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墩、三星堆、金沙、船棺等不同古蜀时代的代表性文化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的摸索至今已经第12个年头了,直到2019年上半年堪堪摸到古蜀文化发展的脉搏,我并非考古和历史科班出身,没有光环加持,加之缺乏考古的完备资料,所以要查阅的资料和文献远远超过考古和历史专业的科班人员。目前要解读三星堆文化,有关古蜀文化的传世文献资料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这一点三星堆文化相关从业者早已心知肚明,于是乎转道考古,以期从中发现出端倪,比如文字......天不遂人愿,三星堆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资料与其他地方同时期出土的文物不同远多于相同,奇奇怪怪的,完全看不懂啊,考古类型学做横向对比也就不太好使了,纵向对比?除了三星堆几个坑的,其他遗址依稀可以发现相似点的空间距离都颇为遥远,这下麻烦了。纵向对比也不太好使!传世文献缺乏,历史比较学不太好,考古类型学也是困难,怎么办?上科技与狠活儿?不,是上科技考古和实验考古,于是主导这方面工作的学者们迎来了学术春天,殊不知,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比能解决的问题还要多,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略过不表!
那么三星堆问题是不是毫无希望了呢?不是的,我们不需要寄希望于外星人的帮助,也别希望有国际援助,比如古埃及来支持,苏美尔来扶贫,哈拉帕来赞助什么的,三星堆的问题还得靠“三星堆人”自己解决。先说一下个人十来年的研究心得,三星堆出现那几个坑是历史必然,是很合理的,也是很难得的,或许在将来不远的时间里,中国人得好好感谢这几个坑!
三星堆几个坑是高度浓缩的历史节点和知识节点,如果看到了我微博的朋友,请原谅我说一句:解决三星堆的问题靠脑洞大开是行不通的,三星堆就像一颗已经炼制成型的“金丹”,你得从它的颜色、光泽、品相、气味、甚至把它放手里摸索,放嘴里品尝、推导它是由哪些成分组成,各占多少比例,火候怎样,什么过程,然后按照推导出的“药材、药量”反复的去试制、对比、验证......十几年的时间,这样的循环往复我做了很多很多次,具体多少次早不记得了,所以我的ID是“古蜀成丹”。
在天涯论坛上我跟很多朋友前后交流了三年多,三星堆几个坑和器物发现不是我“神预测,神预判”,只是我大概已经弄清了三星堆金丹的“药方”。2022年的一段时间内我可能有点“膨胀”,客观的说是比较高兴和兴奋,因为三星堆后来几个坑出土了很多我开始认为应该有但是没有发现的器物,是后来几个坑给了我底气和信心。
话到此处,那三星堆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要做哪些知识储备呢?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甚至核心的,下一次再和大家分享。未完待续!
那么三星堆问题是不是毫无希望了呢?不是的,我们不需要寄希望于外星人的帮助,也别希望有国际援助,比如古埃及来支持,苏美尔来扶贫,哈拉帕来赞助什么的,三星堆的问题还得靠“三星堆人”自己解决。先说一下个人十来年的研究心得,三星堆出现那几个坑是历史必然,是很合理的,也是很难得的,或许在将来不远的时间里,中国人得好好感谢这几个坑!
三星堆几个坑是高度浓缩的历史节点和知识节点,如果看到了我微博的朋友,请原谅我说一句:解决三星堆的问题靠脑洞大开是行不通的,三星堆就像一颗已经炼制成型的“金丹”,你得从它的颜色、光泽、品相、气味、甚至把它放手里摸索,放嘴里品尝、推导它是由哪些成分组成,各占多少比例,火候怎样,什么过程,然后按照推导出的“药材、药量”反复的去试制、对比、验证......十几年的时间,这样的循环往复我做了很多很多次,具体多少次早不记得了,所以我的ID是“古蜀成丹”。
在天涯论坛上我跟很多朋友前后交流了三年多,三星堆几个坑和器物发现不是我“神预测,神预判”,只是我大概已经弄清了三星堆金丹的“药方”。2022年的一段时间内我可能有点“膨胀”,客观的说是比较高兴和兴奋,因为三星堆后来几个坑出土了很多我开始认为应该有但是没有发现的器物,是后来几个坑给了我底气和信心。
话到此处,那三星堆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要做哪些知识储备呢?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甚至核心的,下一次再和大家分享。未完待续!