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家有女初长成?弱水时砂静海主观体验报告
我女儿三岁半了。刚生下来那会儿,如同一个肉乎乎的大包子,胳膊腿粗的跟轮胎一样,与我想象的清纯可爱小棉袄形象完全不符。再加上每三个小时定点抽抽脸要喝奶,被折磨的身心俱疲的我不禁有种想退货的冲动。
这三年多说快不快,说慢不慢。慢的是我深刻体验到了相比较其他物种,人类的成长速度属实太慢:半岁才会翻身,一岁才会磕磕巴巴叫个爸爸,学走路时也是颤颤巍巍的,仿佛下一秒就要摔倒。快的是不知不觉中孩子就长大了,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会表达喜怒哀乐。有次我问她想不想要个帅爸爸,她说不想,我就要你,我就喜欢你。那一刻,我的心彻底融化了,心甘情愿走上了女儿奴的道路。
而这,就是我在深入体验弱水静海一周后的真实感受。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毕竟是入门级耳机,包装就不要过多期待了。不过弱水依旧做出了差异化:最外层单独搞了个纸盒,一次性纸质拉环增添了些许愉悦感,在同价位产品里比较少见。内部的包装盒材质比较特殊,触感很舒适。
配件包括耳机收纳包、MMCX拔线器、以及三对耳塞套。标配5N OCC四绞PRO级线材,相当粗壮,跟麻绳一样,优点是音质传输肯定效果更好,缺点是佩戴、携带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299元的3.5mm版本,只需要加20块钱就能买到4.4mm平衡版本,别说同价位产品了,就是千元级标配平衡插头的也很少见,这点必须要给点赞。

看到静海的时候我就感觉似曾相识,查了下原来是跟ikko联合设计的外观,与我写过的OH2用的是同一套模具。之所以选择这个方案,我猜测一方面是因为锌合金五轴CNC加工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对比竞品有不错的品质感,成本控制也比较理想;另一方面是内部构造很符合静海研发的堆叠要求,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实现了共赢。
配置方面,双腔体黄铜镀金单元+自研优化拓扑振膜+大黑高性能音圈,在弱水工程师谢先生和前东京音响高桥先生的联合调音下,音质表现值得期待。

依旧熟悉的弱水式调音
开门见山的说,静海的声音与大哥QTX、QT9 MK3是有着高度相似度的,属于一脉相承的调音风格,只是在场面感、能量感和密度、以及声音的质感方面,有些许差距。大的方向上,静海依旧是一款主打通透明亮、鲜活抓耳、纤瘦结像,追求纤毫毕现、略微有些小刺激的素质向耳机。
三频均衡,且都很强,没有明显的偏倚。低频量感适中略多,是偏蓬松、有落地感的风格,辅以不错的下潜、清晰的层次感、以及合理的力道,一言以蔽之,静海的低频是比较干净,有着簌簌泛音的舒适高质量风格,既不过分抢戏,也能满足大部分动次打次发烧友的要求。

中频人声距离略近,有明显贴脸感。厚度略薄,是偏清亮、润泽的年轻化调音。齿音有一丢丢,比较接近刺激的极限,在可接受范围内。女声表现好于男声很多,女毒气息满满,男声则是少年感有余,磁性不足。
高频细节相当丰富,甚至可以说有些爆炸,延展亦是直冲云霄的强。侵略性比较强,线条感亦是有些锐利,大量的富有颗粒感的细节迎面而来,在同价位表现无出其右者。这样的调音对于曲风的适应性其实是有一定限制的,发烧友最常聆听的泛流行向音乐都可以很好的演绎,小编制弦乐的音色也会很漂亮,解析力表现亦是十分强悍,非常适合抒情女声慢歌,但是对于高频要素过多的电音就有些难绷了,会有明显的刺激感。

声场是阉割最狠的部分。原本QTX、QT9的声场就比较一般,到了静海进一步缩小,整个定位的距离都很近。事实上,这么做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声场小了,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声音密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对于流行音乐不但没啥影响,还能提供更加富有氛围感的包裹性,乐器定位也都没什么大问题,体现了弱水刀法的精准,是很聪明的处理方法。
另外要是的说,静海相当好推,几乎不吃推力,高情商的说法是手机直推、小尾巴就完成能够应对,低情商的说法是有些轻飘飘的,不够沉稳。总之避开大推力前端,以免出现过推情况就是了。

我女儿三岁半了。刚生下来那会儿,如同一个肉乎乎的大包子,胳膊腿粗的跟轮胎一样,与我想象的清纯可爱小棉袄形象完全不符。再加上每三个小时定点抽抽脸要喝奶,被折磨的身心俱疲的我不禁有种想退货的冲动。
这三年多说快不快,说慢不慢。慢的是我深刻体验到了相比较其他物种,人类的成长速度属实太慢:半岁才会翻身,一岁才会磕磕巴巴叫个爸爸,学走路时也是颤颤巍巍的,仿佛下一秒就要摔倒。快的是不知不觉中孩子就长大了,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会表达喜怒哀乐。有次我问她想不想要个帅爸爸,她说不想,我就要你,我就喜欢你。那一刻,我的心彻底融化了,心甘情愿走上了女儿奴的道路。
而这,就是我在深入体验弱水静海一周后的真实感受。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毕竟是入门级耳机,包装就不要过多期待了。不过弱水依旧做出了差异化:最外层单独搞了个纸盒,一次性纸质拉环增添了些许愉悦感,在同价位产品里比较少见。内部的包装盒材质比较特殊,触感很舒适。
配件包括耳机收纳包、MMCX拔线器、以及三对耳塞套。标配5N OCC四绞PRO级线材,相当粗壮,跟麻绳一样,优点是音质传输肯定效果更好,缺点是佩戴、携带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299元的3.5mm版本,只需要加20块钱就能买到4.4mm平衡版本,别说同价位产品了,就是千元级标配平衡插头的也很少见,这点必须要给点赞。

看到静海的时候我就感觉似曾相识,查了下原来是跟ikko联合设计的外观,与我写过的OH2用的是同一套模具。之所以选择这个方案,我猜测一方面是因为锌合金五轴CNC加工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对比竞品有不错的品质感,成本控制也比较理想;另一方面是内部构造很符合静海研发的堆叠要求,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实现了共赢。
配置方面,双腔体黄铜镀金单元+自研优化拓扑振膜+大黑高性能音圈,在弱水工程师谢先生和前东京音响高桥先生的联合调音下,音质表现值得期待。

依旧熟悉的弱水式调音
开门见山的说,静海的声音与大哥QTX、QT9 MK3是有着高度相似度的,属于一脉相承的调音风格,只是在场面感、能量感和密度、以及声音的质感方面,有些许差距。大的方向上,静海依旧是一款主打通透明亮、鲜活抓耳、纤瘦结像,追求纤毫毕现、略微有些小刺激的素质向耳机。
三频均衡,且都很强,没有明显的偏倚。低频量感适中略多,是偏蓬松、有落地感的风格,辅以不错的下潜、清晰的层次感、以及合理的力道,一言以蔽之,静海的低频是比较干净,有着簌簌泛音的舒适高质量风格,既不过分抢戏,也能满足大部分动次打次发烧友的要求。

中频人声距离略近,有明显贴脸感。厚度略薄,是偏清亮、润泽的年轻化调音。齿音有一丢丢,比较接近刺激的极限,在可接受范围内。女声表现好于男声很多,女毒气息满满,男声则是少年感有余,磁性不足。
高频细节相当丰富,甚至可以说有些爆炸,延展亦是直冲云霄的强。侵略性比较强,线条感亦是有些锐利,大量的富有颗粒感的细节迎面而来,在同价位表现无出其右者。这样的调音对于曲风的适应性其实是有一定限制的,发烧友最常聆听的泛流行向音乐都可以很好的演绎,小编制弦乐的音色也会很漂亮,解析力表现亦是十分强悍,非常适合抒情女声慢歌,但是对于高频要素过多的电音就有些难绷了,会有明显的刺激感。

声场是阉割最狠的部分。原本QTX、QT9的声场就比较一般,到了静海进一步缩小,整个定位的距离都很近。事实上,这么做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声场小了,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声音密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对于流行音乐不但没啥影响,还能提供更加富有氛围感的包裹性,乐器定位也都没什么大问题,体现了弱水刀法的精准,是很聪明的处理方法。
另外要是的说,静海相当好推,几乎不吃推力,高情商的说法是手机直推、小尾巴就完成能够应对,低情商的说法是有些轻飘飘的,不够沉稳。总之避开大推力前端,以免出现过推情况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