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吧 关注:887,237贴子:30,568,906

细说!小说人物如何引起情绪共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0-23 14:58回复
    坐等大佬发文。


    IP属地:广东2楼2023-10-23 15:00
    回复
      2025-08-31 10:04: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是不是代入感的问题


      IP属地:重庆3楼2023-10-23 15:02
      收起回复
        byd全是黄牌老东西是吧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0-23 15:26
        收起回复
          一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牺牲。或者一个男人为了一个目的受苦100年吧。


          IP属地:广东5楼2023-10-23 15:27
          收起回复
            关于情绪共鸣,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些方法和理论。
            像开局退婚,赘婿,被爱慕虚荣的女朋友劈腿之类。
            这是比较典型的方式。
            属于从开篇的故事情节设计和故事设定上面着手。
            它很容易学习和模仿。
            这很有用。
            当然要是没吃透后面的逻辑,那模仿完开篇就没了。


            IP属地:广西6楼2023-10-23 16:04
            回复
              今天看了一本同人,先搞笑,后一本正经的热血,这种步骤的拉情绪读者很容易接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0-23 16:12
              收起回复
                我想起了第一版主的小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0-23 16:21
                收起回复
                  2025-08-31 09:58: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开篇之后,人物还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基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突出人物的特质。
                  像《故事策略》中有提到,像主角充满勇气。
                  如具体的情节中,在所有人都望而却步或者犹豫的时候,只有主角旗帜鲜明的站了出来。
                  一种是自带情绪的故事情节。
                  如装逼踩人打脸,扮猪吃老虎,或者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像男主勤勤恳恳的完成项目,什么都不干的领导却想摘果子,还把男主踢出去。
                  这些方式本身不冲突,它们是可以同时用或者连着用的。
                  这些都是切实有用的,不论有意还是无意,都得用到。
                  感兴趣可以查资料或者看书,这不是这个帖子要讨论的。
                  抛砖引玉,下面进入主题。


                  IP属地:广西9楼2023-10-23 16:32
                  回复
                    忘记是在哪里看到一个说法,印象比较深刻。
                    那就是,和传统小说不一样,现在网文不喜欢主角有所转变,这里指的性格和三观。
                    这是不同时代的作者,不同环境下影响的。
                    多说几句,现在有了网络,大家比以前的人更明白世界是什么样的,起码他们自己这么认为。
                    所以希望自己能主宰和改变世界,而不是被世界主宰和改变。
                    可单纯从故事人物来说,有人物弧光的永远比没有的好。
                    像一个角色经历了故事,从青涩变成成熟,从善良变成邪恶。
                    为什么呢?
                    它能引起读者共鸣。
                    那深入一些,它为什么能引起读者共鸣呢?


                    IP属地:广西10楼2023-10-23 16:56
                    收起回复
                      一个角色想得到读者共鸣,他就需要人物弧光,即是人物内心和性格三观的转变。
                      正是前后人物的落差,还有转变的那个时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个转变的时刻必须能引起大家的普遍共情,作者需要有足够的铺垫。
                      举个例子,我们确定一个情绪的爆发点,一个高潮的场景,也是角色转变的时刻。
                      心爱的女人死在面前,角色彻底黑化,把那些坏人都杀了。
                      光这样设计咋看起来够了,其实远远不够,究竟要怎么设计才能让这一幕有冲击性呢?
                      引起读者的共鸣,能体会到主角当时内心的感受,并希望他做出接下来那种举动。


                      IP属地:广西12楼2023-10-23 17:04
                      回复
                        既然希望读者能感同身受,理解这个角色失去挚爱的痛苦,那么在前文,就得写他们之间的感情。
                        写他们恩恩爱爱可以,甚至两情相悦。
                        但写爱而不得更好,因为遗憾能增加情绪。
                        例如这个女孩子很喜欢男主,也付出了很多,像偷偷拿好东西给男主,或者省吃俭用留给男主,总之要对他好,可男主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接受她的爱意。
                        还可以再突出一点,男主孤苦伶仃,不受待见,跟他自身的秘密有关系,大家都看不起他,甚至虐待他,只有这个女孩子对他好。
                        而就在他慢慢解开心防,愿意接受这个女孩子的时候,事情就这样突然发生了。
                        这里着重说明的是,一定要突出女孩子对男主的好。
                        许多作者会想这样的桥段,但往往是突出男主对女孩子的好。


                        IP属地:广西13楼2023-10-23 17:13
                        回复
                          这里就得提一下。
                          许多开头主角上来被女朋友背叛,或者家里人都被杀了,然后写主角怎么对他们感情多深,流下血泪要报仇。
                          这时候主角内心戏越多,情感越丰富越让人看不下去。
                          或许感性的作者写的时候泪流满面,可读者面无表情,甚至往下拉了好几页,好看他准备怎么复仇。
                          为什么?
                          没有铺垫。
                          有的还写了铺垫,但往往也没有效果。
                          那又是为什么?
                          因为铺垫的方式不对,或者写得太苍白,没有让读者感觉到情感的真挚。


                          IP属地:广西14楼2023-10-23 17:22
                          收起回复
                            要写两个角色之间的感情。
                            可以写主角对配角的付出,也可以写配角对主角的付出。
                            很多人下意识写的主角对配角的付出,从逻辑上来说,这是成立的。
                            但读者却不太容易买账。
                            举个例子。
                            男主很喜欢一个女孩子,为了她上刀山下火海,甚至命都豁出去了,她最后才答应跟男主在一起,结果在紧要关头死了。
                            同样,一个女孩子很喜欢男主,为了他上刀山下火海,命也豁出去了,男主最终答应跟她在一起,结果紧要关头她也死了。
                            代入主角的读者来说,哪个更容易让读者动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大家更在意爱自己,喜欢自己的人。
                            并且,大家普遍讨厌先付出,却很享受别人对自己先付出。
                            基于这几点,感情的交互,特别是确立人物之间情感的最初阶段,配角最好有明确的情感行为,或明示或暗示。


                            IP属地:广西15楼2023-10-23 17:33
                            收起回复
                              2025-08-31 09:52: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铺垫的方式对了,写得太苍白也不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妈妈对男主的感情体现,已经全都是喊他吃饭,嘱咐他天冷要穿衣了。
                              顺口多讲几句,这种人物苍白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单薄,突出一个表里如一。
                              先不论现实世界人的复杂性,小说里,比较重要的角色最好都遵循表里不一。
                              这是人物弧光所需要,是人物真实所需要,是被读者喜欢所需要,是作者写作素材所需要。
                              它的优点太多了。
                              举个例子
                              要写一个妈妈对混得不咋样的男主的日常
                              可以写妈妈对男主嘘寒问暖,鼓励他要坚强,三百六十行出状元,做了他最喜欢吃的菜,还找了个女孩子让他去相亲
                              也可以写妈妈对男主唠唠叨叨,甚至跟男主小吵起来,她以完全不满男主的妈妈出场,甚至男主穿的拖鞋都看不顺眼,而在上桌吃饭的时候,她却总拨开爸爸的筷子,把男主也爱吃的鱼头夹给他,继续念他 ,说给他找了个女孩子让他去好好相亲
                              哪个母亲的形象更丰满,更容易得到读者的共情?
                              第二种实际上用了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故事设计逻辑,那就是反差。
                              第一种不能写吗?
                              能。
                              如果真是这样的表现,那么她就是继母,并且对男主的好是有所图的。
                              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难道人物不能表里如一吗?
                              能,不那么重要的配角可以随便处理。
                              还有第三种处理方式,那就是特殊处置。
                              举个例子。
                              女反派心狠手辣,对谁都痛下杀手,她绝对是个反派,到大结局也没有放弃毁灭世界。
                              但中间,她确实放过了男主,也只放过他,对他的感情是有点微妙的。
                              还有一种,也属于特殊处置。
                              像琅琊榜里的谢玉,他坏事做尽,强取豪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却为了长公主放下刀,这个人物坏的很彻底。
                              偏偏很多看官都对他印象深刻,那是因为他真的很爱长公主。
                              如果希望反派可以惹人喜爱,或者说能让读者印象深刻,不妨给他们找点人性的光辉。
                              这不是洗白。
                              这符合人物,符合人性。
                              毕竟为了给母亲治病去抢劫,这种事真实存在。
                              总而言之,人物不能过于单薄,复杂到什么程度,完全看作者的需求。


                              IP属地:广西16楼2023-10-23 18: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