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自古就崇拜上帝的话题,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宗教信仰历史非常复杂,不仅包括上帝信仰,还包括道教、儒教、佛教等多个宗教。
在周朝的《尚书》、《诗经》、《逸周书》等典籍中,称之为“天”、“帝”、“上帝”,或者把“天”与“上帝”合在一起,称之为“皇天上帝”或“昊天上帝”。中国史书,从《史记》、《汉书》到《明史》、《清史》二十五史,对至上神的指称延续了商朝、周朝的传统,多称为“天”、“上帝”或“昊天上帝”。
为什么道观成了佛教场所?在中国历史上,道观最初是道教的修行场所,而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很快就与道教展开了竞争。佛教强调涅槃(解脱)和灵性的提升,而道教则强调修行和实践,注重身体和心灵的保健和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道观被改为佛教场所,以便更好地吸引佛教信徒。这些道观通常将佛教教义与道教传统相结合,并使用佛教建筑和装饰。例如,在中国南方,一些道观被改建成佛教寺庙,如南方的禅林寺、南岳庙等。这些道观和佛教场所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摘自:
http://tieba.baidu.com/p/775995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