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养了个黄缘,但是经常会出差,所以传统的弄个小水盆天天加水的玩法很容易把龟变成干尸
于是乎想了好久,突然发现水陆缸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于是今年学了各种帖子、视频,尝试开了个缸,不要求什么造景,就是基本的水区、陆区,水区铺了火山石和底砂,种了菖蒲,放了两条鳑鲏几个黑壳,水陆交接处底部扣洞用黑棉做了挡土和过滤,陆区铺了火山石打底,中层放的干水苔,上层赤玉土,种了水竹,铺了各种苔藓,同时用矿泉水瓶子和黑棉做了水泵仓,用发泡胶做了溪流河道。
惊蛰到立秋,一轮下来,确实非常稳定的实现了不管不顾也不会把龟养成干尸的结果。
但是。。。
作为水陆缸来说,应该是非常失败的,因为那个赤玉土基本就变成了泥巴,下面的水苔我猜基本就是泡在水里的状态,号称养不死的水竹勉强扛到秋老虎彻底挂了,苔藓基本旧没活过一个月(我很纳闷的问了店家,为什么苔藓喜湿,我赤玉土都泡成泥巴了,还是活不了,店家解释说,苔藓的种植要求是,底层要干燥不能把根泡烂,只是要求解除空气那一面要湿润而已)。
所以现在总结思考,我猜测问题是出在水位控制上,我陆区底层火山石铺的太薄了,水区为了追求水质的稳定的大水体,又给了一个高水位,所以水陆缸的基本逻辑里水苔和赤玉土其实本来是需要【虹吸上水】,被我弄成了泡在水里(我一开始还认为是虹吸效果太强大了,所以赤玉土湿了很正常。。。直到变成了泥巴养龟,龟倒是很开心。。。)
马上冬眠了,计划明年翻缸重新搞,所以请吧内大佬再指点一下,是不是说,水陆缸的水位要求,是要严格的控制水位不能高过底层石材区,然后这样水苔可以吸水向上提供少量的水分,上层土层不会变成泥巴,植物和苔藓不会被泡死,同时补充雾化系统来确保空气湿度就行了。
(其实这个方案里,还是有个比较难的问题就是高水位导致陆区就会很高,直接会形成悬崖,水体不够大时,长时间不补水,乌龟很可能跳下去摔个好歹,缸体不够大的时候,回陆区的爬坡要么要做的很陡,要么占较多的水区空间,就怕龟跳到水里爬不回来了最后
)

于是乎想了好久,突然发现水陆缸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于是今年学了各种帖子、视频,尝试开了个缸,不要求什么造景,就是基本的水区、陆区,水区铺了火山石和底砂,种了菖蒲,放了两条鳑鲏几个黑壳,水陆交接处底部扣洞用黑棉做了挡土和过滤,陆区铺了火山石打底,中层放的干水苔,上层赤玉土,种了水竹,铺了各种苔藓,同时用矿泉水瓶子和黑棉做了水泵仓,用发泡胶做了溪流河道。
惊蛰到立秋,一轮下来,确实非常稳定的实现了不管不顾也不会把龟养成干尸的结果。
但是。。。
作为水陆缸来说,应该是非常失败的,因为那个赤玉土基本就变成了泥巴,下面的水苔我猜基本就是泡在水里的状态,号称养不死的水竹勉强扛到秋老虎彻底挂了,苔藓基本旧没活过一个月(我很纳闷的问了店家,为什么苔藓喜湿,我赤玉土都泡成泥巴了,还是活不了,店家解释说,苔藓的种植要求是,底层要干燥不能把根泡烂,只是要求解除空气那一面要湿润而已)。
所以现在总结思考,我猜测问题是出在水位控制上,我陆区底层火山石铺的太薄了,水区为了追求水质的稳定的大水体,又给了一个高水位,所以水陆缸的基本逻辑里水苔和赤玉土其实本来是需要【虹吸上水】,被我弄成了泡在水里(我一开始还认为是虹吸效果太强大了,所以赤玉土湿了很正常。。。直到变成了泥巴养龟,龟倒是很开心。。。)
马上冬眠了,计划明年翻缸重新搞,所以请吧内大佬再指点一下,是不是说,水陆缸的水位要求,是要严格的控制水位不能高过底层石材区,然后这样水苔可以吸水向上提供少量的水分,上层土层不会变成泥巴,植物和苔藓不会被泡死,同时补充雾化系统来确保空气湿度就行了。
(其实这个方案里,还是有个比较难的问题就是高水位导致陆区就会很高,直接会形成悬崖,水体不够大时,长时间不补水,乌龟很可能跳下去摔个好歹,缸体不够大的时候,回陆区的爬坡要么要做的很陡,要么占较多的水区空间,就怕龟跳到水里爬不回来了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