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会战的历史过程是日军精锐第五师团、独立混成第15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于七七事变之后从山西北部侵入,陆续攻占天镇、大同等北部要地,然后持续向北进攻,一路经过雁门关,平型关等地攻向忻州。在此期间八路军最精锐的主力与阎锡山的晋绥军、卫立煌的中央军紧密配合作战,在忻州以北各种阻挡日军南下,八路军在敌后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胜利,还夜袭阳明堡机场,晋绥军和中央军在正面顽强抗击日军强攻,日军数次增兵都无济于事,双方在忻州呈胶着态势,那时候还不叫忻州,叫忻口。第五师团其实在太原以北被中国军队消耗很厉害,很多资料都写到第五师团在抗战中打了中国七十多个师,其实日军有兵站机构,前线师团伤亡较大时从后方不停补充新兵,看看淞沪会战的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伤亡很大,并不影响建制,只是不断从日本国内运来新兵补充建制而已,所以所谓的日军某个师团战斗力特别强的说法很牵强。
这个兵棋的封面就是太原百姓在火车站送别抗日将士的老照片,火车头上占满士兵,戴着德国钢盔,应该是卫立煌的部队,前去送别的太原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热情高涨。

这个兵棋的封面就是太原百姓在火车站送别抗日将士的老照片,火车头上占满士兵,戴着德国钢盔,应该是卫立煌的部队,前去送别的太原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热情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