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人问报名法考的人群中社会人士的通过率是多少,我愣了一下,你可真是提了个好问题!
这数值我遍寻而不得,于是打算自己查找相关数值进行一次粗略的计算。
2022年法考报名人数81.6万,同年法学生约64万(其中约有31万有资格报考,实际参考率未知,这里尝试用60%参考率试计算,那么参考人数为18.6万),社会人士约81.6-18.6=63万。
法学生通过率:综合优秀院校和一般院校的通过率,这里取值为50%。弃考率不需要考虑,因为公布的通过率的分母是包含了弃考的人的。
由此得出(0.5*18.6+63x)/81.6=0.17,x=(81.6*0.17-0.5*18.6)/63≈7.3%
即:报名法考的人里,法学生的通过率为50%、社会人士的通过率为7.3%。
这个通过率我感觉比较符合我的一般认知,至于真实情况如何,那就只有掌握了报考信息的人才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一开始假设大三大四的法学生报名率为75%、通过率为60%,然后发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按此计算,社会人士的通过率小于0!小于0啊!。
所以要么他们的报名率没有75%,要么通过率没有60%,要么两者皆为真。
这数值我遍寻而不得,于是打算自己查找相关数值进行一次粗略的计算。
2022年法考报名人数81.6万,同年法学生约64万(其中约有31万有资格报考,实际参考率未知,这里尝试用60%参考率试计算,那么参考人数为18.6万),社会人士约81.6-18.6=63万。
法学生通过率:综合优秀院校和一般院校的通过率,这里取值为50%。弃考率不需要考虑,因为公布的通过率的分母是包含了弃考的人的。
由此得出(0.5*18.6+63x)/81.6=0.17,x=(81.6*0.17-0.5*18.6)/63≈7.3%
即:报名法考的人里,法学生的通过率为50%、社会人士的通过率为7.3%。
这个通过率我感觉比较符合我的一般认知,至于真实情况如何,那就只有掌握了报考信息的人才知道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一开始假设大三大四的法学生报名率为75%、通过率为60%,然后发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按此计算,社会人士的通过率小于0!小于0啊!。
所以要么他们的报名率没有75%,要么通过率没有60%,要么两者皆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