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北京到东营南的车在等 淄博向东那段监测完毕后,和烟台到北京车次合并,本身也是套跑的车次。
东营南到北京的车肯定会暂时转移到东营站,但是未必是始发了,可能成为烟台到北京的过路车次,这样更好,这种车次较为稳定,起码东营南高铁启用之前,这个车次一定还是走东营站,示范效应很大。
那么以后烟台威海青岛的始发车可能会有新的车次走临淄,淄东,东营。
实际上临淄,桓台在淄博的地位挺大的,安排更多的车次走临淄,桓台也是利好淄博。
车次时间节点合适的话,临淄站可以换乘网红车 济南淄博到泰安的车次,也交易交替换乘去青岛烟台的车次,这个对东营和滨州以及德大线的沿途车站很重要。也就是提高交替换乘的公交化运行的时间安排。
包括淄博站的一些乘客也可以搭乘济南到东营的车次 ,桓台 站 或者东营站换乘其他北上车次。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专业的调图合适的问题,很多的车友估计也没思考过这种耦合。
也就是说 以东营站为德大淄东节点,淄博站,临淄站,桓台站形成一个 三角形公交化换乘,一些车次时间匹配自然的交替出现 ,车次越多,乘车越方便,无间隙的换乘也更方便,包括滨州的一些车友也可能到东营站换乘去济南菏泽的车次,以后高铁建设好后,东营的乘客也会选择到滨州站换乘一些车次。
其实这个问题多少年前 东营滨州的车友争论不休,事实最终是 ---
东营站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的 普铁车次的核心枢纽车站。
滨州站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区域的 高铁车次的核心枢纽车站。
这种枢纽的地位是 由于自然的地理区位和 铁路线路的链接而必然形成的,
反应到贴吧其实就是 以酷卡先生为 吧主的东营网友多的 淄东铁路吧,以滨州车友为主导的德大铁路吧,成为了京沪二线 黄河三角洲铁路吧。
历史里我根据这个现象也 判断出了未来 大的趋势方向 ,
实际结果和我 8年前的大概的判断 类似 ,
东营站 普铁枢纽,滨州站 高铁枢纽。
东营南 挺难的,类似天津的滨海站 或者大港站等等 车站。
除非以后东营黄河三角洲真的大腾飞,比如东营南建设到淄博的城际啊,比如东营南建设到黄河北海港的城际高铁啊之类的,那是远期的事情了。但是咋弄也不可能改变东营站 和滨州站的 枢纽地位。
东营东城就是一个先天残疾,永远无法建设高铁,即使有了普铁也没啥意义,可能最多建设一个城际,估计也不可能。这个要从更远期的城市建设规划谈起了,历史里胜利油田总部建设在西城,一个原因是华8井在西城区域的东营村,一个原因是 作为胜利油田这种中国绝对一线央企的技术基础的地理勘探技术 那一直就是世界一流的,对东营的地下水层等地理因素了如指掌,这个就是相当于小儿科级别,也早知道东营西城适合建设城市啊。但是东营市历史就不知道 !!!要不东营市也不可能将城市建立在现在的东城,这就是差距,几十年后发生了这一幕,东城无法建设高铁 ,永远不可能成为城市核心了。
更远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就是东营市滨州市成为一个城市,政府搬离东营东城,因为很简单啊,东城不适合建设城市!!!最多就是一个经济开发区 。所以更远的将来黄河三角洲的新的政府甚至会搬离东城,因为地震因素,东城会塌陷的!本次高铁信息 就反应出来了。
极少的车友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