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吧 关注:1,818,866贴子:84,430,192

后孤星时代,主线剧情第十三章恶兆湍流的最大失败——演出与叙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过一个月,我就差不多算入坑方舟三年整了(2020.11)。其实在一开始,我还只是单纯将方舟当一般塔防游戏玩,没在意过它的剧情,随着自己逐渐融入方舟的游戏社区后,才开始熬过前五章用一口气读完了678,从此爱上了方舟的剧情。虽然后来因为学业时间精力都不太充裕并没有看全SS和故事集,但唯独周年SS和主线是我绝对不会错过的剧情,这次第十三章自然也是继孤星之后让我期待了接近半年的剧情…
可第十三章在观感和阅读体验上,珠玉在前的孤星自不必多说,即使对比第十二章来说也是极大的倒退,这种反向进步让我第一次感到如此不满和困惑,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那么接下来我就开始说明这次剧情在演出和叙事上的巨大败笔(并不针对剧情本身)
首先是演出,这里指的是播放文字剧情时的安排方式。本次剧情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即特别增加了角色的第一人称视角,并将旁白与该角色的心描融合。也就是说原来旁白负责的场景描写及动作描写大部分都交给了角色第一视角的观察,在这暂且简称为“摄像头视角”,而游戏里每当到角色独白时都会黑屏(压暗亮度)并且居中显示心描,我们在玩一些剧情向游戏时肯定不希望被突然出现的一段黑屏或者读条打破沉浸感、心流,十三章剧情中滥用的黑屏居中便形似黑屏加载,也或多或少会打破读者的沉浸感(文字剧情游戏中的黑屏往往会有一种时间暂停的意味,画蛇添足的改动)
为了在开头表明这段剧情是哪个角色的心描专场,特地展示了立绘特写(进一步打破沉浸感)
*下方图1,图2
很多朋友对于黑屏改动的态度其实都很包容大度,对观感的影响毕竟还是比较小。
但黑屏居中,还只是这次剧情真正问题——个人视角心描的附属品。除了视觉观感上的影响,视角反复变化的割裂感也是影响阅读心流的一大原因,过去的剧情基本都是第三人称前后如一,虽然刻画的角色可能会切换得频繁,但视角高度是始终如一的上帝视角。将旁白与心描合并的做法,使得这次第一人称与上帝视角之间的切换不仅频繁还杂乱,乱得文案自己可能都有些糊涂了
*下方图3(不该犯的语病,语境混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13 14:06回复
    那新增第一人称的视角是不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角色心理呢?
    方舟过去的主线剧情虽然都是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但并不是不存在心描的,它是有非常棒的心理描写的,量少却都写得恰到好处、画龙点睛,都是写在需要心描点缀的地方的精华,是有优秀心描的。让我们回到现在,针对上面问题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心描的确是更好地展现角色的内心了,但,不是全部。Guard,阿米娅,莱托,血魔,这些角色的内心刻画是这次剧情中最好的几位,他们心描的共同点是,都出现在了各自重要的节点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问题在于,不是所有的心描部分都有这般优秀。反观其他部分中的心描,琐碎、冗长、词藻堆砌,虽然确实是贴合人设的所思所想,但置于剧情当中却又并非绝对必要,先前的剧情写法之所以只有极少部分心描起点睛作用,正是因为仅靠第三人称的语言和动描就足以刻画角色的内心活动,而非靠她们亲口“说”出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13 14:09
    收起回复
      演出部分的问题已经解释完毕,接下来的叙事部分则是受影响最大的重灾区,罪魁祸首仍然是这次加入的个人视角心描,它的影响之大,足以逼着第十三章的剧情结构和多线叙事发生极大的倒退。
      讨论这一部分前,我们要先捡起开头提出的概念,“摄像头视角”。顾名思义,这次剧情的写法从以前宏大的上帝视角,收窄成了某一个角色的视角,由于原本负责景描动描的旁白被并入心描,导致了剧情中描写的场景、发生的动作都得在某个角色狭隘逼仄的视角看得到的范围内。
      那如果发生的事情不在这个角色看得到的范围内怎么办?答案是直接不写。
      13-6行动前,戴菲恩视角。推王等人率先前去潜入切特雷*下方图1
      13-15,阿米娅视角,阿米娅一行人乘车赶到附近,远远看到正在交战的敌我双方。*下方图2,图3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0-13 14:12
      回复
        我们可以发现,文案为了不让第一人称视角之间发生混淆,一段剧情中只会有一个人拥有个人心描,也就说一段剧情中只能有一个视角,拜这个个人视角所赐,不同时空发生的事情是没办法同时出现在同一段剧情里的。读过这次剧情的朋友都知道,第十三章有心描的剧情从头到尾就只会写其中一行人的行动,相当蠢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但让其他角色失去了心描的机会,更让他们失去了登场的机会,导致几行人发生的故事是没办法交织融合在一起的,过去的剧情比如第十二章、孤星都是多线并行叙事做得相当优秀的案例,这里用12-14行动前举例:
        ①从雷德的视角开始,让玩家知道深池已到达诺伯特城区*下方图1
        ②然后视角切到日落酒店众人,深池校官随即登场*下方图2
        ③视角又切回到推王众人,看到了被深池打得半死的萨卡兹士兵倒下*下方图3,图4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0-13 14:14
        回复
          这种多线并行、脉络通顺的写法是在受个人狭隘视角所拘束的第十三章里想都不敢想,想也做不到的,在第十三章中除了最后两个没有心描的章节,其他所有章节都是只描述某一行人的行动的,13-14的刺玫视角就只能写刺玫能看见的事情,没有任何关于自救军事前准备与行动的描写;13-15的阿米娅视角就只能远远看一眼城镇在战斗,没有任何关于自救军典范军与萨卡兹作战的描写,做不到多路协调、融合交织,像是画画只懂得涂上不同的色块而不会让它们互相之间协调融合。
          一个群像类型的故事,却用第一人称视角的叙事作茧自缚,没有优秀宏大的多视角切换,反而选择绑住手脚用狭隘单一的个人视角,这是在图什么?为了增强玩家的代入感吗,那为什么还直接把博士这个身份与玩家剥离开了呢,为什么宁可直接做切割也不愿意把博士的剧情写好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0-13 14:16
          回复
            也许是文案自己也察觉到了这个致命问题,在13-21与血魔决战,13-22讲各方状况收尾时不再有个人视角的描写了,因为文案要是还坚持他的个人心描,13-21的赫德雷一行人和阿米娅一行人甚至都没办法同时出现在这段剧情里,赫德雷众人在巨兽中,阿米娅众人在巨兽上,受彼此的空间位置限制是看不到对方的,如果不是这时抛弃之前狭窄的视角,那其中一行人就是要被“看不见”了的。
            13-22也同理,这是一个根本脱离不了多视角切换的章节,如果文案还坚持他那蹩脚的个人心描,看他怎么在这个章节里能同时写得出来博士一行、整合一行、公爵一行、蒸汽骑士一行,突发奇想一下,要是每切换一次视角就换不同的角色视角如何呢…?求求你饶了玩家吧,这次的心描很多地方都免不了要让玩家猜测是哪个角色,还全靠每章开头那突兀的立绘特写来辨认,怎么简洁就怎么写,怎么通顺就怎么写,这是理所当然的道理吧?
            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这次个人视角的叙事方式为我们付出了什么呢,不通顺的观看体验、多视角叙述直接被阉割、很多本该是关键剧情的部分都因“看不见”而直接不做描写、叙事结构和节奏被改得大副退步,然后我们得来了什么呢?得来了以前用第三人称上帝视角就可以写的心描,甚至文案自己就在最后写了一段足以当做素材例子的优秀第三人称心描,啪啪打自己前面付出高昂代价写第一人称的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0-13 14:19
            回复
              我能理解方舟剧情想要尝试着做出新突破、进步的心,可是,进步虽然难免要作出改变,但改变非即等于进步,这次对剧情的大刀阔斧就相当于为拿“代入角色”的面子,丢了“多视角叙事,多线并行”的里子,而且换来的这个面子实际写得并不好,真正精彩的演绎基本就只在之前提到的Guard,阿米娅,莱托,血魔这几人中,起到点睛升华的作用,既然这种个人心描只在角色关键节点能挥发重大作用,文案为什么不只在这些关键节点使用心描来画龙点睛呢?为什么要以牺牲整体叙事结构为代价,给绝大部分剧情都写上可有可无的心描呢?我很气愤,我有些不能接受自己等待了半年,期待了半年的东西会写成这个样子……以至于到了憋着难受不吐不快的程度,但无论如何,我都是无比期待下一个方舟剧情能写得更好更出色的,我也希望方舟文案能正视自己新尝试带来的后果和失败,继续调整思路写出更加合理优秀的结构,或者直接遵循以前的写法,不要再一昧让玩家去适应和忍耐剧情观感上的各种毛病,希望方舟能越来越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0-13 14:20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0-13 14:23
                回复
                  太长不想看了,有没有缩略版。而且看到第二段就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第十二章剧情有多答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你跟我说第十三章还倒退了我觉得就没啥看下去的必要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0-13 14:44
                  收起回复
                    唉,强调一遍,这篇评论并不针对剧情,仅对剧情演出和叙事结构做讨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0-13 14:59
                    回复
                      这个多线的个人心理描写见仁见智吧,我记得挺多国外的小说都是用这种写法的,比较著名的比如说冰与火之歌,这种写法就是让读者同时代入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视角来描绘同一件事,至少我看下来不觉得有多烂。而且我觉得鹰角这样写可能有一个比较隐晦的目的,就是把玩家的身份和博士切割开来,把博士也变成一个剧情人物,而玩家代入谁的视角都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0-13 15:02
                      收起回复
                        文案想写个人心描,但又怕心描互相混淆难以辨认,所以一章剧情限制了只有一个个人视角,进而导致一章剧情只能讲一个人、一行人的故事,叙事结构就变得僵死,不灵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0-13 15:12
                        回复
                          我也不喜欢这种,一个是第一人称很怪,最感觉怪的还是用别人视角看博士,感觉这里演出方式处理的非常不好。这里博士又像个第三人又像文案又要刻意让你理解到博士确实是你的代入的感觉。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0-13 15:18
                          收起回复
                            确实这种过多的第一人称视角架构容易引起混乱,而且不少场景第一人称的人物插图一下浮现到玩家面前,反而容易造成割裂敢。顺便吐槽一下蒸汽骑士,12章和13章都是结尾彩蛋才出现,难道14章也是吗?


                            IP属地:四川15楼2023-10-13 15:22
                            收起回复
                              楼主说的很好,很多地方都切中要害,但是我觉得用摄像头来解释不太恰当,这次主线的写法和电影艺术完全不一样,灵感大概来自于散文体小说?但是在表现方式上又不得不采用接近电影的方式,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10-13 15: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