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黑最常抹黑的招术是中药含有马兜铃酸伤肾。马兜铃酸因为可增强免疫细胞吞噬能力,被称为增噬力酸,1964年作为合法药物在欧洲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炎症、风湿病等。而早在1963年10月,G.Peters和P.R.Hedwall就报道了马兜酸的肾毒性,但是并不妨碍欧洲西医应用了18年,直到1981年,西德因一项动物毒理试验率先停止马兜铃酸上市,马兜铃酸作为药物在历史在欧洲终结,至于造成了多少危害,没有任何追踪报道,国内中医黑对这段历史也从未提及。
然而本世纪初开始,国内出现大量借口马兜铃酸攻击中医的言论,从普通网友到专业西医,从只言片语到专栏专文普及中药马兜铃酸知识,绝大多数只谈概念不谈数据,危言耸听,少量提数据的非常在夸张,甚至有中医黑说中国肾病70%都是中药导致的,可谓悚人听闻,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到了,对中药立生恶感。为了正本清源,笔者特意查询各种资料,现将数据罗列如下:
《中国药典》2020版,收录中药共2711种,含马兜铃酸的药材24种,中成药47种,占比仅2.6%;
《5517例药源性肾损害中文文献分析》统计了1994-2007国内医药期刊的药源性肾损害病例,中药占比1.31%;
《501例药源性肾损伤分析》统计了2009-2014年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中药占比9.58%(为什么比前面的高,参见“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小节);
所谓的马兜铃酸蓄积导致的慢性肾病,我国作为中药大国发病率为10.34%,而全球平均值是13.4%,早在2003就完全禁止马兜铃酸中药的我国台湾地区慢性肾病发病率世界第一。
所以,宣传马兜铃酸伤肾究竟是在替谁背锅?中药虽然有部分含有马兜铃酸,但是含量少,而且马兜铃酸难溶于水,经过炮制后含量更是大幅度降低,真正因为服用含马兜令酸中药导致的肾病少之又少。
还有声称马兜酸导致肝癌的。以下内容摘自“芋头微波”的《我们为什么要反害人的伪科普》。
有一篇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的论文探讨马兜铃酸与肝癌的关系,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几乎都是华人)声称检查 了大量的肝癌样本,亚洲肝癌病例样本中具有马兜铃酸DNA诱变特征,北美及欧洲肝癌样本中该特征极弱。由此推测,我国台湾、大陆及东南亚等地肝癌病人较多,可能与曾经使用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导致的基因突变有关。
实际上,所谓的“马兜铃酸指纹”的DNA诱变特征(A:T>T:A mulations,A:T->T:A),马兜铃酸并非唯一来源,试验小组并未拿出任何证据证明这种突变是马兜铃酸造成的。国外权威杂志《Carcinogenesis》早在1994年发表了论文,证明了广泛应用在干洗剂、食品包装、建筑、塑料制作、冷冻剂的氯乙烯可以引起(A:T>T:A )为主的人基因突变,并可引起肝血管瘤乃至肝癌。该论文未到样本进行详细追踪调查,排除其它因素,得出的推论完全是主观臆测。欧洲的巴尔干肾病被认为是马兜铃酸植物广泛大面积污染饮食造成的,此病在流行地区的患病率高达0.5-4.4%,而这里的调查样本的诱变特征,欧洲竟然 比同样完全禁止马兜铃酸的北美少近3倍。同样2003就全面禁止马兜铃酸的我国台湾地区反而是最高的,只禁高浓度马兜铃酸中药的我国大陆反而比台湾地区低很多。
这篇主要作者几乎都是华人的影射中药的有巨大缺陷的论文为什么能在science发表,值得深思。
搬运搬运

然而本世纪初开始,国内出现大量借口马兜铃酸攻击中医的言论,从普通网友到专业西医,从只言片语到专栏专文普及中药马兜铃酸知识,绝大多数只谈概念不谈数据,危言耸听,少量提数据的非常在夸张,甚至有中医黑说中国肾病70%都是中药导致的,可谓悚人听闻,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到了,对中药立生恶感。为了正本清源,笔者特意查询各种资料,现将数据罗列如下:
《中国药典》2020版,收录中药共2711种,含马兜铃酸的药材24种,中成药47种,占比仅2.6%;
《5517例药源性肾损害中文文献分析》统计了1994-2007国内医药期刊的药源性肾损害病例,中药占比1.31%;
《501例药源性肾损伤分析》统计了2009-2014年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中药占比9.58%(为什么比前面的高,参见“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小节);
所谓的马兜铃酸蓄积导致的慢性肾病,我国作为中药大国发病率为10.34%,而全球平均值是13.4%,早在2003就完全禁止马兜铃酸中药的我国台湾地区慢性肾病发病率世界第一。
所以,宣传马兜铃酸伤肾究竟是在替谁背锅?中药虽然有部分含有马兜铃酸,但是含量少,而且马兜铃酸难溶于水,经过炮制后含量更是大幅度降低,真正因为服用含马兜令酸中药导致的肾病少之又少。
还有声称马兜酸导致肝癌的。以下内容摘自“芋头微波”的《我们为什么要反害人的伪科普》。
有一篇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的论文探讨马兜铃酸与肝癌的关系,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几乎都是华人)声称检查 了大量的肝癌样本,亚洲肝癌病例样本中具有马兜铃酸DNA诱变特征,北美及欧洲肝癌样本中该特征极弱。由此推测,我国台湾、大陆及东南亚等地肝癌病人较多,可能与曾经使用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导致的基因突变有关。
实际上,所谓的“马兜铃酸指纹”的DNA诱变特征(A:T>T:A mulations,A:T->T:A),马兜铃酸并非唯一来源,试验小组并未拿出任何证据证明这种突变是马兜铃酸造成的。国外权威杂志《Carcinogenesis》早在1994年发表了论文,证明了广泛应用在干洗剂、食品包装、建筑、塑料制作、冷冻剂的氯乙烯可以引起(A:T>T:A )为主的人基因突变,并可引起肝血管瘤乃至肝癌。该论文未到样本进行详细追踪调查,排除其它因素,得出的推论完全是主观臆测。欧洲的巴尔干肾病被认为是马兜铃酸植物广泛大面积污染饮食造成的,此病在流行地区的患病率高达0.5-4.4%,而这里的调查样本的诱变特征,欧洲竟然 比同样完全禁止马兜铃酸的北美少近3倍。同样2003就全面禁止马兜铃酸的我国台湾地区反而是最高的,只禁高浓度马兜铃酸中药的我国大陆反而比台湾地区低很多。
这篇主要作者几乎都是华人的影射中药的有巨大缺陷的论文为什么能在science发表,值得深思。
搬运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