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吧 关注:3,311贴子:38,383
  • 4回复贴,共1

求助,有没有明代建的侗族民居建筑的老照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博士论文用,如题要找一张这种老照片,可以的话请标明出处,但一定得是明代保留下来的,哪怕一张也行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30 13:41回复
    dddddddd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30 13:41
    回复
      2025-08-12 13:49: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明代,我的天!
      我知道老家有个清代的风雨桥,明代的建筑怕是不好找哦
      虽然传统建筑变化不大,但是你一定要找明代的,估计你得联系当地文化馆之类的政府部门了。


      IP属地:广东4楼2025-01-06 17:21
      回复
        时隔一年半,就不去找图了,这是我与AI的对话:
        我:
        侗族的建筑很有中国的传统特色,明代的建筑应该都是文物了吧,帮我找一下明代保存下来的侗族建筑
        AI:
        侗族的建筑以其独特的木结构和精湛的工艺闻名,尤其是在鼓楼、风雨桥等标志性建筑上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虽然侗族的建筑风格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但保存至今的明代侗族建筑确实非常珍贵,许多已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保存下来的侗族建筑
        1. 湖南通道皇都侗寨鼓楼
        •位置: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侗寨
        •建造年代: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
        •特点:皇都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鼓楼之一,鼓楼高15米,共五层,呈六角形,屋顶为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造型精美。鼓楼内部有四根大柱支撑,象征着侗族人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敬仰。鼓楼不仅是侗族人民集会、议事的场所,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中心。
        •保护级别: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
        •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林溪乡程阳村
        •建造年代: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602年)
        •特点:程阳风雨桥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质风雨桥之一,也是侗族建筑的杰出代表。桥梁全长77.76米,宽3.75米,桥面由木板铺成,桥上有五座亭子,飞檐翘角,造型优美。整座桥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全部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展现了侗族工匠的高超技艺。
        •保护级别: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贵州从江增冲鼓楼
        •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增冲村
        •建造年代: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
        •特点:增冲鼓楼是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的鼓楼之一,已有近400年的历史。鼓楼高13.5米,共三层,呈八角形,屋顶为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造型庄重大气。鼓楼内部有四根大柱支撑,象征着侗族人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敬仰。
        •保护级别: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贵州黎平地坪风雨桥
        •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
        •建造年代: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602年)
        •特点:地坪风雨桥是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质风雨桥之一,桥梁全长57米,宽5.2米,桥面由木板铺成,桥上有三个亭子,飞檐翘角,造型优美。整座桥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全部采用榫卯结构连接,展现了侗族工匠的高超技艺。
        •保护级别: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贵州榕江大利鼓楼
        •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大利侗寨
        •建造年代: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
        •特点:大利鼓楼是侗族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鼓楼之一,鼓楼高12米,共三层,呈八角形,屋顶为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造型庄重大气。鼓楼内部有四根大柱支撑,象征着侗族人对天地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敬仰。鼓楼不仅是侗族人民集会、议事的场所,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中心。
        •保护级别: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P属地:广东5楼2025-01-06 17:28
        回复
          侗族建筑的特点
          1. 木结构为主:侗族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榫卯结构,不使用钉子,体现了侗族工匠的高超技艺。这种结构不仅坚固耐用,还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 鼓楼与风雨桥: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建筑的两大标志性建筑。鼓楼是侗族人民集会、议事、娱乐的重要场所,通常建在村寨的中心位置;风雨桥则是连接河流两岸的交通设施,同时也是村民们休息、避雨的地方。这两类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3. 装饰精美:侗族建筑的装饰非常精美,尤其是鼓楼和风雨桥的屋檐、栏杆、柱头等部位,常常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如龙凤、花卉、人物等,展现了侗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力。
          4. 与自然和谐共生:侗族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选址通常选择在山水之间,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形成“依山傍水”的布局。这种建筑理念体现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
          总结
          明代保存下来的侗族建筑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也是侗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这些古建筑见证了侗族人民的历史和智慧,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今,许多明代侗族建筑已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缮。如果您有机会前往这些地方,不妨亲自感受一下侗族建筑的独特魅力。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侗族建筑或其他相关问题的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IP属地:广东6楼2025-01-06 17: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