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中,建筑进深的长度和高度通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举架法和举折法规定的建筑设计中,进深和举高的比例关系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设计和构造,而进深和高度之间的区别也会影响建筑的外观和功能。
具体来说,古建筑的进深和高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
H=H0×B×(1+r)/(1+r2)
其中,H为进深,H0为基座高度,B为屋顶宽度,r为举高比,r2为进深平方比。
这个公式可以解释为:当进深增加时,屋顶高度和举高都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不同。当r=1时,进深和高度的比例是相同的,约为1:1。当r>1时,进深和高度的比例逐渐减小,当r<1时,进深和高度的比例会趋近于无穷大。
因此,古建筑的进深和高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非线性的比例关系,进深和高度的比越大,建筑的外观和功能就会越复杂,建筑的成本和维护也会越高。
此外,在举架法和举折法规定的建筑设计中,还需要注意进深和架数的比例关系。举架法中,架数项有穷级数,而架数下限为进深限定,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要求选择合适的架数,以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摘自:
http://tieba.baidu.com/p/233278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