想,好像颇有道理。假设一下,假如有一个,只要有一个校领导骑车上下班,南大门的非机动车通道会关闭吗?可能有一定的概率会开放。
看了几十年的校门变迁,非机动车道的变迁也挺有趣。以前在老校区,强调进出校门要下自行车,这一点我总是不太理解,要说危害吧,好像摩托车的危险性更大,为什么不要摩托车推着过去呢?或者是汽车推着过去?仅仅是因为自行车推得动?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有点腹黑了,好像是软柿子可以捏一捏的感觉。记得当时保卫处为了下车推行,煞费苦心,钢管焊的障碍太矮了,大家骑着车一蹦就过去了,后来加高了几厘米,谁也蹦不过去,终于统一推行了。有点搞怪的是,那一任处长离职后,那个增高的钢管似乎也拆掉了。
关于这个,又能想起好多。因为学校的路要天天走,有点什么变化,总会发现。似乎每换一个保卫处长,关于通行、停车要求总会有点新规定。增设减速带,设置门禁,发放通行证,重新施画停车位,等等。似乎有一种,我来了,我就得改变。有时候,我也会想,因为你有权力做出改变,所以我们每天跟着在变,毕竟,领到么,总是带领着基层群众向前进的,群众也在不断的改变中感受到了领导的工作。
现在,有时候因为单边停车,多跑了几分钟的路,在这几分钟里,会无聊的想,下一个领导来了,会不会改成立体停车呢?不管怎么样,只要变,我们总是能感受到领导的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