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分频和被动分频是音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主动分频是通过电子元件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控制,而被动分频则是通过机械分频器将音频信号进行分离。这两种分频方式各有优缺点,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主动分频的要点在于电子分频带有信号放大功能,要注意与功放的输入灵敏度匹配和失真现象。同时,主动分频必须忠于原厂设计,直接参照配套被动分频器的分频点去设置才不会走弯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中音,分频点是不一样的。带腔体的不带腔体区别就大了。一般来说,中音的频率在400-3k之间,但也有例外。
被动分频则是通过机械分频器将音频信号进行分离,通常不需要考虑电子元件的特性和输入灵敏度的问题。但是,被动分频的分频点需要与喇叭的频率特性相匹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喇叭可能需要不同的分频点。此外,如果安装了不同类型的功放和CD机,它们的频率也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音乐的音色和表现。
关于主动分频和被动分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主动分频带有信号放大和控制功能,而被动分频则没有。
2.性能:主动分频的性能通常比被动分频更好,因为它可以更精确地控制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3.成本:主动分频需要电子元件和复杂的控制技术,因此成本更高,而被动分频则相对便宜。
在音响系统中,选择主动分频还是被动分频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预算。如果注重音质和精度,并且有能力进行精确的调试和调整,那么选择主动分频可能更好。如果更注重效率和成本,或者对音质和调试不太敏感,那么选择被动分频可能更适合。
摘自:
http://tieba.baidu.com/p/606817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